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2025/08/0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语文《春笋》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自然段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正音。

看图观察春笋的外形。

2、给笋组词。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2)自主识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3)巩固字型:对照生字表抄写生字,难写得多写几遍。

(4)指名说已经理解的词语。

3、轻读全文,看看有几句话,各说的.什么?

4、逐句朗读,结合正音。

三、作业;

1、选字填空:

(1)小名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

(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

2、多音字组词。

zhǎng()

cháng()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

二、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理解: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

教师用教具演示雨后竹笋蓬勃生长的情景。

(2)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竹笋生长的情景。

(3)讨论交流:如果你用一句话赞扬春笋,你会怎么说?

(4)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口头填空:

一声(),()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出来。

()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读后讨论交流:春笋是什么样子?它们又是怎样生长的?

(3)看图理解:裹着浅褐色外衣嫩生生

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4)读第二自然段,口头回答:

春笋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长的?它生长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卡片上的词语,结合正音。

2、说出下列字的偏旁名称:外冲声破

3、扩词练习:声笑节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全课生字认读。

2、请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写时的注意点。

3、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节、声、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笑的第七笔是撇,声的上部分是士。

(2)外、冲、块、破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写再、迎时要注意笔顺。

三、作业

1、学生描红。

2、读拼音,写偏旁。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春笋的外形特征。

2、了解春笋与竹子的关系。

3、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剥笋、玩笋壳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两支春笋、一把刀(供教师用)、沙盘、色拉油、每组两个篮子、春笋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底粗顶尖像宝塔,层层衣服粘泥巴,衣服里面节节肉,做菜汤顶呱呱。”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

3、请幼儿说说春笋是什么样子的?(长长圆圆,下粗,上尖)看上去像什么?什么季节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出示图片)春笋外面包着什么?是怎么包着的?

4、请幼儿将春笋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破。

5、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6、请幼儿说说,笋肉是什么颜色的?

7、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菜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三、品尝笋肉

教师将笋肉洗干净,切成数块。淋上色拉油,请幼儿品尝。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说教学内容:《春笋》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之作,它描写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情景。第二自然段写春笋出土以后,顽强向上生长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和后面四篇课文一起描绘出一幅春景图,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同学阅读的美文。

2、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同学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3、教学重点: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教学难点:如何创设情境指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受春天之美。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新课标倡议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同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同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在本节课中,我创设情境,让同学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让同学想象春笋在春天里生长的样子,不但加深了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同学的情感体验,使同学读书有感而发。

2、读书指导三步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同学充沛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一方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在指导读书时分三步:

(1)重视初读指导。在正确、连贯的朗读课文上下功夫,要留出时间耐心指导,保证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读的'琅琅上口,使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2)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点燃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读进去“必需驱谴我们的想象,才干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启发想象,就会在同学心中发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同学头脑中浮现,使同学发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春笋》的课上,,让同学来“听范读,想画面”,从而调动同学的想象力。接着,我又针对同学爱扮演的特点,让他们扮“春笋”,角色得到转换,想象也就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自然,他们的扮演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春笋的顽强品质深深地烙在了他们的心里。对春笋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就油然而生。因此,感情朗读非常到位。

(3)鼓励欣赏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实质不在于传授的身手,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朗读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地投入,以友善的微笑,真诚的语言,激发同学的朗读热情,通过简短、恰当地评价,让同学品尝胜利的欢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能以委婉、幽默的措辞指出同学的缺乏,充沛体现对同学的尊重。如“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比老师还好。”“你的进步太大了。”“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笋在欢快地笑,使劲地长呢!”朗读过程中的评价,不只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引导同学积极地参与评价,包括互评、自评。这样做,既培养了同学勇敢自信的品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确立了主体意识。教师和时鼓励点评,激励同学充沛的展示才干,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胜利的心理特点,激起同学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说学法:

1.读一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难点,达到预期目标,得到知识能力的提高。

2.演一演。演一演春笋突破泥土,掀翻石块的样子。这样变换角色,获得一种真切地体验,使同学再读中感悟,演中提高。

3.画一画。课文图文并茂,通过让同学画一画春笋破土而出的样子,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感受春笋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同学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通过识字1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气候变暖,小草、树木都发芽了,百花竟相开放,春姑娘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植物在春天是怎样生长的。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植物?(多媒体出示春笋实物图)同学齐答

2、板书课题:1春笋(同学认读,正音)

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

你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春笋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配乐)。想一想:春笋是怎样出来的?又是什么样子的?

