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5/05/0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从古往今,好的家风世代相传,经久不息,一封家书,传递的不只是话语,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小小的`一封家书蕴含了浓浓的父爱和母爱,抵过了万金。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浓浓父爱更是饱含其中。

《傅雷家书》这本书共186封书信,是父亲及母亲从1954年开始至1966年所写。其内容主要讲述了成为钢琴家的傅聪出国留学,在留学期间的艺术进展及情感发展,还有父亲对儿子的夸奖与批评。其中傅雷在家信中不断强调要傅聪多次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不能骄傲,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用心去感受艺术。从傅雷的话语中,我认识到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但求尽心尽力,也认识到做事要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要时刻关注健康,生命是本钱……

孜孜的教诲,不仅使傅聪得到了启发和教育,也使后人受益匪浅并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好书,值得细细去品味。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雷是个很爱孩子的人,因为傅雷和儿子分隔两地,所以只能用书信来交流,经管两人相隔万里,也阻挡不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傅雷虽然和儿子分隔两地,但是在信中,看到父亲在告诫孩子的过程中,也感受到爸爸对孩子的'爱,在《傅雷家书》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生活要严肃,有规律,有节制,经济方面要有计划预算,用钱要适当,总之,行事不可凭冲动,图一时之快,必须深思熟虑,你个人更不可使性。这段话仅仅是父亲的一段话,但是也显现了父亲的爱。

父亲也告诉孩子要保持赤子之心便在信中写到: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在这一句中父亲对儿子的成功高兴之余,也提出希望,真正的艺术家要忍受孤独,怀着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他把爱化作殷切的期望。

虽然他们分割两地但在一言一语中透露了父子情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傅雷家书》这本书初读无味,但若是细细品读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所在。

傅雷是一个感情十分饱满的人,他很严肃,说起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别出心意。但他有一种父亲的关怀,是真正用心对孩子进行教导,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一封封家信之中。在他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他对学问对生活的敬畏,与忠诚,以及他端正无比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样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尊敬。这样的作品,虽然文学艺术价值并不算非常高但是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人生。其实就是看起来索然无味,并不像我们平常所阅读的那些文学家,笔下所说的那样,总能体会到美与新奇。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傅雷告诉我们要仍然保持自己的热忱,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在塑造人生价值观的初中时期,我认为读这样的书,才是对我们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以及意义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读了《傅雷家书》,它给了我很多影响。在近百件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虽然外表十分严肃,但却是十分爱自己的儿子的,傅雷在儿子在国外留学时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

《傅雷家书》是一本教导中国孩子如何做人的书本,慢慢翻开《傅雷家书》,许许多多的细节使我感动。作为父亲的傅雷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家书给远在海外的.儿子,不顾重重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书籍。他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足以自豪。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既严肃又幽默,在我做作业的时候严格地监督我学习,玩耍时又十分幽默。但这只持续三四个月的时间,之后他又得去工作,连过年都不在家,虽然他不像傅雷一样给儿子写信,但他也经常打电话,他也是关心,爱我们的。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也给了我许多启发,我们很多家长常常忽视了和我们的朋友关系,他们因为迫切的望子成龙,对待孩子的心态有些急躁有些扭曲了。

天下的父亲,或者不会像母亲一样,天天守候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爱,一直很安静,但只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