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2025/08/0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活动,我选取《国王生病了》这个幽默风趣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以幼儿情感和兴趣为依托,通过情趣化的教学环节,让幼儿懂得许多事情是需要亲自体验的,不能依赖别人,更不能让别人代替,而且要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理和讲述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幽默风趣。

2.能为国王设计第二轮运动计划,并进行故事创编。

3.养成喜欢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国王生病了》PPT,故事录音,图夹文运动计划表,空白运动计划表,节奏欢快的音乐。

2.幼儿对体育运动项目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解读运动计划表,自主表达。

(1)解读图夹文运动计划表。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表,请小朋友看一看。你看懂了什么,请你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

(2)猜测故事内容。师:原来这是医生为国王写的一张运动计划表,医生为什么要写这张运动计划表呢?

(策略:大班幼儿对文字有过初步的接触,根据这一认知特点,活动的开始部分,呈现图夹文运动计划表.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表达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能激发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和解读图表的兴趣。接着,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故事内容,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个性经验,更强调幼儿的主观体验和情感)

2.逐幅观察画面,分段讲述。

(1)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2)观察PPT画面,讲述“星期一”到“星期三”的运动故事。

提问:二王子带国王去做什么运动了?国王会怎么说?三王子带国王去干什么了?国王会怎么说?

(3)自主阅读绘本,推理讲述国王从周四到周六怎么运动的。

师:从星期四开始,由大臣们陪国王运动了。国王会怎么运动呢?请小朋友自己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4)猜测、想象故事结尾,感知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师:运动了一个月,不但国王的身体没有好转,就连皇宫里的人也都病倒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结:一开始,国王以为坐在轿子里看人家运动身体就能好起来。后来,国王知道了,只有自己真正运动了,身体才能真正变好。

(5)交流阅读:国王亲自运动,身体恢复健康。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画面,互相讲讲国王后来是怎么运动的'。

(策略: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讨论、交流,从而发现国王运动的特点,教师既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利用课件放大画面,便于幼儿仔细观察,又凸显绘本阅读教学的特点,满足大班幼儿接触纸质文本的愿望,采用示范讲述、观察讲述、自主讲述、互动讲述多元策略,先“扶”后“放”,由易到难,逐步帮助幼儿学会自主学习)

3.完整倾听故事,整体感知。

师幼一起边看课件,边共同欣赏、讲述故事。

(策略:完整欣赏图文并茂的PPT,有助于幼儿进一步感悟故事的幽默风趣,领悟故事的主要内容)

4.设计新一轮运动计划表,创编故事。

(1)出示空白计划表(PPT),请幼儿为国王设计第二轮运动计划表。

师:国王感受到了运动的好处,他要进行第二轮的运动了,这第二轮的运动计划表,国王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设计。国王委以我们重任,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幼儿分组合作设计运动计划表,创编故事。

师:下面请小朋友4个人一组,每个小组先商量一下为国王设计哪些运动项目,然后把它们画下来,再一起讲一讲,编成故事。

(3)各组派一名幼儿讲述故事。

(策略:小组合作,用简笔画的形式为国王设计丰富的运动计划,创编国王的“运动版”故事,给了幼儿充分表现和自主表达的机会。设计的运动计划表,略加装帧和修饰,又可成为一个新的绘本故事)

5.师幼一起运动,结束活动。

师:现在的国王已经养成了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他邀请我们和他一起运动呢!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关于星星的童话,感受夜里宁静、温馨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优美的意境,大胆讲述自己的愿意。

【活动准备】

白纸每人一张,垫板每人一块,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孩子都是最棒,最能干的,对吗?

师:那现在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注意认真的听好老师等一下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二、在安静的环境中,教师有感染力地讲述故事1-2遍。

1、提问:

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这个故事,那老师问你们,在这深蓝色的天空里住着谁?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嗯,小朋友回答得真不错,那我们来听第二个问题:星姐姐带来了几颗星星?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师:好,那我们来听第三个问题:星姐(大考吧幼儿教育 )姐为睡着的小黄鸡带去了怎样的梦?

师:好,那我们再来看第四个问题:星姐姐为小青蛙带来了怎样的梦?

师:第五个问题是:星姐姐为小甲虫又带去了怎样的梦呢?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听这最后一个问题:星姐姐最喜欢谁?她给孩子们带去了怎样的梦?

三、想象并讨论。

1、师:嗯,刚刚小朋友们都说出了星姐给小动物带来的梦,那如果是你,你想让星姐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梦呢?

2、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想一想,等一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师:嗯,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不错,内容新颖,很有想象力。

师:好,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想要星姐姐给你带来的梦画下来。

四、幼儿作画。

1、构思、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2、根据幼儿的画面情况给予及时提示和启发丰富幼儿的画面。

3、作业展示。

师:好,小朋友们都画了,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谁的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能力较强的幼儿续编1-2个小情节,大家欣赏。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力目标: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情感态度目标: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能用诙谐幽默的情感完整朗诵。

2、能根据诗歌仿编,并体验创编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幽默感。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与诗歌内容相符,诗歌附后)

2、为幼儿提供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用来创编诗歌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趣味谈话引出活动。

1、师:我有个朋友名字叫妙妙,他住在妙妙国。妙妙国的人特别可笑,他们做事总和我们不一样。

他们会把手套穿在脚丫上,把铅笔养在鱼缸里,牵着笤帚去逛街,爸爸穿着高跟鞋,大晴天穿着小雨衣。

您们觉得可笑不可笑?

