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微文呈现整理的爱惜粮食教案中班(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篇1
一、教学背景
中国是一个大国,粮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生活物资。但是在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存在很多浪费食物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粮食资源,还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教育孩子们爱惜粮食、节约用餐,是我们每个家庭、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学生的应尽的义务。本教案适用于小班的.幼儿。
二、教育目标
1、了解“浪费粮食就是犯罪”的道理,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合理取用粮食;
3、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团队合作精神;
4、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通过教师讲述粮食的来源和种类,初步唤起幼儿们对粮食的认识和兴趣;
(2)展示不同颜色、形状、质地的粮食,让幼儿们认真观察和感受,并互相交流描述;
(3)播放或唱一首与粮食有关的儿歌、童谣等。
2、学习内容
(1)教育幼儿:我们要珍惜每粒粮食,饱食比浪费更重要,餐点根据自己的饥饿大小选取,保证自己的营养;
(2)让幼儿们参与收拾食物残渣、分拣食物时能够珍惜并节约食物;
(3)引导幼儿讨论:浪费粮食会对环境、社会、个人等方面造成哪些负面的影响;
(4)进行游戏:教师发出口号“珍惜粮食,少浪费,从我做起”,让幼儿们围成一个圈,传递一个小球,同时唱一起歌,当唱到“珍惜粮食”时,传球的幼儿要站起来,和旁边的小伙伴一起跳舞表演。
3、总结回顾
展示一张幼儿们精心绘制的海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并借此让幼儿们回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简单复述一下。
四、教学评价
1、观察能力
能够观察不同颜色、种类、形状的粮食,并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
2、语言表达
能够听懂教师讲述的内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知,能够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3、动手实践
能够主动自觉参与班级中分拣餐品,收集食物残渣等活动,倡导和珍惜粮食资源。
4、社交能力
能够在游戏、学习和活动中主动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同伴进行协作交流。
五、家庭作业
让幼儿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用餐计划,并把其中的节约、珍惜食物的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们一起来实践,一同倡导社会节约用餐的理念。
六、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教案,幼儿们真正认识到了珍惜“每一颗粮食”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读近了他们对追求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的认识。珍惜和节约粮食是一项社会公益、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精神与行为的美德,同时也标志着国人文明素质的提升。因此,通过本次教学,可以让幼儿从小开始牢记珍惜食物,从而真正做到珍惜每一个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篇2
设计思路:
稻谷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在进餐时,时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社会性活动《爱惜粮食》,旨在于引导幼儿了解稻谷的由来,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进餐场面的图片,《粮食哪里来》课件;古诗《悯农》课件,快板。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导入主题
(出示实物图片)这是什么?有没有吃过?
2、形象感知,丰富经验
(1)逐图播放图片稻谷的生长过程的课件,引导幼儿边欣赏边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
(2)结合课件丰富:稻谷、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词
(3)幼儿借助课件完整表述稻谷的生长过程,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来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经验提升
(1)请小朋友说说大米是怎么来的'?这些粮食来的容易吗?
(2)小结: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就开始播种,种子发芽长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里,到了夏天,农民伯伯要经过施肥、治虫、除草,禾苗慢慢长大,长出稻谷,到了秋天,稻谷逐渐成熟了,农民伯伯就要进行收割,晒稻谷,再把稻谷加工成大米。你们看,农民伯伯种的稻谷要经过春天、夏天、秋天三个季节才能收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6、拓展思维,结合教育
(1)让幼儿说说:“除了大米,你还知道哪些粮食?”
(2)讨论:如何爱惜粮食?并结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为
(1)观察幼儿进餐图片,反思自己的进餐行为。
你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
8、梳理总结,重点突破
小结: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每一种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朋友平时进餐时要爱惜粮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9、借助古诗,加强认识
通过学习古诗《悯农》,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1)播放古诗《悯农》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2)幼儿复习古诗。
(3)幼儿边打快板边朗诵古诗。
(4)提升古诗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这首古诗名称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进餐现象进行调查记录。
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以及爱惜粮食的意义。
2、培养小班儿童的爱惜粮食的习惯。
3、能够简单地介绍爱惜粮食的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粮食的图片和简单文字。
2、道具:模拟食物和垃圾的道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出示关于粮食的图片,引发小班儿童对粮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粮食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2、浏览课件:
通过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粮食的来源、粮食的分类,以及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图片,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听故事:
教师为学生讲述一则关于爱惜粮食的故事,故事中包含了爱惜粮食的重要性以及对粮食的浪费带来的后果。鼓励学生跟随故事的'节奏,积极参与情景描绘和感情表达。
4、讨论:
在听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讨论粮食如何被浪费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粮食的浪费。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思考,并且向全班分享每组的收获。
5、模拟实验:
教师使用模拟食物和垃圾的道具,模拟一个比喻情景。教师用食物做出饭菜,然后用垃圾代表剩余食物,将垃圾放到食物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浪费粮食、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的道理。
6、制作手工: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使用纸板、剪刀等材料制作一个小精灵的道具,道具上写上关于爱惜粮食的标语和画上相关图案。学生可以在道具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并进行装饰,如使用闪粉等。制作完成后,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宣传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7、总结: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内容,重点强调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和宣传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这份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爱惜粮食的习惯。
四、教学扩展:
可以邀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制作简单的爱惜粮食的海报,贴在班级和家庭的显眼位置,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爱惜粮食的活动。同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并宣传一份爱惜粮食的小册子,让学生的努力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宣传。
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篇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浪费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如何能够珍惜粮食呢?这是我们小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能够让小朋友从小开始懂得珍惜粮食,减少浪费,做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粮食的重要性,理解浪费的不好之处。
2.让孩子用实际行动来珍惜粮食,做到减少浪费。
3.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剩余的食物,让它们不浪费。
4.让孩子懂得举报浪费粮食的`行为,让社会形成珍惜粮食的良好风气。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干粮、蔬菜、水果等食物,让孩子认识它们的重要性。
2.准备一些简单实用的操作工具,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处理食物。
3.准备一些小罐子或容器,让孩子能够存储食物。
4.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孩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三、活动流程
1.学习粮食的基本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贴图、视频、图片等等方式,向小朋友介绍粮食的基本概念。可以让他们了解粮食来源,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了解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理解浪费的危害性
我们可以向小朋友讲述一些实例,例如一些孩子经常吃不完饭菜,就浪费掉了许多粮食,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让他们能够理解浪费的不好之处。可以让他们知道,浪费食物会对环境、社会、自己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珍惜粮食,善待食物
爱惜粮食,从小不浪费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其他人负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孩子亲自参与,例如,制作美味小点心、水果沙拉等等,让孩子不浪费,把剩余的食物保存好,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爱惜粮食,更能让孩子体现出成就感,自信心的提升。
4.学会分享食物
在珍惜粮食的同时,让孩子也学会分享。我们可以让孩子一起制作美味小点心或水果沙拉,并对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孩子们在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还能够培养出相互关注、体贴的品质,更能够让他们了解分享的优势。
5.留意浪费行为,举报浪费行为
我们可以让孩子留意身边的浪费行为,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发现浪费行为时,及时举报,让长辈和老师和社区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社会责任、关注他人为空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总结
我们应该从小学习爱惜粮食,让孩子在珍惜食物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前途打基础,更是从小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孩子珍惜粮食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这不仅能够保障我们的健康,更是改善我们社会质量的关键。
爱惜粮食教案中班 篇5
一、活动名称:
《爱惜粮食》(礼仪)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五、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