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
微文呈现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藏戏相关图片和视频,其他剧种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对这里并不陌生,我们曾在这里录过课,展示了你们的智慧,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展示我们更多人的智慧,有没有信心?真好,奖励你们听段戏。
这是什么戏?会唱两句吗?(你真是多才多艺)谁还会唱?(我们班的小明星还真不少)你还会?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剧种?(你课前准备真充分!同学们的知识真渊博。)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现存剧种有270多种。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神秘的藏戏。板书 上课
二、初读课文,发现藏戏的“独特”
1、介绍藏戏。
作者是这样介绍藏戏的:出示三个自然段谁来读
2、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独特魅力,自豪)自豪的读读,是啊,这样珍稀的剧种就在我们中国多骄傲啊!一起读读。
3、你还有什么发现?(特点)出示特点你能不能有一个词概括它的特点?(独特)真准确,它确实与众不同,独具魅力。
4、那么藏戏的独特表现在哪儿呢?认真读课文,标画出相关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谁来说说,(戴着面具演出很独特)别的戏剧有戴面具的吗?(是啊,我也没见过。 哦,脸谱与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也有不同,脸谱是用油彩涂到脸上,而面具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谁来读读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更了解它。正是因为它有鲜明的特点,才让我们这些即使没有看过藏戏的人也能根据脸谱识别人物的身份。来试试?
瞧,藏戏的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形成了它独特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还从哪儿体会到独特?没有舞台。(出示17段)一起读读,从加点的字你体会到什么?(道具简单,对简单到了极点;与众不同,是挺特别的。)
而且“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在这里打一个小小的问号,在下面的学习中你就能找到答案。
3、还从哪儿感受到独特了?时间长。是啊,像这样的剧种可不多见,这么长的演出时间,有没有舞台,怎样区别一幕一幕的剧情呢?雄谢巴是干什么的?对,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不要忽视下面的注释。
4、还有独特之处吗?固定的程式。藏戏一般分为三部分。
5、这样独具魅力的藏戏想不想亲眼看看?你什么感受?
是啊,藏戏很受人们的欢迎,在藏族最隆重的节日“雪顿节”上,藏戏可是很重要的节目哦。一位作家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过渡:这样独特的藏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四、了解形成过程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说?自己先练练,指名说。
原来藏戏刚开始是为了劝人出钱、出力,行善积德修建桥梁,怪不得“他们……”引读。
五、总结全文,练习说话
1、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既知道了藏戏的独特的特点,也了解了他的形成过程。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藏戏了,你能不能向不了解的人介绍一下呢?根据提示练练。说得真好,可见你听课很认真。谁也来说说。
2、通过你们的介绍更多的人了解了藏戏,其实,不仅藏戏的特点独特,作者的写作方法也很独特。回顾课文,你发现了什么独特的写法?
(开头: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前后照应:也是先概括后具体;
用一个故事介绍:这是故事引入法,是文章显得更生动。)
3、学习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仿照本课的写法你也来介绍你知道的剧种,相信大家也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 篇2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脱缰、咆哮、吞噬、发誓、恐怖、婀娜、雄浑、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开山鼻祖、青面獠牙、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整体设计意图:
《藏戏》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色。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教学本课,我采用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中,戏曲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戏曲资料。
3.师介绍戏曲种类,欣赏戏曲图片。
师:有一种戏曲,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带着面具表演,漫长到一演三五天还不能结束,知道这是什么戏? (板书题目:藏戏)
简介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欣赏藏戏视频,初步感知藏戏。
5.默读“阅读提示”,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出的要求是: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出的学习方法是:读、想、说)
二、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形成?哪儿到哪儿写的是藏戏的特色?
