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 篇1
最近,我镇开展了责任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本人认真学习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感受颇深,启迪很大。书中以大量的企业实例、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形象阐述了责任对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参加此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本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我觉得,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他才会喜欢自己的岗位,才会努力工作,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首先,喜欢自己的岗位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每个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个值得信赖可以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喜欢自己的岗位就是要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无小事,要干一行爱一行。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对工作就不会有激情和动力,那么他在工作中获得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平凡而枯燥的,特别是基层工作者,因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但只要有责任心,就会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怀着深切的兴趣,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毕生追求去爱它。有了责任心,将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其次,实践证明,有责任心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认真地思考,勤奋地工作,细致踏实,实事求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每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能主动处理好份内与份外的相关工作,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不讲价钱履行职责,就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无论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会不急不躁迎接每一个挑战,主动去思考做好工作的办法。作为刚从大学校园走出不久的学生,这种责任心恰恰是我们不少人所欠缺的,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次活动给我的一个启示。因为要在农村这块大有可为的广阔平台上有所作为,不仅需要一股热情和冲动,更需要一份把工作做好的责任感!
从本质上讲,责任心就是一种想要干好工作的状态。凡是有责任心的人,都有一种干好工作的强烈愿望。只有想干事,才能去干事、干好事;只有牢记责任,才能谈得上尽心尽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责任感,就会有战胜困难履行职责的强烈使命感,就会有动力、进取和勤奋工作的热情。“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说到底还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干劲、工作举措,进而形成什么样的工作氛围。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时代在变化,岗位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得更好。
因此,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的决心。在今后我将在各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好。
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 篇2
思想产生于生命实体,实体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不同的个体,必然有不同的行为和思想。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展现爱心,使教与学能够不撕裂;为每一位学生找到一个学习的支点,找到一个学习的理由,找到一个学习的方向,是首要任务。
一、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爱心;
什么才算是有爱心呢?看着一群鲜活的孩子,能感觉如同到了一个大花园:眼前一片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没有你不喜欢欲除之而后快的杂草。此刻,我们才算是有爱心的。
或许会有带刺的玫瑰,会有我们根本看不到果实的无名小草。但是我们都能够精心地呵护,让他们争先恐后地吸收知识的阳光和雨露,让我们能够听到他们生长的声音。此刻,我们是有爱心的。
所以带着微笑而不是个人情绪进入课堂,关注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成绩好还是差,都让他能感受到生物学科的美,感受到生物学科与生活品质、生产水平、生理心理健康等的密切关系,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充满自然界的各种正能量,每节课哪怕只能学懂一个小的知识点,课堂里都会洋溢爱的光辉。虽然有时学生会做出格的事情,但是自己的孩子不是也会淘气吗?我觉得辛勤地工作,看着种子吐芽,虽然手上磨出水泡,还是值得的。有时候或许只是短短几分钟的交流,也能春风化雨,让花蕾砰然开放。今年班里一位女同学在二模后我找她谈话,只是简单地告诉她一定能考上本科,因为当时她的分数已经很接近学校预设的2b线了,结果她在后面的这些天出奇地努力,真的上了本科线。
当然,爱心,还包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从不喜欢理科到学理科,从学理科到教理科,从教理科到爱理科,感觉自己就像娶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当老婆:虽然一开始没有感情,但慢慢地,感觉离开了还真不行。这就是亲情之下的爱心吧----工作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像老婆一样每天都在身边?没有爱的感受,就只有难受了。每年高考后没有课上时都有空落落的感觉,大概是因为暂时失去了教学热情的缘故吧。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我见----化繁为简:
教学实例一:如何让学生理解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手势手型代表不同的表达结果。
教学实例二:如何让学生理解微生物不同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黑板上用水模拟演示。
教学实例三:如何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用分班级要求同坐分开而非同坐可以自由结合类比。
教学实例四:如何让学生理解氨基酸排列不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多肽或蛋白质?用图解法。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化繁为简。科学都有一个简单原理说明繁杂现象的特点,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三、教育教学的追求----快乐:
快乐是相互的,老师不能在教学中体会出快乐,学生就不可能快乐。
价值的体现,是快乐的源泉。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帮助学生获取新知上,更体现在促进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健康发展上。
四、教育教学的目的----成长与收获:
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不但是学生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学生智慧的发挥,也是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的簇拥下成长,也是产生职业快感的重要来源。
五、教学思想凝练-----随意用心:
性格特征使然。我本身就是一个简单随意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随意,喜欢临场发挥。我的很多教学处理都不是来自于事先备课,而是突发的灵感。当然,灵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来自于自身的积累,更来自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我自己在复习课教学中使用的让学生分组构建重点知识网络并相互记录、让学生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变式训练甚至是命题训练等方法,大多都是一闪念的想法,实际效果却很不错。
