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骆驼祥子》读后感

2025/06/0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骆驼祥子》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1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事。

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像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但“天有不测风云”。车刚拉了没几天,就被官兵给抢了去。他不甘可是命运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他仍然不肯放弃。不断地振作起来,再度奋斗——他买到了车——但这却是以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虎妞惨死了,他所喜爱的小福子上吊了,祥子也卖了车,终于穷途潦倒,一切都化为乌有了。他没有办法承受打击,他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干劲,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变成了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祥子胸怀大志,勤劳节俭,为什么最终还是走投无路?老舍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他不让好人有出路。祥子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典型,他的下场就是当时社会所有无权无势的人们的下场。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现实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在失败不应该怨恨世事,抱怨人生,而是要充满希望努力向前。

我们遇到挫折时一定要坚强,不要重蹈祥子的覆辙。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2

读了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对老舍先生笔下一波三折、坎坷遭遇的祥子感触颇深。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贫如洗的洋车夫老马儿,对祥子说的那句用蚂蚱比喻个人的话。老马儿对祥子说,单个的蚂蚱虽然也能蹦的很远,但让小孩子逮住了用线拴上想飞都飞不起来。

在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不就是像一只被线拴上,任人摆布的'那只蚂蚱吗?虽然祥子拥有自己引以为傲的身体,满满的志气、充足的信心,但他就是无法飞起来。无法靠自己去过上想要的生活。

当然,在面对大兵的抢夺时,他也无能为力,只能迫不得已随着大兵在山中瞎转。虽然最终只身逃出了,还牵出了三头骆驼。但却失去了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车。那可是他花了三年血汗钱买下来的。或许因为大兵人多势众,祥子无力反抗。但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时,强壮的祥子又再次放弃了反抗的念头。姑且认为是因为“孙侦探”的威胁。但面对虎妞的欺压时,祥子还是无法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因为祥子意识到虎妞背后有刘四爷。

祥子自始至终是一个人应付社会的种种打击。最终无力承受,心灰意冷,堕落成一个懒惰的,不知羞耻,令人厌恶的人。

是啊,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不管人心理素质多么强大,总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压力的排挤。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反观那些摧残祥子的人,他们却不是唯一的存在,是各种势力的结合体。这又让我想起老马说过的另句话,蚂蚱要是成了群,一会儿就可以吃掉整地的庄稼,谁也无能为力。所以团结或者说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就是我读《骆驼祥子》后的感触。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3

漫长的假期要用读书来充实。利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骆驼祥子》。很好奇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

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我从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应当具有的精神。无论再苦再难,都要奋斗下去。真正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4

小说开始说,一个正直,勤劳,要强的祥子被迫离开破产农村来到北平,渴望凭借自己的勤劳与力量,在城市找到出路,建立自己安稳与独立的新生活。进城以后,他拉上了人力车,实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确实他的心思在买一辆自己的车上面,这是他的志愿,甚至是宗教,顺心了,他还想着两辆、三辆……幻想着自己也可以开个车厂子,然后取个干净、健康的乡下姑娘为妻。

祥子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买到了自己的车,拥有了这辆车。祥子更有干劲了。他就想从一个鸡蛋想开到自己的养鸡场的人一样,梦想着自己也能开个车场。祥子买到了自己的车,是文章的中心部分。祥子对自己的车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感觉很美好,甚至把买车的.日子定做了自己的生日。说明他从内心深处,觉得这是自己重生的日子,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祥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虎妞居然来告诉自己:“我有了。”有了孩子,责任心仍然很强的祥子,只得乖乖地跳入虎妞张开的口中。对虎妞负责。然而,认刘四爷为干爹,要娶虎妞为妻,这对于追求独立地位和人格要求的祥子来说,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

寿礼,是人生礼俗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实际上是一个人人生工业的形象总结。所以,刘四爷十分重视自己的寿礼,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他盘算着自己的财富,人际,子嗣等问题。终于感到美中不足。是的,自己什么都不缺,只缺个儿子。

中间,祥子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到后来。他变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他打架,他占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

祥子结局是旧社会旧时代的矛盾决定的,既符合当时的生活逻辑,也符合祥子性格发展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