提示:第4-7自然段介绍藏戏的形成;第8-20自然段介绍藏戏的特点。(板书:形成、特点)
四、了解藏戏的传奇故事(藏戏的形成),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默读第4-7自然段。
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板书:形成)
说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并作上批注。
2.交流汇报
出示句子
1:“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招来的只是一阵哄堂大笑。”
(有感情朗读,表达出藏族人民对唐东杰布的爱戴。)
学生抓住关键词谈体会。
出示句子
2:“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兄妹……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师生合作朗读,表达出对那些献出爱心的人们的赞美。)
出示句子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开山鼻祖。”(齐读,体会唐东杰布的传奇之处)(板书:唐东杰布)
五、了解藏戏的特色,感受藏戏魅力和文化内涵。
1.默读第8-20自然段,你认为藏戏最具有魅力的特色是什么?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藏戏的魅力。
生1:舞台简朴。
出示句子:“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只要有观众就行。”
生2:“面具”的特点及作用。
师出示并介绍自己喜欢的白色面具。
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制的面具。
3.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
4.交流搜集到的藏戏特色。
5.有感情朗读第8-20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六、学习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1.男生读三个反问句,女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读一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意思。
①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②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③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板书: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2.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现出藏戏的特色、对拥有藏戏感到自豪)(板书:独特魅力)
七、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回顾全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从内容看,本文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从表达顺序看,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从表达的方法看,本文主要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从结构上看,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使文章更有层次感,更完整。
八、拓展延伸,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1.欣赏各种戏曲,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赞美中国戏曲(用四字词语或一句话进行点赞)。
九、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从此爱上中国的戏曲,去了解更多的戏曲文化。
板书设计:
形成 : 唐东杰布
戏 没有舞台 特
特色 带着面具演出 魅
演出三五天 力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 篇3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2.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师: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成果: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教师小结:
师:我们祖国的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它们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六、课后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的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家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剧种,查询有关的资料,了解这种戏剧的形成,体会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写一篇说明文,尽量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优秀 篇4
一、教学目标
1. 识字与写字目标
会写“剧、委、裳”等 14 个生字,会认“僧、獠、钹”等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吞噬、雄浑”等词语。
2. 阅读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体会其独特魅力。
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事物从不同方面进行介绍的写作方法。
3. 口语交际目标
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藏戏或其他传统戏剧的认识和理解。
4.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藏戏这一民族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和特色,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
理解藏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领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如反问、象征等。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准备
1. 有关藏戏表演的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生字词教学、课文内容讲解、拓展延伸等板块。
3. 学生课前搜集关于藏戏或其他传统戏剧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音乐,营造神秘的氛围,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藏族)
2. 接着播放藏戏表演的精彩片段,引出课题《藏戏》,并让学生谈谈观看后的初步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同时,让学生圈出生字词,并思考课文围绕藏戏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指导“僧”(sēng)、“缰”(jiāng)、“獠”(liáo)等字的读音,以及“剧、餐、咆哮”等字的书写。可以通过让学生书空、在练习本上书写等方式进行巩固练习。
3. 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和总结:课文主要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点这两大方面。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 分钟)
1. 探究藏戏的形成(8 分钟)
让学生默读课文第 4 - 7 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唐东杰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并通过这些语句来理解藏戏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在分析唐东杰布这个人物时,引导学生从他的行为(发誓架桥、组成戏班子)和品质(善良、有决心、有智慧)等方面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2. 分析藏戏的特点(12 分钟)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重点阅读第 8 - 18 自然段,找出描写藏戏特点的语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标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面具、舞台、表演形式等方面分析藏戏的特点。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藏戏面具的图片,讲解不同面具所代表的人物类型和性格特点;播放藏戏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藏戏舞台和表演形式的独特之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重点语句,如“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体会藏戏传承的方式和意义。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开头的三个反问句,让学生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强调藏戏的独特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三个反问句,写一写自己了解的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
(四)拓展延伸(5 分钟)
1. 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搜集的关于藏戏或其他传统戏剧的资料,包括其历史、表演形式、著名剧目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像藏戏这样的传统戏剧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3 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藏戏的形成、特点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 强调藏戏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研究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六)布置作业(2 分钟)
1. 抄写文中描写藏戏特点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
2. 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传统戏剧,写一篇短文介绍它,注意要突出其特色和文化内涵。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2. 根据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3. 通过观察学生在分享资料和讨论保护传统戏剧措施时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热爱程度。
七、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情境导入和多媒体资料的运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引导学生理解藏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渗透和学生情感体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