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对三种形状进行区分配对。
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形状若干。
2、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面包若干。
3、果酱、毛巾、碗、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幼儿自己自由找好朋友抱一抱。
1、出示圆形,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圆形的形状特征。(依次出示三角形、正方形)。
2、请幼儿找到图形宝宝,并说一说自己是什么图形。
3、请相同图形的幼儿上来,大家一起和图形宝宝打招呼。
4、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
二、面包好朋友。
1、教师示范。
2、幼儿分组操作。
3、分享活动。
活动反思
“面包好朋友”是一个小班的活动。旨在通过面包的不同形状,获得对图形的初步感受,并能自制夹心面包,体会与朋友互赠礼物并一同品尝的乐趣。
在活动第一环节,我请小朋友们一起玩找朋友游戏,找到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激发幼儿兴趣,引出图形。
于是,顺利过渡到第二环节,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并在找朋友的基础上,让加深难度,让幼儿帮图形找朋友。大部分幼儿都能找到和自己一样图形的'做好朋友,只有个别幼儿,在我的帮助下找到了朋友。
第三部分让孩子们自己来动手操作。毕竟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经验会比听来的知识经验要牢固。由于我事先的物质准备和知识经验的铺垫做得较好,在孩子们动手环节中,发现已经完全不需要我的帮忙了,孩子们一个个先拿好一块面包,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果酱,再找到面包好朋友,而且一个个都对得很整齐,连最难对整齐的三角形也对整齐了。
在赠送环节中,孩子们知道送给别人东西要两只手一起拿才是最有礼貌,于是一个个都能做到两只手送好朋友夹心饼干呢!哈哈,小朋友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宝宝,不过,还有个别小朋友是自己做自己吃,还有待再加引导。
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能初步认识了方形、圆形、三角形,而且通过操作都能成功制作面包好朋友,达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其实,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将活动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做好,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计,对班里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做好了解和关注,以幼儿为本,我想,这将会既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体验,又促使各种感受而达成多层面的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出示瘦弱的小白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出示一只身体瘦弱的小白兔:“小朋友们好!今天我要和你们一块游戏,来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教师小结:这只小白兔每天和小动物们一起跑步、做操,身体可好了,可是后来它觉得运动太累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慢慢的,它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二、组织谈话——帮胖胖兔减肥,引出活动。
1、(出示胖大的兔子),重点观察胖胖兔的外形。
提问:这只兔子看起来怎样?(很白,很胖)如果幼儿说不出很胖,教师可进一步提醒:请幼儿仔细观察它的体形:头、肚子、腿等。
教师小结:它看上去很大很胖。所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叫它胖胖兔,那你们知道胖胖兔很胖了会带来什么麻烦吗?(幼儿自由回答)
2、生活经验联想:小朋友你们觉得长得太胖好不好?为什么呀?(幼儿:胖了不好,很丑,跑不动等)
肥胖呀给胖胖兔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走起路来就会呼哧呼哧喘气,胖胖兔心里可难受了。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胖胖兔减肥?(幼儿畅所欲言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给胖胖兔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胖胖兔到底用谁想到的.办法减肥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听听《胖胖兔减肥》的故事吧!
三、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教师边提问边操作课件:
(1)提问:胖胖兔为什么一走起路来就呼哧呼哧喘粗气?(播放课件,启发幼儿学一学)可它后来变成了什么?(运动员小兔)
(2)师:袋鼠是用什么办法帮胖胖兔变成运动员小兔的?(拍球)
(3)胖胖兔怎么学会拍球的?
幼:袋鼠对胖胖兔说;“你一只脚站在圈里,不要拍到圈外,而且每次连着拍10下”
师:第一天,它成功了没有?(没有,它只拍了3下),然后就说什么?(我累死了!拍得手发软,腿发抖)。(播放课件)
师:第二天胖胖兔又拍了几下?帮它数数看。(播放课件)它拍了几下?(5下)它拍了五下就累的怎么样?(一屁股做在了地上)
(4)边讲故事边设问:
师:袋鼠会对它说什么?(播放课件),(坚持,快起来,别偷懒!)
师:胖胖兔还是不起来,我们站起来大声的对它说一次:坚持,快起来,别偷懒!