2、师:前几天,我的朋友妙妙请我到他们妙妙国去旅游,到了妙妙国一看,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知道我都看到了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我把一些有趣的事情拍了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大图片。观察讲解并学习诗歌

1、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大家说的太棒了,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举例并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诗歌)

3、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语气(即诗歌内容)朗诵诗歌两遍,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4、老师指图片与幼儿一起朗诵两遍。

第一遍老师声音大些,第二遍老师声音小些,鼓励幼儿大声、开心的朗诵,朗诵的同时可自加幽默夸张动作,增加朗诵的趣味性。

5、幼儿集体朗诵,并给幼儿录音。

(把妙妙国有趣的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听,录完音后再放给幼儿听听,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6、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

7、每组推荐一名幼儿上前朗诵,大家一起点评出最有特点、最有趣的朗诵者。

三、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刚才那些只是我刚到妙妙国时看到的趣事,后来我又到了他们的商店、游乐场、幼儿园、公园、饭店,看到了更多有趣的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惊奇的说:"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猜猜我又看到了哪些奇妙的事?(幼儿根据想想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提醒幼儿就像我们刚才朗诵的诗歌那样。

3、根据幼儿创编,幼儿分组将想象的内容组合成新的诗歌。大家一起朗诵,比比哪组的诗歌更有创意,更能让大家开怀大笑。

四、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是可以自己制造的。

1、教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班也变成开心妙妙国?

好,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要求是,你做的事是幽默滑稽的,但绝对是要安全的、不会影响到别人的。琴声响起时说明时间到,三分钟倒计时开始。

2、教师弹琴,时间到。大家互看,这时教室里简直要笑翻了。

扣错扣子的、把鞋套在手上的、把袜子顶在头上的、用脚丫画画的、倒着拿图书的、把手套放在琴键上弹琴的……

3、引导幼儿创编诗歌"我们大班可真妙!"

五、知道幽默是令人开心的`事,但要注意时间场合。

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么可笑?

师:但有时你觉得可笑的事却会影响别人,或让别人伤心,所以幽默也需要动脑筋,你的幽默只有在时间、场合合适时,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附诗歌:这个地方可真妙

绿色太阳天空照,

松鼠地上吃青草,

小羊地上来回跳。

公鸡孵出鸡宝宝,

母鸡打鸣喔喔叫。

蝴蝶水中来游泳,

金鱼空中在舞蹈。

你说可笑不可笑。

【活动反思】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而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的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幽默素质的前提。因而在一日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这几方面的培养,努力使幼儿的幽默感不断增强,使幼儿的生活更富于乐趣,为幼儿今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趣和乐观信念的人打好基础。大班语言活动《这个地方可真妙》就是在此理念基础上选择并设计的。

此次活动开始运用了趣味谈话的形式,能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进入主题,并为后来的诗歌学习及想象创编打下了基础。 诗歌教授以整体教学为主,这样不会破坏整个诗歌的幽默气氛。使幼儿在朗诵诗歌时能朗诵出诙谐的感觉。 在学习诗歌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引导幼儿给诗歌加动作;这些都有效的增加了幼儿的朗诵兴趣。

在创编环节,我充分给幼儿自由,发挥想象。但是可能是因为教师的引导不够,所以孩子的创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要构成了活动的双向互动交流。要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交流,教师必须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敏感回应和理答,促使幼儿对问题思考达到逐渐深入。回应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当教师向一个幼儿抛出问题时,如果这名幼儿不予回答,可以向其他幼儿进行转问,如果全体没有回答,那么教师要适当变换问题方式,转换问题内容或是表述方式,以促使幼儿回答;反问是指当幼儿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把问题抛还给幼儿,问清楚他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当幼儿无法一次给与明确而满意答案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启发幼儿,给与多种提示;当幼儿给出的回答模糊不清,思考不明确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进行概括和提炼,帮助幼儿思考更清晰,表述更准确。幼儿对诗歌的掌握较快,整节活动幼儿兴趣较高,教师应引导幼儿在开心的创造快乐的基础上,有主题的创遍。教师在活动前应该准备大量的例子来引导幼儿创编,可能效果会更好。

大家都喜欢开心,但许多孩子由于家庭、性格、环境等原因,却常常表现出不开心。例如,家人不给买心仪的东西不开心、与朋友发生争执不开心、被别人碰一下不开心、比赛得不到第一也不开心……通过本活动的设计也是让孩子们发现,其实快乐无处不在,只要学会发现、宽容,自己就会成为快乐的人,并能给他人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