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幽梦》的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古典幽梦》的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古典幽梦》的读后感 篇1
刚拿到这本崭新的《古典幽梦》时,我就被这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四个黑体字所深深地吸引,一个个壮观的场面就在脑海中闪现,唤起我沉睡已久的好奇心。
《古典幽梦》中有太多的句子使我感慨,使我震撼。作者朱以撒先生以朴实而又优美的笔斛重现了当年历史的原貌。在作者笔下,我嗅着淡淡的墨香,蓦然沉醉于怀古情思中。我寻梦一回,开始了行古典之旅。
沉心观望,我仿佛身处乡间田园,赤足行走在松软的泥土上。我不禁想起作者的一言佳句:“稻穗的锋芒不停地摩擦着我的腿脚,那奇痒处我知道是蚊虫乘机对我裸露的部位进行了袭击。”朱以撒先生没有用呆板的语言,更没有用华丽的语言,只是用真情实感的流露,就描绘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具有乡村风味的卷帙,可谓是妙笔生花。
侧耳倾听,我仿佛置身琳琅满目的古物前。尾随作者一起洗耳倾听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心声,见证他借古讽今,怀才不遇的言论,以及作者的真情叙说:“只有中意它那粗糙古厚,那种愣头愣脑的气度。我想沐浴过秦时明月汉时风雨,才有这等模样。”确实如此,古树、古桥、古宅、瓦当、古船……虽已破败不堪,斑驳陈旧,但只有它们见证了岁月流逝,历经了历史沧桑,看透了兴盛衰败。也只有它们,唯有它们能引领我们的怀古思情。
不忘古典,追寻幽梦。牢记历史,缅怀历史!
《古典幽梦》的读后感 篇2
夜深人静,我的目光聚集于书架,指尖从本本书的书脊上滑过,最终定格于《古典幽梦》。取下,翻开,嗅着那淡淡的墨香,阅着那清新的文字,我渐渐沉醉。
作者因朋友的疏忽而独自于空寂陌生的海边,入了迷途。不得不坐于基石等待天明。盈耳的涛声清洗了作者心中都市的噪声杂响。作者琢磨出了涛声单调乏味,但那是不经雕琢的自然声音。感慨之余又多了一份无奈与忧愁。今日的文明不断破坏着大海,也许涛声会消失,自然界的每一种声音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作者就那样坐着,听着天外之音。
依稀记得,两年前的我也坐在海边,聆听大海的呼吸。那低缓而沉重的涛声安抚着我躁动的心,为它沁入了丝丝凉意。仅仅那一次而已。
同时,我多了一份沉思。我虽无法完全理解作者心中的愁苦,但也略懂一二。在科技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自然界种种生动、朴实的声音正一点一点地消逝,自然气息也一点一点地淡化,而纠扰的噪声此起彼伏。多数人对此浑然不觉,被浮华蒙蔽了双眼。
有得必有失。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与享受,却少了一份来自于自然的真实。山珍海味吃多了,谁的味觉不会麻木?五光十色看多了,谁的视觉不会疲劳?唯有回归自然,才能使我们身心得以放松。但是,现在的我们,会想到这点么?多数人只愿窝在家里,面对电视、电脑,着迷于花艳俏丽的电视剧或是紧张刺激的游戏,为一位位明星或是一本本小说而疯狂。我也相差无几。
也许我该悲哀,因为我失去了真实;也许我该庆幸,至少自己还保持着一份清醒。我渐渐有些迷茫,生在这个时代,是受眷顾还是遇不幸?无从知晓。无论如何,我已难以回归自然,享受那份真实了。
合上书,我无奈叹息,淡淡的墨香依旧缭绕于全身。
《古典幽梦》的读后感 篇3
一本《古典幽梦》,让读者沉浸在散文的世界中了,阅读完这本朱以撒先生写着的散文集,让我感觉到了散文的澎拜的力量。这一篇篇散文像疾风骤雨一般剥拉着我脑中陈腐得如同落叶般的文学。于是,我感受到了最美的文学形式——散文。
读完这一本散文,不觉让人有些舍不得放下,书中那些精美的语句,将作者的内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读完散文的最大收获,就是我发现了散文的阅读方法,我们要深入了解作者内心的想法,就必须去钻研那些精美的句子,从这些精美的句子中,你就会发现,原来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这样的美丽动人,这些华丽的句子,正是作者对于某些事情的经验体现。
阅读这本《古典幽梦》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能够让我陶醉在文学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刚翻开这本书时,我就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了,在读过一篇篇散文后,我的感触越发强烈,我想要走进田野,感受那淳朴的乡土风情,我想要赤足而行,尽情解放自己的天性,我想要洗耳倾听,使自己的心沉寂下来,我更想要仰望苍天,使自己在无尽的月夜中感受孤独的悲凉……
那些古物,已随云烟消散,那些古人,也已转瞬即逝。不过,我仍是不忘对他们的一种敬佩,那是一种跨越千百年的深深的敬意。我想,如果能像流水一样回溯,那些亦梦亦幻的场景,必会像浮出水面的古船一般在梦醒时分,再一次获得新的泉思。
这就是”古典幽梦”吧!
《古典幽梦》的读后感 篇4
煮一壶清茶,见薄烟袅袅。执笔挥毫,散下几缕浮华。沉浸于书中那谈谈的墨香中,体会着那古典之韵。
细细品味朱以撒先生的《古典幽梦》,徜徉于历史的轮回之间。合上双眼,竟是初次浮现出那残破的砖瓦与古老的文物。方知何谓“千百年弹指一挥间,许多倾国倾城的记忆都已飘散无存……”在这忙碌紧张的日子里,莫非真使人缺乏了拨开线装书的黄页细细找寻的耐心?
触摸着古典的丝丝凉意,担心有一天,这些由一段段历史积淀而成的东西终将还是会被隐没在人们仓皇行进的尘烟里。便如那古城洛阳,随着时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愈浓愈烈的脂粉之气渐渐地将那份古雅隐藏……
临安初雨,路人却无心赏花;古寺佛塔,已不见旧时盛况;千年瓦当,亦掩于尘土之中。还有谁呤诗作画,叹春暖秋凉?还有谁月下独酌,赏一江秋水?还有谁苦苦追寻,那古典之梦?
在此喧哗的闹市间,在如品一本好书,体会其中深意;听一阙古典,穿行历史之中,游一处佳境,赏那江山如画。耳畔再次响起丝竹之声,仿佛又遇江水悠悠,踏过青石板上,古木檀香小筑映入眼帘,见一把油纸伞……
置笔,轻嗅着淡淡的油墨之香,循着那一帘幽梦,继往我那漫长的古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