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儿年龄及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绘画方面,幼儿基础水平差,不会画,不敢画。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自由作画,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绘画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体会手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带来的线条变化,学习有控制的地用笔。
2、尝试用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练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3、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感受绘画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四、活动准备
每人一尺毛线记号笔水彩笔作业纸白板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甩线条
用游戏引入:
1、手指游戏
2、毛线跳舞
(1)教师用毛线甩出各种线条,幼儿观察并感受手的运动带来的线条的变化。
(2)幼儿用手指书空画一画。
(3)幼儿和老师一起甩毛线。
(4)师小结:线条随手的运动而变化。
(二)基本部分——画线条、变线条
1、教师出示“神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幼儿比较后说说不同的线条像什么,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2、请幼儿拿出“神笔”在纸上随意画线条,体会手、笔、纸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3、幼儿对笔和纸有所熟悉之后,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4、鼓励幼儿发明创造新的线条表现各种物像。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增加创作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说线条
请几名幼儿展示作品,谈自己的想法,大家评价,看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肯定与众不同的.有趣线条。
(四)延伸活动——体游“会跳舞的毛线”
教师甩毛线,幼儿扮“毛线”在我的指挥下“跳舞”。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画,激发幼儿创作愿望,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尝试了绘画教学的新思路——教师乐教,幼儿乐学。本活动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线条鱼》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线条有序的组合表现鱼身的花纹变化,感受线条画带来的美感。
2.培养幼儿仔细、有耐心的良好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供欣赏的示范作品、记号笔、纸。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课件显示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它的好朋友给它送来了它最爱吃的东西,小朋友猜一猜小猫收到的礼物是什么呢?
二、观察了解线条画的特点。
1.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菱形、圆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请幼儿上来回答。教师再分别出示几个,到后来可以让幼儿说说,如果是你,你还会用什么花纹来装饰呀?
原来这些简单的小线条,也能变成一幅看上去很复杂又很美的鱼啊。
2.强调线条的运用。
问:刚才我们看到了鱼身上有哪些线条,我请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画一下?并说出是线条名称。
二、幼儿作画,讲解要求。
1.先勾主体,装饰时线条排列清晰。
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合理运用线条,中途若发现问题可请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同时鉴借别人的好的方法。
2.幼儿认真、耐心、仔细地作画。
3.教师讲解线条运用,不断提醒幼儿作画完毕运用线条装饰鱼的边。
三、展示幼儿作品
1.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美在什么地方。
2.有序地整理用具。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篇3
教学目的:
培养幼儿对刮画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培养其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张刮画用的蜡纸。(用较硬的纸上涂上一层各种颜色的蜡笔,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兰色等涂上覆覆盖住底色。
2、各种刮画工具,如竹签、刀片、小勺、螺丝刀、叉子及各种形状的齿状积木、旧梳子等。
3、老师刮画范画一张,已涂好的蜡纸一张,刮画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刮画工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他们有什么用处呢?除了你们说的用处之外,他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2、尝试活动。
请幼儿用各种工具在已涂好的画纸上试刮一下。看看能画出一些什么图案。
3、老师总结各种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丽的线条和图案。
4、老师示范刮画长颈鹿。
用竹签刮出一个圆,圆下有两条线,又是一个椭圆,下面是四条柱子,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身上有色块,用小刀块,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长颈鹿见到小朋友十分高兴,就唱起了歌,用叉子刮出波浪状的五线谱。
5、出示范画请幼儿看一看、讲一讲,老师用什么工具,刮出了什么?
6、幼儿刮画:请小朋友用各种工具来刮一张画吧。
7、总结:重点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
这么多美丽的刮画作品,我们来把它布置成一个刮画作品展,请别的班级的小朋友也来参观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 篇4
设计思路:
秋天的树与夏天的树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树枝上有些叶子已经开始飘落了,而且更能让孩子感受到形状的特别,画出不同的树的形态,让孩子们突破以往的传统思维方法,想象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大树,并有拟人的方法帮助大树穿衣服,让孩子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此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通过观察与讨论,让幼儿形成一些图形的概念。第二环节,通过示范与演示,重点掌握三角形树冠的画法。第三环节,通过幼儿的自我想象,创作出其他不同形态的树。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图形组合表现不同的树。
2.大胆分享对树的认识。
活动准备:
秋天树的PPT、范例、幼儿作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与讨论——通过比对形成图形概念
1.秋天来了,老师带来了一些秋天的树,先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的数是圆圆的.,有的树是尖尖的,有的树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的树叶掉落了......)
2.那你们想一想,说说它们像哪些图形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
3.小结:小朋友们的答案都不错哦!你们能看到不同的树,图形形状也不同,小眼睛啊,真是太厉害了!
二、示范与演示——重点掌握三角形树冠
1.长长的树干往下伸到泥土里
2.长长的树干往上分出小树枝
3.我要长成三角形的树冠,天冷了,给它穿上大大的外套。
4.小结:瞧,一棵漂亮的大树长好了,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形状的大树。
三、创作与表现——尝试表现不同形态的树
1.表现出不同形状的树冠。
2.注意树冠与树干的组合比例。
3.添画不同的树叶。
4.给你的树林穿上秋天的彩衣。(涂上颜色)
5.总结:哇,我们的小树林都长的很茂盛啊,大家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一下你的小树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