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颜色歌》,知道颜色与大自然的关系。
2、尝试用代表颜色的物体置换歌词中的物体,创编歌曲并演唱。
3、体验彩色世界的奇妙乐趣,细化能参加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与歌词相匹配的图形卡ppt(便于幼儿记忆歌词)、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色彩联想的游戏吧。
(2)游戏玩法:这个游戏是一种颜色一个物体;一个物体一种颜色——如我一看到蓝色就想到美丽的天空——一看到天空就想到红色的太阳——
(3)师:原来颜色代表的东西真多,有一首歌叫“颜色歌”我们一起听听。
2、学习《颜色歌》
(1)播放歌曲,幼儿欣赏
(2)师:你们听到歌曲有都有什么颜色?
(3)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颜色卡。
(4)老师范唱,并同时按歌词顺序出示相应的图片,以便幼儿记忆歌词。
(5)幼儿跟唱。
(6)幼儿演唱。
3、创编歌曲
(1)教师请幼儿看歌词图谱,请幼儿将颜色代表的物体换成其它的,如“蓝色是美丽天空的颜色”,“天空”“大海”。
(2)幼儿分组讨论,并将置换物体画出来。
(3)每组派代表说说每种颜色置换的物体是什么。并选出每种色置换物体相票数最高的,便成为新歌词中的歌词。
(4)演唱创编歌曲。
活动延伸
欣赏各种音乐,让幼儿选择与音乐匹配的颜色。
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2、知道在不同的时候,“我”会有不同的表现。
3、体验自己的独特性,学习表达不同的“我”。
活动准备:
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1)幼儿跟音乐律动。
(2)请幼儿介绍自己。
2、讲述“我”的故事。
(1)阅读幼儿用书p1页。
(2)请幼儿说说书里的故事。
(3)教师完整讲述幼儿用书“我的故事”。
(4)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请你们也说说你们自己的故事吧。
(5)幼儿拿出自己的成长相册,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6)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3、绘本制作“我的故事”。
活动延伸:
班级举办幼儿绘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乐曲旋律,协调地走步、小跑步。
2、能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速度与姿态。
3、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不推搡,不指责。
活动准备:
小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律动进活动室。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扮小熊走吧。
(2)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小熊走。
2、
(1)跟音乐律动。
①“一个娃娃一个家,小熊小熊没有家”幼儿做熊走路动作;“小熊是谁呀?”教师独白,幼儿做静止状。间奏部分,幼儿8人一组迅速抱团;“小熊就是他”幼儿集体指没有抱到团的`幼儿,游戏重新开始。
②幼儿反洗多次游戏,熟悉乐曲和玩法。
(2)教师出示报纸,要求8位幼儿抱团时都要站在摊开的报纸上。
3、游戏结束,师幼共同评价游戏。
活动延伸:
可以进一步提升游戏玩法:报纸对折,游戏按照前面的方式进行。
大班幼小衔接教学方案 篇4
目标:
1、养成倾听的意识,练习倾听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环境和材料: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玩法和规则:
第一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二种玩法
1、听第一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二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拓展活动:
在第二种玩法的基础上增加路线的数量,提高比较的难度。
三分钟做的事
目标:
1、尝试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完成任务,养成做事专注、投入的习惯。
2、提高竞争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环境和材料:
1、沙漏。
2、笔,记录表,白纸,玻璃弹珠,筷子,计算式题纸,印有动物图案的涂色纸。
3、根据记录表在墙上展示“班级之最”,如“夹珠子最多的”“绘画最多的”“计算最多的”“涂色最多的”等。
玩法和规则:
幼儿先选择一个沙漏,然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内容(夹弹珠、涂色、绘画、做计算题),转动沙漏计时,幼儿开始操作。当沙漏完时,幼儿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在记录纸的相应格子内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图案。
拓展活动:
1、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或内容,如:三分钟卷几支铅笔,三分钟整理几本图书等。
2、展示墙中的内容由关注速度过渡到关注质量,如“计算最正确的”“涂色最均匀的”“绘画最逼真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