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微笑能够使自己和他人心情愉悦,喜欢微笑。
2.大胆想象、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不同组合,在纸盘上拼出笑脸。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难点重点:
活动难点:
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不同组合,在纸盘上拼出笑脸。
活动重点:
了解微笑的作用,喜欢微笑。
活动准备:
1.纽扣、瓶盖、各类豆子、毛线、坚果壳、糖果等材料若干;
2.贴有双面胶的纸盘人手一个;
3.白板课件。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互动法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看表情猜一猜。
师:你们今天开心吗?
师:我有一个办法一下子就能猜出来你们开不开心,现在我来试试看。
(教师根据幼儿表情猜测幼儿心情)
师:我猜的对不对呀?我是用的什么办法来猜的呀?(用眼睛看)
师:原来啊,你的心情都写在了你的脸上,如果你笑了,那么你可能很开心,如果你皱着眉头,那么可能是不开心啦。
二、我来逗你笑
1.出示男孩子动态图,表情不开心。
师:这个男孩子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他不开心?(幼儿讨论)
师:看到他不开心,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能逗他开心吗?
师:你可以走到他的面前和他说一说、玩一玩、看看能不能让他开心。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点击不同按钮,如办法不够好,“男孩”则摇头、落泪,如果是好办法、“男孩”的表情则慢慢笑起来。)
2.开心的表情
师:小朋友们真热心,想了这么多好主意,看,现在男孩子看上去怎么样?
(笑了、开心了……)
师:看到他笑的`这么灿烂,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3.我爱笑我健康。
师:你们喜欢掉眼泪的孩子还是爱笑的孩子呢?
师小结:原来小朋友们笑的时候是最好看、最可爱的,当你看到别人在对你笑,你自己也会很开心。
师:你们知道吗,“笑”还能治病呢!其实“笑”也是一种运动,你经常笑嘻嘻的啊,能让自己的胃口变好,使人更有精神,还能放松身体。
师:原来“笑”有这么多的功能,谁再来说说“笑”有些什么功能呀?
(请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师:让我来看看谁是爱笑的宝贝呀?(请幼儿展现自己最美的笑容)
三、笑脸宝宝
1.被丢弃的小宝贝
师:我这里有些宝贝啊,它们可不爱笑,我们来看看都有些谁。
(出示照片:有纽扣、瓶盖、各类豆子、毛线、坚果壳、糖果等丢弃在地上的照片)
师:都有些谁呀?它们为什么不爱笑呢?
师:原来啊它们都是被人们丢弃的东西,主人不要它们了,它们非常伤心,所以就不爱笑了。
师:为什么人们会把它们扔掉呢?(因为它们没有用了。)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这些小宝贝呢,让它们变得有用起来?(幼儿讨论)
师:你们想了很多有趣的办法,我这里啊也有一个办法!
(出示纸盘范例:用各种废旧材料拼贴成的笑脸娃娃)
师:现在它们看上去怎么样啊?(开心的笑了)
师:这个笑脸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幼儿观察思考)
师:原来是这些小宝贝们变成了好朋友,它们相互手拉手,变出了弯弯的嘴巴,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最后啊就变成了一个爱笑的娃娃啦!
2.幼儿操作
师: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小宝贝,让他们也变成爱笑的娃娃呀?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哦!
(幼儿自由创作,把各种材料进行拼搭组合,粘在纸盘上。)
四、我和笑脸娃娃
1.幼儿介绍自己的笑脸娃娃所用的材料。
师:你的笑脸娃娃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师:它的嘴巴是用什么做的?眼睛、鼻子呢?
2.幼儿微笑与笑脸娃娃合影。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在动静交替中引导幼儿知道微笑能够使自己和他人心情愉悦,喜欢微笑。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运用各种材料进行不同组合,在纸盘上拼出笑脸。活动开始,我通过看表情猜心情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我也请孩子们来尝试观察同伴的表情,尝试体会同伴的心情,孩子们积极的参与了观察与讨论。第二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体验同伴的心情,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都好朋友开心。这里我采用了多媒体示范法,孩子们看到白板中男孩子会哭、回笑,非常兴奋,积极的想出了很多办法。同时我们也联系实际,请孩子们回忆了“平时班级中小朋友不开心了,你是怎么做的?”“以后你又会怎么做?”有的说:“我会把我的玩具给他玩!”有的说:“我会唱歌给他听。”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有了同伴意识,学会了用微笑来鼓励他人,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讲讲各种有趣的盒子,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关系,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盒子。
活动准备: 大盒子三个、各种小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引起活动的兴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个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玩具盒、电吹风盒和领带盒
小结:盒子能帮助我们把需要的各种东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个盒子——形状和声音
猜猜第二个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来是——糖果盒、饼干盒、巧克力盒
这些盒子是什么形状的? 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个盒子里放了东西?你能猜出来吗?有什么好办法知道
小结:盒子有各种形状,真有趣!