(2)生自读课文

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

(3)读好了以后,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检查初读。

(1)幻灯片出示生字。

Sǔn huàn xǐng xiān mào hè wá zhǎng

笋唤醒掀冒褐娃长

shēng chōng pò kuài wài yíng xiào jié zài

声冲破块外迎笑节再

A.自由读。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笋”:是读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声”、“冲”:也是翘舌音。

“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

“长”: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ng”、既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

C.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春笋唤醒掀翻冒出浅褐色娃娃突破石块迎着笑声

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开火车读D齐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过渡:大家读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春笋出来了吗?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看这一段有几句话.

2.(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同学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突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

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扮演)

4、(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春天来了,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想想,春雷还会唤醒谁?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名说)板书:突破掀翻冒

指导同学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同学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把自身当作小春笋,唤起情感体验,人人动脑,动口,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6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尝试想象画面。

师(充溢激励的语气):“小朋友们已经在学习‘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的身手。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这个身手强?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读,并努力想画面。”

(2)指名尝试用自身的话描述脑海中的画面,教师适时点拨。

(3)教师再次感情朗诵,同学扮“春笋”再现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明白小春笋为什么长的高大强壮。

知道要像小春笋一样听妈妈的话。

活动准备

故事《要长大的小春笋》

小雨滴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1、宝宝你们最近在家有没有听妈妈的'话啊?都有哪些事听妈妈的话了?说一说。

2、宝宝们在家都这么乖吗?那在平时吃饭的时候有没有挑食啊?

3、你们知道小春笋也想快快长大那!想比妈妈长得高,还要更加强壮,我们来听听小春笋它做到了吗?

4、教师扮演想要长大的小春笋讲故事,放小雨滴的声音,演小春笋允吸着雨露摇晃着要长大的感觉,教师要尽量扮演的生动有趣。

5、教师没讲一段,可以重复一下故事内容大意,最后,问一下小春笋为什么长的高大强壮啊?顺着宝宝们的话说:“我们要像小春笋一样听妈妈的话,这样我们也会比爸爸妈妈长的高。”

6、宝宝我们要是想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是不是不能在挑食啦?谁能告诉老师挑食的宝宝是好宝宝吗?

7、教师放小雨滴音乐伴奏,让宝宝们来扮演小春笋允吸着雨露要长大的样子。

活动结束

小学语文《春笋》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精读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表演,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教学用具:

鲜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

2.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浅褐色,裹着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嫩生生笑声外衣(开火车读)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二、精读、体会

1.精读第一段。

(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谁唤醒了春笋?是的,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

(3)你觉得这雷声怎么样?这么响的雷声,怪不得能把在泥土里睡觉的春笋给唤醒呢!(点击:唤醒)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第一句)

(5)它们醒过来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点击:冒出来)

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看得出来吗?(点击:冲破掀翻)

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点击:一个一个)

(6)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小朋友们朗读时尤其要抓住这几个描写春笋顽强生长的动词。(板书:冲破掀翻冒出来)(自由练读第二句话)

(7)指名读,集体评议。

(8)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

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老师给你们一些帮助。(出示填空,学生借助填空自由试背)

(10)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

(11))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快,蹲到地上。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出示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学生体验剥笋]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点击:裹)

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点击:嫩生生)

(3)你喜欢这嫩生生的娃娃吗?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句)。

(5)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

(6)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

(7)能读好这两句话吗?(指名读)

(8)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指名读相应的句子)

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板书:向上向上再向上)

(7)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8)我们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好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9)指名比赛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

1.我发现交了节节向上的小春笋做好朋友啊,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变得更加好学上进了,真好!下面一起来学写3个生字,好吗?

2.出示生字:笑节再

3.自学生字笔顺,指名书空生字。(重点强调“笑”的下面不是“天”,“再”的笔顺)

4.教师范写一遍,强调笔画的运笔和位置,学生按照正确笔顺进行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习字册》上生字描红。

2.朗读下发的短文《笋娃娃》。

板书设计:

春笋

冒出来再向上

掀翻向上

冲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