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教案

2025/08/0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指向:愿意从跳台上跳下来,并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自己。

准备:木质方形积木1块做积木跳台,仿真娃娃1个(取名波波)。

过程:

1、请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教师跪坐在家长和宝宝的对面。

2、教师出示积木跳台和仿真娃娃示范跳水。

“我们今天要来玩一个跳水游戏,看,这就是跳水台,先看波波怎么做。”教师操作仿真娃娃站立在跳台上招手说:“大家好,我叫波波,今年X岁。宝宝一起和我喊‘一,二,三’,让波波从跳台上跳下来,好吗?”教师带家长和宝宝一起边说“一,二,三”边帮波波从跳台上跳下,再一起拍手表扬:“XXX︱XXX︱你真︱棒—︱。”

3、教师:“波波真勇敢,宝宝,你想不想也来学跳水运动员?请宝宝走上来,站在跳台上招招手说:‘我叫XXX,今年X岁。’然后双脚并拢跳下,好吗?”

4、教师依次请每位宝宝上来学做小小运动员。

提示家长:对于能力较弱的.宝宝,可拉着宝宝的手让其跳下。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哪些东西有生命(大班)

设计思路: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物体:猫、狗、马、兔、鸟等飞禽走兽;向日葵、花草、大树等交通工具;还有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很多的微生物,比如细菌······那么,这些物品,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没有生命的?它们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物体?设计这次活动,是想让幼儿能正确地了解和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做到爱惜生物,不做伤害小动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探索、实践、表达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感受。

3、培养幼儿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动植物、交通工具的卡片若干。

2、周围环境布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幼儿从小到大各个阶段的照片。

4、录有“蝌蚪生长过程“的录像;”细菌繁殖生长“的录像。

5、师生一起播种种子,记录发芽及生长的情况。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长大了

1、幼儿观看自己和小伙伴从小到大的照片,说说有什么变化?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说出人的生长过程:婴儿——>幼儿——>学生——>成人——>老人。

3、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什么东西在生长?

活动二:动物、植物也在长。

1、观看蝌蚪生长过程的录像,了解其生长过程;卵——>蝌蚪——>长后腿——>长前腿——>尾巴缩短——>变成青蛙。

2、讨论: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这样由小到大地在生长?

3、观看种植的植物,说说它的变化:种子——>发芽——>长出叶子。

4、小结:动物和植物也和我们一样,它们也会由小变大,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活动三:它们有生命吗?

1、出示交通工具及建筑物等卡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讨论:它们有生命吗?

小结: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虽然能动,但不能生长,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2、观看有关细菌的录像,讨论:它们有生命吗?

小结:细菌也是有生命的,它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为它很微小,所以简称微生物。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有生命的物体?

小结:我们要爱护生物,不做伤害小动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动四:游戏《长长长》

教师说出一种动物或植物,幼儿就起立模仿动物动作或双手上举做生长的样子,边做边说:“长、长、长。”如果教师说出一种没有生命的物体或自然现象(如桌、云彩),幼儿就坐着不动,并说:“不长、不长、不长。”目的让幼儿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通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2、了解吃年夜饭是过年重要的习俗,体会兔奶奶一家乐融融的亲情。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吃年夜饭是过年重要的习俗,学习用通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难点:学习用通顺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观察图1,谈话导入讲述

师: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

师:餐厅里放着一样很大的东西,我们叫它什么?

师:看一看,数一数,这张大桌子能坐几个人?

师:大桌子前坐着谁?

师:这一天是年三十,兔奶奶在等谁?等他们干什么?

师:兔奶奶的孩子都长大了,平时大家都很忙,会回家团圆吗?

二、观察图2,了解兔奶奶的孩子的职业,并结合生活经验,讲讲自己对这些职业的了解。

1、“叮咚”门铃响了,老大和老二先回来了。看一看、猜一猜他们的职业。

师:老大可能是做什么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厨师?

师:老二呢?你还知道哪些音乐家的名字?

2、认识海员

师:刚进门的老三是海员,你知道海员是做什么的吗?他拎着什么东西呢?

三、观察图3,继续讲述,并体验亲情。

师:“叮咚”门铃又响了,兔姐姐回来了,她带着谁一起来看兔奶奶?

师:原来是两个兔宝宝,它们会对兔奶奶说句什么祝福的话?

师:“叮咚、叮咚”,兔妹妹回来了,原来学校放假了,她们都回来和家人过年团圆了。

师:兔妹妹会给兔奶奶带来一件什么礼物呢?

