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七天》有感

2025/08/0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七天》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七天》有感 篇1

花了三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新作《第七天》,发现里面的故事都是似曾相识,比如强拆事件、弃婴事件、袭警事件等等。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成为一篇小说,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作者对这些事件倾注的情感,作者几乎就像微博大V一样将这些事件进行转播和改编。

《第七天》和《活着》都是描写死亡的,《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生不如死,但死后能够买到墓地安葬;而《第七天》中的人物都是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而死的、有卖掉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活着》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第七天》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第七天》正如书名那样,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自己的身世,杨飞的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杨飞,杨飞从厕所丢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无不为之动容。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

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神来之笔就是塑造了杨金彪的形象,他一生善良勤劳,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

读《七天》有感 篇2

都说孔子、孟子擅于造微入妙。写的文章更是惊才艳艳。在古代的思想也是惊世骇俗。但我却读不懂他们的满腹经纶,也读不懂他们满腹珠玑的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读我所能感受其间感情、思想的一些书。譬如许友彬所写的读物。

许友彬写的《七天》乃是我百看而不烦的一本书。这本书可以说在我的人生书橱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在这本书中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永远没有明确的黑与白。有光的地方必然会有影;有影的地方,背后便是光。七天的时间,白荷与建云涣然冰释;七天的时间,晓玲与君顺真正长大。可能,只有我们经历些什么,才能褪去身上的稚气吧!每次都昂头天外,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自以为自己看清了整个世界。其实不然,当人生的挫折与痛苦联合起来打击你时,这才叫做成长,才叫现实。当白荷深陷困境,哞哞挺身而出,深厚的感情将人与虎紧紧连在一起。人与动物都如此,况且人与人之间呢?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了太多的满腹猜疑,太多的不信任。将心比心才会越来越少,隔阂才会越来越多。假设人们真心相对,时间又算得了什么,距离又有何怕呢?

《七天》这本书被曹文轩称之为“可以穿越时空的作品”这本书激起了我的挑战精神,每当我遇到困难踌躇不决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建云坚持不懈的态度,这时,我就会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面对困难。他们身临绝境不屈不挠,坚定信念的精神值得我钦佩与学习。同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思想与大脑仿佛被它所控制,我的感情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从中我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使我愈来愈喜欢挑战,不在惧怕困难。

当然,它给我带来的益处绝不止这些。它在我的学习上也起了很大的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鞭辟入里,炳炳麟麟,不知不觉的让我在写作中养成了去末归本、精益求精的习惯,期间有很多词汇让我拔丁抽楔,收集了不少。

在文章的最后——第七天,白合回来了,是哞哞驮着回来的。大家不遑宁处的将白荷安置到医院。那天是中秋节,月亮很圆。经历了七天的磨难,大家终于都聚在了一起。设想,如果没有了大家的互帮互助、团结一心,那么结局还会是这般美好吗?

《七天》不愧是连续十七周位列的《亚洲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许友彬叔叔写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横扫千军。竟能从一辆校车写起,直到他们在原始山洞中,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终于时来转运。可想而知,许友彬叔叔写的文章真的是绝妙好辞啊!

这本书之所以会成为我最喜欢翻阅的一本书是因为我喜欢读这种冒险风格的书,读这种书会让我感觉身临其境,我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书里的主人公,跟着作者所描写的情节在书中遨游、冒险。会让我感觉到书的奥妙,和这种像是喝了杯茶就遨游世界一圈的神奇感觉。

《七天》让我懂得了只有经历了磨难和重重考验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只有经历了风霜的战士才敢在莫测的草原上奔驰;只有孤绝肃杀的的雄鹰才敢在乌云满布的天空翱翔。

这便是我最爱的文章——《七天》!

读《七天》有感 篇3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许友彬的书,他的书令我着迷,让我学到了很多。《七天》让我如痴如醉,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

四位少年坐在校车中,司机欧叔因为下雨天滑,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幸运的是,他们还活着,校车从河床的洞中掉进了一个原始森林。七天的时间里,几个同学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他们是靠什么坚持活下来的呢?靠大家互相帮助、关心。虽然有一点磕磕绊绊,但他们都坚持到了最后,都走出了森林。

“我们一定能出去”!白荷这个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纯洁善良的女孩。我最敬佩她,她的一句话,改变了大家失落的态度,重新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寻找回家之路。白荷总是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有雷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白荷使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做一个人要学会关心他人,指引他人正确的方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健云,他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是他百折不挠,坚持带领大家走出森林。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危难之中的四个朋友得以解救。这让我学习到:面临困难要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坚贞不屈,不要被困难吓倒。

晓玲和君顺,晓玲娇弱,君顺自私,但他们都一个意念:我要离开这片原始森林,回到家中!坚持的力量,使他们脱胎换骨,变得坚定,宽容……

七天风雨同舟,七天同甘共苦,七天誓不分离,坚持的力量使四位少年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七天。我相信,任何困难事情,只要不低头,坚持不放弃,敢于面对,坚持的力量一定会让你成功的!

大自然是能工巧匠,奇妙无比,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神奇世界。瑶琳仙境是其中一个神奇世界,是大自然的传奇!

读《七天》有感 篇4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字叫《七天》的小说,它是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创作的一部儿童冒险故事,这本故事书我非常喜欢。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辆校车在行驶中突然掉进一个黑暗地洞里,和外界失去联系。车里载有四个学生——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他们和司机欧叔一起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历险。在共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四个孩子坚守“我们一定能出去”的信念、放下恩怨、相互扶助、穿越种种险境、解开种种谜团、健云不但聪明而且很勇敢,他在七天当中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帮大家解决了吃饭和喝水的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做个有知识的人学会更多知识这样在关键时刻总会有用的。白荷心地善良有爱心,当君顺发高烧时大家都不理他,只有白荷照顾他……

在洞中他们吃了早被公认已经灭绝的总鳍鱼,欣赏了璀璨的水晶秘密花园,摸到了巨型蜻蜓和如伞盖大的荷叶,而且还找到了君顺的祖母。

四个学生的互相帮助和奇妙的旅程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七天》这本书。本可以和健云、晓玲一起早日走出险境的白荷,却甘愿留下来照顾生病的君顺;我也喜欢知识渊博的健云,他带着晓玲逃脱危难时向白荷许下诺言:两天之内必定回来救她。明知在期限内无法回到那个地洞,却依然诚实守信,实践了诺言。我还喜欢晓玲的天真可爱、阿布的乐于助人……穿越了种种险境,最后一一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