(5)边讲故事边设问:
师:胖胖兔在袋鼠的帮助下拍球成功了吗?它由胖胖兔变成运动员小兔减肥成功了吗?
师:胖胖兔现在锻炼身体、拍球能做到坚持、不偷懒,终于变成了运动员小兔。(出示最后一个课件)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玩皮球。
1、拍球是一个很好的运动方法,让胖胖兔变成了运动员小兔,身体变得更健康。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拍球,也变成一个运动员啊?
2、幼儿每人一个皮球,自由尝试玩皮球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玩球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
3、尝试两个人合作玩球,引导幼儿练习滚接球,合作抱球等玩法。
五、让幼儿了解使身体健康的方法。
提问:除了拍球以外,还有哪些运动项目能使我们身体健康呢?(跑步、做操、跳绳、转呼啦圈……)应该怎么样做,我们的身体才会像运动员那样更加健康强壮呢?
教师小结:除了运动外,还要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水果。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变得像运动员一样更加健康、强壮。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而小班的小朋友对倾听很感兴趣,他们对大自然的声音充满着好奇和探索,而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又是以倾听为基础的,因此,我选择了这一内容设计本次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的四处分别布置成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三)活动过程:
1、听声音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真安静。听,谁在叫?
幼:是小狗,它在叫“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玩具狗叫了,你们的耳朵真灵!为了奖励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吧!
幼:太好了!
师:那么我们做客时要怎么样呢?
幼: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评析:在安静的环境中,以玩具狗的叫声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以奖励的方式带小朋友去做客
。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有了迫不及待想去做客的`愿望。)
2、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在饮料瓶里发出的声音。
(1)听辨硬币在红茶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这是谁的家?
幼:小兔的家。
幼:小兔你好!……
师:小兔家有什么?
幼:红茶。
师:那里面装得是不是红茶呢?请小朋友不要去打开盖子,自己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我,看谁最能干。
b、幼儿操作:
摇红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幼:老师,我好象听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是石头吗?
幼:不对,是硬币。
幼:对,是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评析:通过让幼儿自己探索、操作,来感知瓶中的东西,幼儿很感兴趣。)
(2)听辨玻璃球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a、教师带幼儿到“小猫家”。
幼:小猫家到了。
幼:小猫你好……
师:小猫家里有什么?
幼:旺仔牛奶。
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去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东西,然后告诉大家。
b、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幼:……
幼:是玻璃球。
师:小耳朵真灵,老师喜欢你们!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3)听辨沙子在可乐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b、幼儿操作。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
幼:是盐吧。
幼:是糖。
幼:是沙子吧,声音很响的。
师:真不错,里面是沙子,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是沙子发出的声音。”
(4)听辨雪花片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小狗的家。
师:小狗的礼物中是什么东西?
幼儿操作,探索后。
幼:老师,是什么,我猜不出来。
幼:我也不知道。
师:这些小朋友们都听不出来,那么我们拿出来看看,看完后,再放进去听一听。
幼:哦,原来是雪花片。
师: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雪花片?
幼:是的,是雪花片,我一下就听出来了……
3、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教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能勇敢、大胆地与老师一起游戏,乐意扮演小鱼角色。
2、发展幼儿跑、跳、躲的能力。
3、促进婴幼儿大脑皮层运动能区的发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鱼胸饰、糖若干,鲨鱼头饰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玩手指游戏,婴幼儿跟老师学做。
"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一转……,变变变,变出一条小鱼。"(教师手持小鱼,依次引导幼儿数小鱼1-4)
"还有这么多小鱼,我们就一起来扮小鱼吧!"(幼儿上来领取小鱼胸饰戴在胸前)
二、情景扮演
1、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学小鱼游,钻"珊瑚",(家长尽量让婴幼儿一起学做小鱼游动作)
2、配班老师吹泡泡,婴幼儿们一起追捉泡泡。
三、游戏"鲨鱼来了"
播放"鲨鱼"音乐,教师引导婴幼儿快躲起来,家长则找一个跳袋,提醒婴幼儿躲在跳袋里。
音乐停,"鲨鱼"游走了,请"小鱼"们又出来游玩,游戏二次。
四、分享食物
"小鱼"在活动室里分散找食物(糖果),家长尽量让小朋友自身去找,找到食物、洗手后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