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音乐教案

2025/08/1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学习活动:丁冬门铃响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进行歌表演。

2. 学习用左手进行歌表演的手部动作。

活动准备:

1. 歌曲录音。

2. 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习部分。

1. 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 重复唱歌要求:人坐半个小椅子,胸挺直,两脚并拢。

二. 学习歌表演。

1. 教师引导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2.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音乐用左手揿门铃。

3. 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揿揿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客人家。

4. 在椅子背上,边左手揿门铃边唱“丁冬”。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用左手转动椅子,表示用左手开门,把椅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5. 最后一句“丁冬”两人互相用左手揿一下对方的鼻子。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大猫小猫”是小班教材中的一节音乐活动,音乐表现了大猫和小猫这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结构简单,节奏工整,是一个很有趣的音乐活动。小班的幼儿,在倾听音乐方面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感受音乐,特别是表现音乐才刚刚起步,其经验是缺乏的,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也不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齡特点,我们进行了同教材不同教法的尝试,我们借助有趣的动物形象,来引导幼儿尝试通过创编歌曲来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但感受到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同时,体验到了作品的有趣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

2.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的图片。

2.《大猫小猫》音乐盒带。

活动过程

1.话题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谁呀?”(带领幼儿学说喵喵喵喵喵。)

2.听辨两段音乐。

(1)他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一听,是大猫来了还是小猫来了?(教师分别弹奏两段音乐。)

(2)你是怎么知道的?大猫的声音怎么样?小猫的.声音又怎么样?

(3)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声音好吗?

3.学唱歌曲。

(1)大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大猫先要介绍自己,听!

“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这是谁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2)小猫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小猫的声音怎么样?

(3)一起学一学大猫和小猫。(视幼儿的学习情况唱2—3遍。)

4.请幼儿分别扮演“大猫”和“小猫”,教师弹前奏,幼儿听音乐,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猫还是小猫,然后边唱歌边做动作跑到老师的跟前。

5.音乐游戏“找小猫”。

游戏规则:

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走下座位边表演边唱歌,唱到小猫“喵喵喵喵”部分时,扮演宝宝的小朋友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音乐结束后扮猫妈妈的幼儿来找小猫。

活动反思:

由于歌曲的结构形象比较鲜明,孩子能够一下子就理解歌曲,我用大猫和小猫的玩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习表演小猫和大猫,并且能够表现出大猫和小猫的不同。在歌唱力度上能够做出明显的区别。幼儿很快地就学会了歌曲,在我的提示下开始探索与歌曲匹配的乐器,很快就找到了比较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不足的是一些孩子在演奏秩序方面还有待加强。不喜欢听节奏,爱自己玩乐器。在以后的时间我会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演奏秩序。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故事情节中,倾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愉快地表演,体会互助、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媒体课件、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猜猜看看小熊的家。

----“小熊在干吗呀?”(在睡觉)怪不得没人来开门。

二、感受不同音乐形象

●倾听、表演,快乐的小鸟。

-----“咦,好像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

----“小鸟是用什么飞?小鸟的.翅膀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来学小鸟飞到小熊家”。

(教师和幼儿跟着音乐一起飞)

●倾听、感受小猫的脚步声。

----“又有一位客人要来了,仔细听一听,是谁呢?”

-----肢体表演大猫和小猫,并学学唱唱大猫和小猫的声音。

●倾听音乐,想象动物形象。

-----“听一听可能是谁又来了”, “你觉得这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动作暗示)

●听着音乐和鼓声,模仿表演大象走路的样子。

-----“看看到底是谁?” (语言提示:一群大象但是走路很整齐哦!)

●“大象看小熊在睡觉,会说什么?”,幼儿用大象粗粗的重重的声音说说聊聊。

三、情感迁移

●幼儿迁移经验说说自己妈妈是怎样叫宝宝起床的。

●教师扮演熊妈妈,用香香的爆米花把小熊叫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