3、 猜猜第三个盒子——尝试打开盒子的各种方法
l 尝试打开小盒子;
l 小结三个打开的方式:翻盖;锁扣;插盖。
三、分享和延伸
这些装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盒子呢?(铅笔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饼干盒、眼镜盒等)聪明的宝宝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盒子,发现的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下学念草莓歌,愿意参与故事情境的模仿
2、体验买草莓、做草莓蛋糕的快乐
活动准备:故事PPT,小河马头饰
活动过程:
(第1张)
----小朋友,看看,李老师带来了什么?
----你喜欢吃蛋糕吗?你喜欢吃什么蛋糕?有一只小河马也和你们一样也喜欢
蛋糕。
(第2张)
----图片上谁会是妈妈?
(第3张)
----呦,河马妈妈在干什么?河马妈妈打鸡蛋可能是想要干什么?(鸡蛋饼) ----今天,河马妈妈又要做蛋糕啦!
(点击一下)
看!妈妈今天要做一个什么蛋糕啊?(草莓)
(观察画面)
做草莓蛋糕一定要有什么啊?
----(带上头饰)小一班小朋友你们好!
(第4张)
让我从冰箱中找找草莓吧,忘记了,草莓长什么样子的,(打开冰箱)红红的、三角形、戴着小帽子、有点点的,
(第5张)
冰箱上面有吗?
(第6张)
下面去看看。
冰箱里有草莓吗?冰箱里有没有草莓呀?(冰箱里没有草莓哎)去买草莓?
播放右下角录音:(帮妈妈去买6个草莓)
2、念念草莓,体验跟唱草莓歌的快乐
(第7张)
----小河马边走边念草莓歌
(儿歌:草莓、草莓,红红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带着小帽子,长着小点点,我去买草莓)
(第8张)
----碰到小猪,我们边走边念草莓歌(一个)
(儿歌:草莓、草莓,红红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带着小帽子,长着小点点,我去买草莓)
(第9张)
----碰到小老鼠,我们边走边念草莓歌(集体)(谁是我的好朋友----小老鼠) (儿歌:草莓、草莓,红红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带着小帽子,长着小点点,我去买草莓)
好像还没走到,我们再唱一次,
(儿歌:草莓、草莓,红红的草莓,三角形草莓,带着小帽子,长着小点点,我去买草莓)
走的有点累了,这里有许多小凳子,我们休息一下,好吗?
(第10张)
----呦,好多森林商店啊!都有哪些店呢?我们要上哪儿买草莓呢? (第11张)
----水果店到了啦!看看有没有草莓啊?水果店里的老板是谁?哦,仔细听! (点第一个喇叭)
欢迎光临,你们要买什么呀?
(点第二个喇叭)
那草莓长什么样子的?(唱歌)
这下小熊老板肯定知道?
(点第三个喇叭)
要买几个草莓?
(点第四个喇叭)
好的给你们6个草莓,再见。
我们跟你说。
3、做做蛋糕,体验模拟制作的快乐(闭上眼睛,草莓就出现) ----买到草莓喽!妈妈可以做草莓喽!我们一起帮妈妈的忙吧!
A.一起来打鸡蛋,放些什么?搅拌
B.蛋糕放点糖,放点盐
C.出现当得一下,蛋糕就做好了,你们再睁开眼睛,放上草莓。 (第12张)
三、延伸话题
----做草莓蛋糕需要草莓,做一个水果蛋糕的话需要什么呢?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草莓蛋糕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儿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蔬菜也要吃的,不能挑出来。
2.逐步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讲述一件小事:有一天午餐吃的是火腿青菜,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把青菜都往桌子上扔。
1.这时教师出示小白兔头饰,师:“这时,你们看谁来了呀?”
2.师:小白兔给我们带来了一样礼物,看看,是什么呀?青菜
3.你们喜不喜欢吃青菜呀?能不能把它们吃完呢?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青菜,吃的可香了。
二、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各样的蔬菜。
提问:宝宝们,你们平时最爱吃什么蔬菜呀?分别请三个小朋友来回答,教师再进行小结。
提问:可是你们吃饭在吃饭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宝宝不爱吃蔬菜,就吃米饭和荤菜了?
让幼儿知道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挑食,食堂的叔叔阿姨都帮我们配好了菜,都是很有营养的`。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都要将蔬菜宝宝吃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长的高高的。
三、游戏:我爱吃蔬菜。
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比赛,看看谁能把碗里的饭菜吃得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