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微文呈现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情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
四、再检查读书
五、写字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对照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说。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肯定有价值的提问,展开讨论。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
引导再读书。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
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2、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李广)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过渡: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李广将军去夜巡吧!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你喜欢的记号画出来
(一)第三自然段
(1)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 拈弓:拿起弓。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10)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特别投入,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进又说得出,是聪明人的读书。不过,学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李广夜巡时,为什么会以为前方有老虎?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二是一阵疾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相机理解“疾风”:“疾风”是什么样的风?你怎么知道“疾风”就是大风,猛烈的风?---------课文后文提示,生活体验,平时积累。出示:疾风知劲草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谁能读好这段话?
小结: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男生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氛,多么神勇的将军!女生读一二两句诗,把古诗的意境读出来?
(二)第四自然段
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交流反馈: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塞下曲》一诗中哪个词表达了“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的意思?(没,为没组词) “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 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你佩服他吗?(佩服)
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生读)
(4)你理解了哪两句诗
(5)、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过渡:《李广射虎》这篇课文用了几百字具体表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而《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边关一定固若金汤,十分安全。难怪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王昌龄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你们佩服李广吗?(佩服)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一起读《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感情朗读全诗)
三、背诵塞下曲
(自由读背 前后桌互背 指名背 齐背)
四、拓展延伸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我们课本上只是其中一首,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首。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呢?出示《塞下曲》组诗六,读一读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体会李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具准备:
第8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7课生字词,听写:
藏胞 糊涂 春耕 感激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李广射虎》,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射”字 。齐读课题。
2、质疑: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相机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3、谈话: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读书。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1、一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检查读准字音。
2、二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检查。
3、三读课文,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①明确本文有4个自然段。指名分节读课文。
②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换个地方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吗?
检查词语学习情况,出示小黑板:
读下面的词语,边读边想意思:
唐代 卢纶 一组 时期 拈弓搭箭
巡逻 警惕 猎物 惊呆 扎进
石棱 朦胧 搜寻 影影绰绰
指名读,齐读。
4、四读课文,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想,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还有不懂的词语,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
检查: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本课主要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以什么样的形式写的知道吗?(文包诗)
五、谈话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生字新词。但是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留在明天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解决。
六、写字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看看哪一笔长哪一笔短,两个部件谁高谁低,谁胖谁瘦,边记边用手指写,再用钢笔描红。
资料: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秦安人。善于骑射。汗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七、作业:
1、根据自己情况大声朗读课文5——10遍。
2、写生字,两遍拼音四遍字,组一个词。
3、课外阅读1000字左右。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篇4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李广射虎)。
2、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个难读的生字词。
3、出示:
卢纶巡逻惊呆警惕白羽箭四处搜寻神勇无比石棱拈弓搭箭影影绰绰
指名读开火车读领读
4、谁能把卢纶写的《塞下曲》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
出示《塞下曲》指名二三人读(相机表扬:你读的很正确,你读的也很流利)
5、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就写了当年李广射虎的事情。
⑴李广是什么人?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请四个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寻找答案。
⑵读后交流:谁能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板书:神勇无比
6、卢纶为什么要写《塞下曲》?怎样理解这首诗?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让我们边读、边想、边议,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从前,看一看李广射虎的经过。
教师配乐背述,创设一种情境。
2、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讲的故事内容,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让我们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几点:(学生说出一点,即要求他读出相关的句子,可根据情况多读两遍。如:齐读)
谁先来和全班同学交流?
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时间:一天夜晚,月色朦胧
地点:一片松林
⑵知道了李广为什么要射虎?(以为有虎)
①可引导问:为什么以为这儿有虎?
a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b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c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②读相关的句子,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③教师适时小结:李广神勇无比、机警、不慌张、沉着、动作迅速、反应快、善于射击
④出示“弓”,谁来做一回李广,来试试拉弓?让学生模仿李广的动作,体会拉弓射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⑤“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箭的速度快、李广臂力过人)读这句话,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①学生也可能忽略李广射虎的动作,出示重点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②你觉得李广怎么样?
③出示“弓”,谁来做一回李广,来试试拉弓?让学生感受拉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体会李广的神勇。
④“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箭的速度快、李广臂力过人)读这句话,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李广射箭时的动作。自己先试一试!谁来读一读?
⑶理解了《塞下曲》的一、二两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可引导:什么时间?为什么要“夜引弓”?(也可读“夜引弓”的句子,然后小结李广的神勇无比)
⑷读一二两句诗,你能联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同桌交流互说
指名说
⑸“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愤,多么神勇的将军,谁来朗读§3,把这两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举手的一起读
4、学习§4。
⑴李广将军夜引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指图),可“平明寻白羽”,却“没入石棱中”。刚才同学们学习§3,采用了边读、边想、边议的方法,理解了《塞下曲》一二两句的意思,现在读一读§4,很快就理解三四句的意思了。
⑵学生自由读§4
⑶交流:
读懂三、四句的同学请举手,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还有什么收获?
①理解了“平明”的意思
②紧扣李广的神勇无比回答:李广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学生也许会说“大家很惊讶”,可问:为什么惊呆了?(联系:李广臂力过人、武艺高强))
⑷理解“石棱”:石头的棱角,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
⑸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从这句话,你觉得李广怎么样?
指导朗读:读出惊讶和佩服。指名读分组读
5、再读古诗《塞下曲》和§3.4,加深理解。
⑴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学习§3.4,不但理解了《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还指导了李广不愧是以为神勇无比的将军。
⑵你们佩服李广吗?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塞下曲》,你能根据老师添加的朗读符号
⑶你能再读一读§3.4,体会诗的意境,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读出你对他的佩服吗?自由读分两大组读
6、⑴读到这里,你们是否明白卢纶为什么要学这首《塞下曲》?(赞扬李广的神勇无比)
⑵对!“李广射虎”这件事反映出李广的神勇无比,《塞下曲》也描写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对李广神勇无比的肯定,请每个同学迅速默读课文,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⑶交流:板书:飞将军。是呀,“飞将军”这个词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李广”?学生简介“李广”
⑷小结:看来多读书,好处真不少。让我们在优美的古曲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巩固。
1、现在,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吗?
2、指导背诵《塞下曲》。
⑴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⑵出示:塞下曲
林暗,将军。
平明,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