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亲子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亲子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帮助家长创造与孩子间的交流、交往平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加人员:六(2)、六(3)、六(5)班全体家长、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当天下午有课的科任老师。
活动地点:学校篮球场、足球场。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动组织:
总指挥:曾见阳活动协调:
组织组长:
组织人员:
各班主任(场地布置、活动组织)
后勤保障:(饮用水、礼品领取)
安全保障:(预防受伤)
活动过程:
一、家长到校,到礼堂集合。学校作动员讲话。
二、各班组织家长、学生到指定的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公布活动内容、规则,指导开展活动。
三、亲子活动游戏(以班为单位)
1、协同运送篮球
游戏方法:家长与学生手持2根木棒托着篮球,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先把箩筐内的球运送完为胜。
分组方法:每次分6组同时进行比赛
活动地方:篮球场
活动材料:篮球18个、箩筐10个,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游戏方法:家长与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线后,两人内侧的.两只腿要用绳绑住,教师发令后必须绕过标志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足球场
游戏规则:绑腿的布条不能松,必须两个人同时跑。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同时进行比赛,父子或母子配合。
3、抛接毽球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对的两头,孩子拿着6个毽球抛到家长手持的塑胶桶那里;然后双方调换位置,12个毽球抛完游戏就结束。以接到的毽球数多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田径场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父子或母子配合。
活动材料:毽球36个、塑胶桶6个
4、穿越障碍救人接力
游戏方法:孩子先站在对面,家长跑步穿过障碍到达孩子处,手牵手2人同时再次穿越障碍跑回终点,最快到达者为胜。
活动地点:田径场
活动材料:跨栏架6个
亲子活动方案 篇2
活动名称:小兔拔萝卜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向目的地双脚跳。
2、增强幼儿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萝卜6个、小兔头饰6个。
玩法:幼儿从起点线小兔跳到萝卜地拔一个萝卜后往回跳,先到终点的为胜。
活动名称:小动物回家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向目的地手脚着地屈膝爬。
2、增强幼儿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泡沫地板40块、动物若干。
玩法:幼儿从起点线在泡沫地板上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爬到泡沫地板尽头,马上跑到小动物处拿起小动物往回跑,先到着为胜。
活动名称:运西瓜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合作性,体验活动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球5个、筐5只。
玩法:两位孩子听到开始后把西瓜放在筐内,两人合作从起点向前跑,看哪组先到终点,哪组为胜。
亲子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为了让家长充分认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各班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的好处,让书香计划走进每个家庭。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选择孩子喜爱的绘本,和孩子共同阅读,坚持做到持之以恒。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四年级部本次活动将历时1个月进行,准备分三个阶段开展。11月初为导读阶段,由老师根据亲子阅读的推荐书目,通过家访、平安校园等多途径动员家长与孩子共同选择书籍进行阅读,11月为亲子共读阶段,要求家长与孩子每周共读半小时,用多种形式记录亲子阅读内容,12月中旬月为分享共读成果阶段,评选故事大王、书香家庭、我喜欢的故事妈妈。
【活动准备】
1.各班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发出“爱的心灵工程 ――亲子共读活动”的倡议书,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意义的图书书目,供家长参考。
2.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阅读中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3.制定适合本班的.亲子阅读计划。
4.设计亲子共读记录本“温馨书屋”。
【活动过程】
1.11月初下发“爱的心灵工程” ――亲子共读活动倡议书。
2.邀请家长举行“亲子共读”活动启动仪式,同时下发“温馨书屋”,指导家长共读的方法,明确共读要求及任务。
3.各班建立孩子自备图书目录,图书借阅记录,用电话、短信、面谈交流的形式来督促、指导家庭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家庭氛围,鼓励家长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孩子阅读方面的信息,提高自身的辅导能力。老师经常主动和家长联系,帮助家长及时解决一些在阅读活动、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请部分开展阅读活动好的家长,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向其他家长交流自己的经验。(面试网 )
4.每周请一名家长利用离校时间开展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
5.每天晨诵活动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故事家”,由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
6.每周轮流让孩子带回一本图书,资源共享。