当然,随意绝不是随便。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严谨是第一位的。所以随意发挥中对知识的要求必须严格。生物学与生活、生产活动密切联系,但是当我们用它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时,就绝不能信口开河,东拉西扯,不顾及知识的'科学性。我觉得生活生产常识就像各种食材;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专业问题的学习和掌握就像酒店里的大餐,食材如何通过精心烹饪成为人人乐而大快朵颐的大餐,肯定是一门精彩的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有生活,因为只有菜谱没有食材不过是画饼充饥;但是如果都是生活生产的事实堆砌而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是低品质的如一般动物的生食生活。解释相对晦涩的理论时不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要能随意举出恰当的例子通过类比等手段说明问题;对生活、生产中的现象则要能够自如地使用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这是我一直在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当然,随意的同时,必须要用心。
以前在教学中总是对自己能够很随意地化繁为简讲明白一些问题而沾沾自喜,甚至是有点自恋。觉得别人在语言表达等方面不如自己。因为比较自以为是,我不会很在意其他老师或者是学生的意见;我甚至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讲课,而不太在意真正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只是随意而不在意是很可怕的。教学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而不是打把势卖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相长。只有随意且在意才可能实现。
随意注重的是本体,而在意关注的是客体。只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有好的效果:不在意的课堂往往是一言堂,或许讲台上老师风生水起,但讲台下却是一潭死水;不随意的课堂容易僵化,容易使老师失去自我,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课堂互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出来,甚至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作为教学效果的一个衡量指标,都是必要的。
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 篇3
事业心责任感,作为一种精神面貌、工作姿态、思想境界,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成就任何事业的基础。
既讲敬业,又讲精业。:
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敬业是基本要求,而精业更能体现先进性。过去,由于国家、单位配备科技含量较低,老实肯干,勤奋刻苦就够了。如今,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科技含量逐步增大,战斗力的生成对人的信息化知识素质依赖性越来越大,仅仅勤奋、肯出力、能吃苦,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必须把有没有精业的本领作为一个重要砝码。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带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就是胸怀革命理想,凭着过硬的素质,面对一切穷凶极恶的敌人和反动势力,抛头颅、洒热血,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大多数党的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不甘于平庸,不断地提高素质,争先创优,用青春和热血建设祖国,搞好单位各项建设写下了一个个壮丽的诗篇。比如:某地模范政法干警金某,在20多年的对敌斗争中,爱岗敬业,由一名外行变为内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精钻各行各业专业知识和侦查学,用科学侦查手段,忠实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资财,先后立功七次,荣获国家、省、地、区各种荣誉称号。我们每位党员和教职员工都要像他那样,牢记肩上的重任,自觉做到爱岗敬业、精通专业、建功立业。
既讲守责,又讲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光明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没有创新意识,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按部就班地去干工作,长此以往,我们的观念素质就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很难适应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工作上就很难有大的突破和创新,在关键时刻就很难履行好使命。创新与我们人人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创新就不能前进和发展。面对信息化的崭新课题,要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畏高自馁不行,因循守旧不行,惟有创新才行。
既讲作为,又讲淡利:
本职岗位和现有办公设备是我们国家公务人员实现理想追求的最现实、最直接的舞台。每个同志都把在本职岗位上提高本领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紧迫任务,牢固确立责任就在肩上、实践就在本职的思想,把提高能力素质贯穿到完成各项任务中,体现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不仅看他是否爱岗敬业,还要看他对待名利的态度。“名”是组织和社会对个人工作成绩的褒奖,但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名利。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价值在于奉献,不在于功名利禄。我们要学会用“勇创”和“甘当”两把尺子对照自己。用“勇创”来对照,就是要查一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坚持了高标准,做出的成绩是否尽到了最大努力。用“甘当”来对照,就是要查一查自己在做出了成绩而未受到褒奖时,是否感到后悔或吃亏,是否坚持“甘当”。通过这样的对照,就能发现自己工作上的差距,看到自己思想品德上的不足,而后淡泊名利,把我们肩负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做好。
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的心得体会 篇4
手捧《用心去工作》一书,细细品读,书中字字句句是工作准则量化的道德标尺,同时阐述“用心”既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品质。在书中我汲取到了一种力量和精神:只要有足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勤劳苦干的毅力,就没有打不胜的仗、越不过去的坎儿,完成在常人眼中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本书的道理用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用心工作就是强调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具体一点说,就是面对“工作”这个客体事物,人们可以通过强化主观能动性来使工作客体按照主观意愿的方向去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之一。书中提到很多心,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专注心、感恩心、宽容心、公正心、平常心如漫天繁星。我觉得最“亮”的一颗是事业心。倒不是说其他心不重要,而是说事业心是其他“繁星”的前提和基础。有事业之心的人,必定是希望进取的,是有责任感的,对人是有宽容心的。
世界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这样说过:“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学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能力及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因此,“用心去工作”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应有的职业操守,是一种负责的社会担当。
有个佛家故事告诉我们:庙里来了个小和尚,方丈让他去撞钟,小和尚以为这是项机械单调、简单重复的活,谁都会。不料半年后,方丈不要小和尚撞钟让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不服气说:“我每天按时按点的撞钟从来没有误过,而且撞钟的声音那么响亮,大家都听的到,为什么?”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胸中无佛。 ”胸中无佛,自然体会不到撞钟工作的神圣,小和尚在工作中只重视“力”、没有用“心”,结果被方丈革了职。
回想二十多年宣传部的工作历程中:有为寻找一个鲜活的新闻线索,脚蹬自行车数十里实地采访的辛苦;有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线索,兴奋激动地夜不成寐一气呵成稿件的收获;有生活点滴皆新闻的执着,多次把生活中经历的小事写成生动的稿件发表;有为完成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的付出;有为举办文艺活动在寒风、酷暑中忙碌的身影!
从青春年华到不惑之年,在宣传部已度过了20多个春秋冬夏,虽然我没有收获多少级别和职务的提升晋级,但我一直在“用心去工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