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水浒传的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水浒传的读后感 篇1
寒假,我读了几本好书,其中《水浒传》这本书让我读后很有感触。
《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忠,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义,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要无愧于“义”字,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能做到“义”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义”字,为了真理就可以奋不顾身了。一个不信奉“义”字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除了敬佩故事中体现的忠、义二字之外,我对故事中的一些情景还略感不仁。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西门庆;还有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看马的也不放过……毕竟是一条人命,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即使他嫂嫂做了出轨的事情,也不必用性命以偿吧。还有那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有这样滥杀无辜的必要吗?
故事里体现的忠、义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像武松那样凡事用武力解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盲目地学习其中的处事方法。
水浒传的读后感 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水浒传》的书,书中有许多梁山好汉的故事吸引了我,比如林冲在一气之下犯了错被官府之人抓了起来,把他发配到很远的地方受苦;武松因为杀了一只“大虫”而被封为将军;鲁智深为贫民打抱不平……总之,每一个梁山好汉的故事都非常吸引我。
当然,我也有我自己最喜欢的好汉,那就是武松了,他的品格都使我非常敬佩他。特别是他的勇敢,虽然酒店店主再三提醒他在景阳冈上有“大虫(老虎)”,要在已、午、未三时过冈,其余时间不许过景阳冈,而且你也醉得不成样了,就别过冈了,但武松却丝毫未惧,仍然坚持要经过景阳冈。
店主没有了办法,便依他而去了。结果武松碰见了老虎,他也没有害怕,努力与老虎战斗,打败了老虎,便使他在此地做了将军。看看武松,再想想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夜里想去喝水,我便在黑乎乎的夜里爬了起来,走着走着,好像感觉有什么东西叮着我似的,我“啊!”地一下叫了起来,看见了一个“人”靠在墙上,这么一叫,把爸爸妈妈都吵醒了。
他们来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有鬼,他们把电灯一开,嘿乎,原来啊是一把扫帚靠在墙上呢!看把我给吓的。还有一回,我在厨房坐着,看见了一只蟑螂,我不敢叫了,因为上次那件事后,爸爸妈妈就不允许我在家里大吵大叫的.,我捂着嘴,飞快地跑到了自己的房间,如果在我跑400米的时候,后面放只蟑螂,保证拿到个第一,到了房间,我把头钻进被窝里,双手把头抱住,两腿拼命上下踢,活像个疯鸭子。然后就不用说了,爸爸妈妈把蟑螂消灭了,要说他们怎么知道有蟑螂的,嘿嘿,我爬过去的。梁山好汉的故事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吗?
水浒传的读后感 篇3
读完《水浒传》,觉得很奇怪,以梁山好汉之众,为什么偏偏让宋江当上了头领?论才智,他比吴用差远了;论武艺,他赶不上林冲、武松等人;论出身,那柴进也算是龙子龙孙。
这位不能文、不能武的黑三郎,当上了梁山头领,甚至让李逵这样的好汉被他灌了毒酒,也不生怨言,还愿死后再做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他凭的`是哪一样?细细品味,其实宋江确实具备政治家的各项素质。
宋江有政治谋略,先看他化解梁山英雄排座次矛盾的妙计。这些人个性强、上山先后不一,怎样把座次划分得让人心服口服呢?只有宋江想得出主意。他让公孙胜等人祈天,等到天生一雷,顺雷电方向或陨石落的方向,挖出一碣,碣上的字是无人认识的蝌蚪文,排出了36天罡,72地煞,他名列第一为天魁星。这办法够绝,巩固了自己老大的位置。再看他逼死晁盖,晁盖实力强,但政治主张与宋江不同。宋江在江州被救,不是急于上梁山,而是打无为军,收降众多兄弟上梁山,他要在实力上超过晁盖。以后每次打仗,他都带兵出征,立下不少战功,日渐形成他的权力中心。
宋江有政治思想。梁山好汉大部分是旧军官,宋江清楚,既然夺了江山,就不能长期做山贼草寇,必须找出一条出路,实现人生价值。为此,他赚卢俊义,上山扩大影响力,打“替天行道”大旗,干出轰轰烈烈大事。
宋江有政治品德。宋江母亲早丧,极其孝顺父亲。上梁山后,首先是接父亲上山,听父亲教诲,忠君爱国。不仅如此,还力所能及地接众兄弟父母上山。他忠生孝义,是完美无缺的正人君子,颇受人尊重。
你说,有这三条还不能当首领?
水浒传的读后感 篇4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