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2025/07/26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篇1

为贯彻落实《阜宁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方案》,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打造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新时代教师队伍,特制订此校本培训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通过集中培训与日常研训,促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基本理论与技术、课堂多媒体操作、课件制作等信息化教学基本技能。

(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二、培训与考核对象

1968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均须参加培训和考核,超龄教师可自愿报名参加。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和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还须参加Flash培训考核工作。

三、培训与考核内容

1、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教师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能较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能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

2、信息技术应用部分: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和资源库管理系统,能够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

3、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使用:能规范操作液晶投影机、视频展台等多媒体设备,能规范操作卡座、功放等教学音响设备,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音响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设备与教学音响系统的日常维护知识。

4、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1)Powerpoint幻灯片的设计与版式;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的采集、加工、编辑、装饰的方法和技巧;

(2)学科动画工具(Flash)开发及设计方法。

四、培训方式及时间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及相关技能。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自20xx年3月初开始,20xx年8月结束。每单周三为集中培训时间。考核时间为8月23至28日(具体时间待定)。

培训地点:开发区小学多媒体教室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总务处、电教处等相关人员组成。

组 长:佟红升

副组长:戴耀松

成 员:刘利民 叶根生 何志慧 吴必林

六、培训具体要求

1、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种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

2、在培训之前进一步检查、维修培训硬件环境和网络,确保顺利开展培训。

3、建立完备的培训人员考勤和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参训人员数量,确保提高本次参训教师课程整合技术应用水平。

4、细化过程管理并形成完整的培训记录。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从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富有科学理论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来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提高,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年度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深入落实《新课标》,结合教师课堂达标活动,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法的培训继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开展学习达标活动。

2、在骨干教师中开展读教育名著活动。围绕新课程改革,一是开展好“与新课程同行,在新课改中成长”经验交流,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校本培训,交流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成功的做法和有益的尝试,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二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或是课改精神学习心得。

3、在平时听课过程中,发现有新思路、新模式的教学课,领导及时推出进行观摩。大家互相探讨、研究、点评、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力求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提高。

(二)树立培训新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搞好集中培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抓教学领导认真备课,及时向广大教师们传递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分析教改形势,并利用年组集备时间,学科组长组织好全组教师进行新课标解读,做好研讨工作。

2、抓好自学。每位教师坚持每月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并做好记录。同时,做好科研论文、随笔与反思、总结、听课等材料的积累工作。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工作,期末对教师的理论学习笔记进行全面检查和评比。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启用校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既可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切实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4、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建立合理的培训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

一是校级决策层,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

二是培训执行层,在校长的领导下,教导处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

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

(三)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1、以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新课改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定期对学困生、优秀学生进行监控和竞赛活动。

3、充分利用集备时间,发挥协作优势,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主管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务实求本,扎扎实实。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特别是青年教师)、交流、评选工作。

“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总之本学期将通过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个体优秀、群体协作、敬业爱岗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县局有关精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发挥电子备课平台的作用,促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掌握运用网络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

二、组织安排:

1、领导小组

组长:周华东

副组长:贾辉 李亚

成员:刘德明 刘必祥 金建明

2、具体组织实施

由刘德明负责,信息技术教研组组织实施

三、培训方法:

采用集体指导、互帮互学、上机操作的方法。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中年教师重点辅导,45周岁以下教师考核过关。具体为各任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出一课时的课件制作脚本,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辅导帮助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四、培训内容:

Windows基础;网络基础及计算机安全;Word基础;Excel电子表格; PPT幻灯片制作等内容。

具体要求:

Windows基础: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启动与退出;图标、窗口、菜单、对话框、文件、文件夹、驱动器的概念与操作;资源管理器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常用程序安装、删除与帮助的使用。桌面、窗口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输入法;附件(记事本、写字板、画图、媒体播放器、录音机、计算器等)的使用;显示分辨率的`设置;杀毒软件的使用等。使用IE浏览;收藏夹(收藏、整理、导入、导出);搜索;下载;电子邮件等。网络病毒知识及预防等。

文字处理(word):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法(建议采用五笔输入法或全拼输入法);文档的建立、打开、保存等;文档的基本编辑;文档的排版(字体、字型、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段落格式的设置);文档的页面设置与打印输出;表格制作、公式编辑、图文混排等。软件:Word2003/wps 。

电子表格(exce):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建立、编辑工作表,设置工作表格式,制作的操作;使用公式和函数,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Excel与Word的综合运用。软件:Excel2003/wps。

课件制作ppt: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创建幻灯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灯片;输入编辑文字、图片、表格、语音、动画、视频或其它对象;编辑与修饰幻灯片;超级链接;组织与整理幻灯片;设置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与打印幻灯片。

六、培训考核:

1、各任课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培训, 期末以培训登记册量化考核。

2、各任课教师在期末必须上交一节有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脚本和课件,此课件作为学校的共享资源。期末作为一次上交材料进入常规教学量化评估。

3、凡参见培训的教师必须将自己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期末以此作为常规教学量化评估中上课一项评分的参照。

4、除上述课件以50%计入总分,再由信息技术教研组统一命题,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进行考核,以50%计入总分。

5、对总分排在全校区前15%的教师进行表彰,对总分不合格进行勤勉谈话,并再进行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篇4

为加强我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按照xx县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规划,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xx年暑期干部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全县干部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创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精选培训内容,强化过程管理,通过对干部教师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使参训者在师德修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显着提高,为引领、助推干部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出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夯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干部及教师。

三、培训地点

县教研训中心和第二中学。

四、培训形式

采用封闭式集中培训形式。

五、培训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县局成立xx年暑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孙xx任组长,副局长黄xx及教研训中心常务副校长杨xx任副组长,县局人事科科长轩xx、教研训中心副校长刘xx、郭xx及教研训中心高中部主任周xx、小学部主任陈xx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培训的组织管理,县教研训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要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师德水平、积淀教育内涵的良好机遇,切实认识到组织教师培训与提高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的密切关系。要成立暑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培训工作;要开好培训动员会,做好参训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督促相关人员按时、全程参与培训,同时,全面协调好参训教师培训和生活,确保暑期培训扎实有效开展。

(二)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县局相关科室及县教研训中心要根据目前干部、教师在教学改革、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和瓶颈问题,确定培训重点,确保培训有的放矢,求实、规范、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各单位除安排好县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外,还要按要求组织好校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