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教案

2025/08/1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2、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准备:

1、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会动的汽车”“动物头饰”

2、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3、操作册第28页

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玲珑宝塔有几层》

2、集体活动

故事“动物搬家”。大森林里,动物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可漂亮了。教师出示“动物与房子”中房子上午1—5层,请幼儿数一数,新房子一共有几层?我们用数字宝宝给楼房做上标记吧,怎么做呢?

请个别幼儿将“数字卡片”1—5按顺序摆在房子上并读一读:第一层、第二层、三层、第四层、第五层。

哪些小动物要搬进新家呢?教师一边示范讲解序数1—5,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插入相的楼层。

教师任意藏一个小动物图片,幼儿说说“第几层的`小动物不见了”

动物操练:幼儿带上头饰,教师说某个动物的名字,座位上的幼儿就报告该动物排在第几,幼儿通过观察得出,从不同方向数,动物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

3幼儿操作学具“动物与房子”;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动物各住在第几层。

4完成操作册第28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

在我们生活学习中哪里会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排队喝水、做操)这些就是序数,它会使我们生活学习更有秩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夏日玩水的乐趣。

2.感知画面的色调冷暖和画中传达的快乐气氛。

3.尝试画出夏季快乐的游戏或活动。

重点难点:

1.感知画面的色调冷暖和画中传达的快乐气氛

2.尝试画出夏季快乐的游戏或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快乐的水花》。

2.教学电子资源:《快乐的水花》。

3.画家介绍。

4.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一同欣赏幼儿用书封底的'名画《快乐的水花》,感受画面的内容;

1.画面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

2.他们为什么要打膊,穿短裤?

3.你见过水花吗?会拍水花玩吗?

二、引导幼儿在了解画面内容的基础,感受色调的冷暖和画面传达的快乐气氛。

1.说说这幅画里有几种颜色,哪种颜色最多?

2.这样的颜色用在画面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你觉得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

三、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玩水经验,以及其他在夏天及暑期快乐的活动。

1.你是怎样玩水的?也会玩水花吗?

2.在夏天,还有哪些活动让你觉得很快乐?

3.就要放暑假了,你打算做什么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呢?

四、请幼儿继续欣赏封底幼儿的作品,并尝试将快乐的游戏或活动画出来。

教师指导幼儿画出游戏或活动中的人、用到的物品,请幼儿要表现出人的动态及与物品的互动。

1.这个小朋友画了什么快乐的事情?画面上画了哪些人?

2.你知道他们要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旅行吗?

3.请你也来画一画让你觉得快乐夏天的游戏或活动。你用到了什么东西?怎么用的?

五、幼儿完成作品后,请他们互相说一说画的内容。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儿全身的协调性;2、让幼儿喜欢与同伴玩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适当加入了一些模仿开车、推车的动作,这样不仅可以很快的将幼儿带入快乐的运动状态,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热身结束后,集中幼儿整理队形队列,将幼儿的队伍由四横队转变成一个大圆圈站好。通过导入谈话,让幼儿自由讨论探索如何推小车。根据幼儿探索情况,我在圆圈内请一名幼儿进来配合,边讲解边示范:前面的小朋友两手支撑地面,后面的小朋友抱起前面小朋友的双腿夹在腋下,前面的小朋友的.双手学脚走路,与后面的小朋友同时向前进。

三、讲解完后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在空地上尝试练习。

四、“推小车”接力比赛。首先我还是请一名幼儿上来配合,边介绍边示范“推小车”的游戏规则,每队第一组小朋友从起点出发,(在比赛的路途中我给他们设置了两道障碍物,宽20厘米的“小河”和凳子扮演的“假山”),幼儿推小车跨过“小河”,绕过“假山”,下一组小朋友按他们的方法重复进行。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氛围始终很轻松、活泼,每一名幼儿都很认真投入,并体会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要求幼儿能按儿歌的内容作画,培养记忆力和想象力,要求突出主题,注意色彩的深浅搭配。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画公鸡;挂历纸做公鸡帽一顶。

2.范画一张,幼儿用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头戴公鸡帽,学做公鸡抬头挺胸走路状,并念儿歌:“大公鸡,真美丽,大纸鸡冠头上戴,尾巴毛,往上甩,胖胖的两腿长长的脚,挺起胸膛慢步跨,尖尖的嘴巴喔喔啼,每天叫人早早起”

教师念儿歌两遍,请幼儿说出儿歌名称及内容。

教师以故事形式具体地描绘大公鸡出来时的时间.地点.气候.环境及做什么的等等。亦可请讲述能力强的.幼儿编讲故事。

请幼儿把儿歌中的情景及大公鸡喔喔啼的姿势画出来,并添画有关的内容。

2.幼儿作画。

出示范画,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学了儿歌以后作的画,强调画面要突出主题--公鸡;注意画好鸡冠与尾巴,要求幼儿画得与老师不同。

教师全面辅导,启发幼儿记忆儿歌内容,具体指点画面的安排。

3.作业评价。

教师评价一个幼儿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公鸡画得突出,再请两位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幼儿幼儿边学公鸡走路状边学公鸡叫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