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目标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 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 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手机等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了解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
2、能与同伴制定《我的手机公约》,提醒自己和家人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的产品。
3、关注与家人、同伴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经验。
2、教师自制课件(家长忙着玩手机忽略孩子的照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机人?现象的视频,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对身体带来伤害的内容)。
3、实物投影仪,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1、现场操作电子产品,引导幼儿感受手机等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1)幼儿操作自己的电子产品。提问:你带来的是什么?可以用来做哪些事情?
(2)请幼儿利用实物投影仪与同伴分享交流。提问:?你会用里面的哪些功能?这些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你还知道哪些功能??
小结:手机等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与快乐,成为我们的朋友。2、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手机人?的含义,懂得不应依赖手机。
(1)组织幼儿观看课件。提问:宝宝怎么了?。为什么会伤心? 小结:手机抢走了他的家人,他很孤单和失落。
(2)组织幼儿观看?手机人?的视频。引导幼儿交流:你身边有这样的`?手机人?吗? 你喜欢这样冷冰冰的生活吗?为什么?在交流中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爱,需要交流与沟通。
(3)师幼相互交流。提问: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带来哪些危害?
小结:过度使用手机对小朋友的视力发育、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方面都有危害,我们要合理使用手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3、指导幼儿制定《我的手机公约》,鼓励幼儿共同遵守,合理使用手机。
(1)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既享受到手机带来的便利,又减少手机对我们的伤害与控制?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记录。
(3)归纳、整理幼儿记录的内容,形成《我的手机公约》,鼓励幼儿按照公约内容共同遵守。
4、结合《我的手机公约》,引导幼儿与家人、朋友共同遵守。
(1)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提问:如何让家人和你一样合理使用手机?
(2)鼓励幼儿熟记公约,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合理使用手机。
小结:合理使用手机,可以让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这样手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好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讲述图意。
2、能合理大胆想象,并丰富词汇:张牙舞爪、缩成一团。
3、能安静倾听同伴的发言。
准备:
图片、头饰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惊险的故事。
二、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A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意(先遮住大灰狼)
1、图上有谁?它们在哪儿?干什么?
2、瞧,树丛中躲着一只大灰狼。它想干什么?(揭开大灰狼的遮盖纸)
3、你从哪儿看出来?
4、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张图的内容讲出来。
B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清楚讲述
发生了什么事?
1、小猪拼命逃,他会喊什么?小鸟又会说些什么?请小朋友与同伴讨论。
2、个别幼儿交流,师随机指导。
3、现在老师当大灰狼,小朋友一起扮演小猪,好吗?(师生合作,角色互换)
C、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营救方法
1、小猪会不会被大灰狼吃掉?为什么?
2、谁会帮助小猪?用什么办法?(讨论、交流)
过渡:让我们继续看图。
D、出示图三、图四
1、小猪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
2、小动物是怎么帮助小猪的?
3、师生表演。(师扮演大灰狼,生扮演小刺猬河马)
过渡:在大家的帮助下,大灰狼灰溜溜地逃走了,小动物们开心极了!
4、小猪得救了,它会对小动物说什么?
三、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1、在这个故事中,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2、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谁来取一个?
3、请个最勇敢的小朋友来讲故事。
4、老师也想来讲故事了,想不想听?(师完整讲述)
四、结束
老师讲的故事好听吗?那么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通过数的比较游戏,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幼儿能够以量为基础感知不同数的大小,会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给10以内的数排序。3.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
2.思维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律动音乐,幼儿有序取思维学具入座。
一、复习导入
教师请幼儿一起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复习10以内数的正数和倒数。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比较量的'多与少
1.教师向幼儿闪看两张数字卡片(如6、8),每次闪看后让幼儿在思维板上摆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
2.教师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比较两组思维体的多少,并用语言表述,如:“1,2,3,4,5,6,第一排是6个思维体;1,2,3,4,5,6,7,8,第二排是8个思维体。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
3.让幼儿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6和8,摆放在相应数量的思维体旁边。
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数字‘6’和数字‘8’,谁大?谁小?”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8个思维体比6个思维体多,8比6大;6个思维体比8个思维体少,6比8小。”
游戏二:数字比大小
教师向幼儿出示任意两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说一说哪个数大,哪个数小,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引导幼儿思考后再动手操作,通过量的比较获得大小的概念。
游戏三:最大数,最小数
教师向幼儿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幼儿想一想最大的数是谁,最小的数是谁。
如果幼儿说对了,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如“2、5、7”三个数,幼儿可以说“2个、5个和7个相比,7个最多,2个最少,所以7最大,2最小”);如果幼儿说错了,可以用思维体在思维板上为幼儿演示,引导幼儿通过比较量的多少找出大数和小数。
游戏四:学习数的排列
1.教师:“请听题。”
幼儿:“训练耳朵。”
教师:“请快速拿出下列数字卡片:1、8、3、9、6。预备——开始。”
幼儿操作。
2.教师:“请把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成一排。”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请操作正确的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排出来的。
3.教师在思维板的1-5排插放相应数量的思维体,让幼儿将这些思维体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移至6-10排,验证正确的排列顺序为1,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