7.收集家庭实施亲子共读资料。(过程性资料:家庭阅读环境与亲子共读实例照片、亲子共读成长记录本等等)
【活动成果展示】
亲子共读展示会、亲子表演故事、小小故事王、书香家庭评选等等。
【活动反馈】
请家长认真如实填写“亲子共读反馈表”,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家长的需求和意见。
亲子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阅读是孩子最珍贵的宝藏。”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生受用无穷,阅读可以唤起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让思维活泼、多元、有弹性。
2、亲子阅读,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途径。亲子阅读是指父亲或母亲来学校陪孩子一起读书,小一点的孩子,则需要父亲或母亲念书给他(她)听。亲子阅读的关键,就在于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共享书里的和自己的情感”。
3、当家长念书给孩子听或把一本书交到孩子手上时,带给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成为一个启发者。这就是亲子阅读的魅力。
4、把读书活动从学校引向家庭,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创设书香家庭,通过这一活动,使更多的同学与家长能与书为友,多读书、读好书,在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的读书活动中,学会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丰富自己的心灵。
活动主题:“校园书香飘万家,快乐亲子共读”
活动宗旨:点燃读书激情、书香溢满家园
二、活动要求
1、加强对读书活动的引导,把读书活动作为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2、行动迅速,抓好落实。三年级各班级要密切配合,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书香家庭、亲子读书”活动。
3、活动的负责人要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班级进一步完善图书角,增加藏书量,图书管理员选择推荐新书目,向学生和家长推荐或借阅。
三、具体内容
第一阶段:策划与启动
1、策划筹备
向学生及家长宣传“亲子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2、启动
⑴、向家长发放家长倡议书,征求家长的意见,寻求家长的配合,形成家校读书合力,倡导亲子阅读的理念,指导亲子阅读的方法,引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型的家庭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⑵、通过班会、宣传栏等窗口,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宣传。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一)、校园书香吸万家,“快乐亲子共读”活动
1、每位同学把自己的课外书书目交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统计、打印,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书目自由选择与同学交换阅读。
2、学生自愿捐献自己的课外书,各班成立图书角并推选一名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可在图书角借书阅读,同时在管理员处做好借书登记。
3、要求家长于每周一填好反馈表一张,如实反映孩子上周的阅读情况
4、根据反馈表,评选每周读书之星,并向各位家长通报,让家长充分 重视,并向自己的孩子宣传身边的榜样,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
5、通过与学员交流,发现家长中“亲子共读”的榜样,提议这些家长 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在班级QQ群上进行心得交流,让更多的家长掌握并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6、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和学员共同探讨亲子共读的方法。
7、在家长中开展“我和孩子共读书”征文比赛,交流家教方法。
(二)、校园书香飘万家,“快乐亲子共读”的延续活动
1、家长和学生可以把班级的图书借到家中继续阅读,待到下周五时归还。
2、家长每天至少和孩子共同读书二十分钟,并和他们交流读书体会。
3、家长读书任务完成后签上阅读时间和孩子的阅读态度。
4、家长有义务接受孩子关于阅读内容的解答。
5、家长要尽可能满足孩子正当的借书或购书的愿望。
6、建议把一部分压岁钱改成“压岁书”或把对孩子表现出色时奖励肯德基改为购好书一本等。
(三)、小家书香互漂流,“快乐亲子共读”拓展活动
1、班级也可以向家长借学校没有的书籍,再把这些书籍放到“图书角”里供学生阅读或借阅。
2、通过家长之间的阅读交流,他们也可以相互借阅两家各自的书籍进行阅读。
第三阶段:评比表彰阶段
1、“亲子阅读记录卡” 班级制作“亲子阅读记录卡”,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积累、收获、心得等,家长可填写亲子共读的体会及孩子的阅读情况反馈。
2、亲子读书手抄报,读书个性卡片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内容与课外阅读有关,每个班级装订一本,由各班班主任负责。
3、亲子读书笔记展评,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记录下来展评。
4、亲子读书交流会,组织5—8个家庭,以家长和孩子合作的形式,通过个性化的家庭介绍、家庭才艺展示、家长与孩子合作诵读等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交流内容还可以谈谈自己怎样在家中创设浓郁读书氛围,怎样培养孩子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的介绍;也可以谈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及自己读儿童读物的感受;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
希望通过 “校园书香飘万家,快乐亲子共读”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其善良、开朗、幽默、自信的人格特性,也促进他在学习上的进步。当家长念书给孩子听或把一本书交到孩子手上时,带给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成为一个启发者。这就是亲子阅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