四、观察图4,师幼为故事取题目

1、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师:数一数现在大桌子前坐了几个人?他们都是谁?兔奶奶抱着的是谁?兔宝宝说了些什么让兔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师:看一看、说一说,老大做了一桌年夜饭,有些什么好吃的.?

师:就在这时有一样东西也变得很幸福,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为什么呢?

2、取题目

师:我们为这个故事取个题目吧。

五、请2—3个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六、教师完整播放录音一遍,进一步让幼儿了解故事

七、说一说:我们家的年夜饭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阅读、理解读本,让孩子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借助活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关爱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的牵挂中。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两点:一点是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幸福的感觉;另一点是细致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动中,幼儿都是兴趣浓厚的,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并大胆的用好听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我在上课时重难点不够突出:一是怎样让孩子体会到兔奶奶的孤独寂寞;二是怎样体会幸福。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宽而广很难抓的住,幼儿只能理解皮毛。还有就是我在上课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幼儿回答我的问题时,我是蹲在幼儿面前倾听他的回答的,由于近距离,幼儿回答声也不是很大,我是听见了,但是坐在旁边的幼儿却不一定能听到,我没有及时鼓励幼儿再用响亮的声音说一次让大家都能听到。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体育活动:平衡游戏

肇庆学院 11级学前教育毛俊清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丰富好玩的游戏能一步一步提高其平衡能力,为其学习跳绳,游泳等运动铺垫一定的基础

活动目标:1、锻炼身体的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能力

2、对体育游戏感兴趣,能与他人快乐,友好地进行游戏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多次动态平衡练习,提高其平衡能力

活动难点:幼儿在走纸筒和保持积木平衡并移动两个环节里或者会因着急而失败,对幼儿少有难点,需要重点指导。

活动准备:纸筒24个、平衡木4条、粉笔1支、圆锥筒4个、积木50块、箱子4个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开火车(跑100米)进入场地,放下手中的纸筒,站在纸筒上做预备运动(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单脚立、跳跃运动、游泳姿势模拟)

二、 基本部分

1、 鲨鱼游戏。大鲨鱼要来吃小朋友啦,小朋友只有站在小船上(纸筒)才不会被鲨鱼吃掉。第一遍让幼儿知道要站在纸筒上。第二遍拿掉部分纸筒,让幼儿自己想办法不被鲨鱼吃掉(引导幼儿单脚立)。第三遍玩检查幼儿单脚立动作是否标准,然后最后再玩一遍(共四遍)

2、 木头人游戏。请小朋友把纸筒放在老师画的直线上,然后过来老师身边蹲下来,我们来玩木头人的游戏,但是老师有个要求,要小朋友做一个单脚立的'木头人。(开始玩,最后以木头人定住幼儿结束)

3、 森林冒险。木头人请过来老师这里,我们要去森林冒险啦,看到四个圆锥筒没有?请小朋友排四行队,每队排四位小朋友。(走过

去)好,小朋友听老师讲游戏规则:第一关,绕着圆锥筒转三圈,还没轮到的小朋友帮自己队的小朋友数转了多少圈(例如XX示范);第二关,过平衡木,过完平衡木之后往两边走回自己队伍里(第一个小朋友玩过后停下来纠正幼儿不标准的动作)。好,小朋友们真不错。老师现在要加第三关,而且要提高难度。第三关要踏小船(纸筒)过河。请小朋友过完平衡木后再过第三关,然后再回到队伍中。

4、 运木游戏。大四班的小朋友立正!小猴子把我们班的积木丢

在了河对面,请小朋友通过第一、第二、第三关后,把积木放在头顶运回来,每次只能运一块积木,运回来的积木放在自己队的箱子里,我们来比赛谁哪一对运得多,哪一队就赢!

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今天我们第X队的小朋友赢啦!

三、 放松部分

小朋友,森林里开演唱会啦,我们去看看吧,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走。看,这是什么动物?(老师扮演动物)小猫小猫,喵喵喵。看!小朋友,大象来啦,大象怎么摔鼻子啊?(请小朋友们一起做)看,老虎来啦,小朋友们快蹲下,别被老虎发现啦。乌龟也来啦,乌龟怎么走路的呀?慢慢的……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此活动多用脚部运动,做预备运动时应重点多动动脚。2、有些游戏需要示范应在一开始就示范而不是等幼儿做得不标准再纠正。3、教师的指导语不够准确,不够完整。4、环节与环节之间应稍给孩子们休息时间。5、作为男教师还不够阳刚,说话声音不够大、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