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二十年后》读后感

2025/08/20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二十年后》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二十年后》读后感 篇1

如现在的好友过了二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会是怎样?变化一定会很大,人生的经历、对生活的态度会大不相同。欧·亨利的《二十年后》则记述了两位好朋友的不同人生。

吉米·从一个老实人变成了干练的巡警,而鲍勃从一个聪明人变成了一个被通缉的罪犯。同样过了二十年,从前一对昔日的好朋友竟成了势不两立的警察与罪犯,这是多大的讽刺啊!

欧·亨利是位出色的小说家,他往往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式的结尾结束他的小说。这篇小说的结局是我们没有料到的,但是却合情合理,因为他在之前埋下了众多伏笔,例如“警官在看到鲍勃时放慢了脚步”,可见鲍勃的身份很特殊,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当有人与鲍勃见面时却用风衣衣领盖住耳朵”,可见与鲍勃见面的不一定是吉米;“鲍勃看了一下手腕上的金表”,他不经意间显露的财富,正可为他是通缉犯做铺垫。

然而虽然他们的身份变得大不相同,但他们却都是信守承诺、珍惜友情的人。二十年前的'约定他们还没有忘记。鲍勃说如果吉米晚到了,他一定会等他来。吉米·韦尔斯他坚持了自己当警察的原则,不徇私枉法,但他也顾及了友情,为了不让两人尴尬相见,他不亲自抓鲍勃,而是让一个便衣警察去抓鲍勃。他们信守承诺、珍惜友谊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然而,二十年的时间却可是一个好人变成一个坏人。变成好人、变成坏人仅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完全取决于自己。一个人如因财富和名利违背了自己的原则,那么他便会做出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事,就像鲍勃一样,成为一个坏人;但相反,一个人如抵抗诱惑,坚持自己的原则与道德,问心无愧,那么他便可像吉米·韦尔斯一样是个好人。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坏人,只是他生活的环境与他自己的抵抗力影响了他,只要我们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做违反道德与良心的事,那么我们便可维持我们本性的“善”,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好人了。

《二十年后》读后感 篇2

今天相处在一起的人,二十年后将会怎样?不要说有二十年的分离,即使间中有机会见见面的亲戚或朋友,变化都会很大的,容貌的变化反而不大,但经历、处境、人生态度等等,差异会很大。年青的读者不妨与您的朋友玩玩这个二十年之约,这和玩时间囊有异曲同工之趣。作品中,韦尔斯从一个迟顿的老实人成为一个干练的巡警;而鲍勃则从一个不甘平凡的聪明人成为一个不法之徒。命运作弄了这一对昔日的好伙伴,二十年后成为势不两立的警察与匪徒,他们的人生路都是有迹可寻的。韦尔斯坚持了原则,也顾及了友谊。

欧.享利是一位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风格往往以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局称誉于世,效法的`人很多,这种手法因而被尊称为「欧.享利式结局」,亦成为华文微型小说特征之一。当代华文情节式的微型小说,超过一半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效法这种结局,即使非情节式的小说,如诗化小说,其收结也是出人意表的。本作品接近二千字,本来归类于短篇小说。在外国,没有微型小说之称,却有「ShortShortStory」的称谓,泛指极短的小说,也包括一般的故事,这和国内「小小说」的内涵相当,之于台湾的「极短篇」是包括短小的散文的。微型小说则限于小说,又和短篇小说及一般的故事有所区别。而除了字数多了些外,都符合现代华文微型小说的文体与艺术特征。从本作品可以看到,现代华文微型小说横向借鉴的脉络。

《二十年后》读后感 篇3

初三上半学期,虽然学业繁忙,但仍然坚持读完了大仲马的达达尼昂三部曲的第一部《三个火枪手》,觉得故事很精彩,毕业后,我又急不可待地读了第二部《二十年后》。

《二十年后》读后感《二十年后》中,政治背景是1648年,写了投石党运动的始末。四个火枪手都到了四十岁左右,但好在达达尼昂还是那么勇敢、机灵;波托斯还是那样强壮;阿托斯还是那样高贵;阿拉米斯也没怎么变。四个朋友因为政治而分成了两派,但他们真挚的友谊却没有改变,最后也找到了共同的目标。对于他们的友谊,每个读者都赞不决口,都很羡慕。

《二十年后》读后感书中的`四位朋友,经过二十年,虽然性格没怎么变,但当年的闯劲减少了,做事更有计划,不愿太冒险,也不赌钱了。四个朋友常常感叹“要是是二十年前就好了”,这让我感觉到年轻就是力量,要珍惜年轻的每一天。

《二十年后》读后感读这本小说,让我对法国的街道名和旅馆名很感兴趣,小说中提到了很多,很有意思,举几个例子:

街道名有:珠宝盒街;铁匠铺街;硬币街;好孩儿街;枯树街;小田野街;公鸡街等。

旅店名有:“伟大的亨利之剑”旅店;小山羊旅店;“戴冠的绵羊”客店;“英国纹章”旅店;查理大帝旅店等。

《二十年后》读后感小说最后,四个朋友又有像二十年前一样各奔东西了,现在我很期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布拉热洛纳子爵》,但不知哪里有卖,只能耐心等待了!

《二十年后》读后感 篇4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慢慢品读,我终于把厚厚的《三个火枪手》续集《二十年后》品读完了,这是大仲马撰写的,虽不像《三个火枪手》那么著名,可也是大仲马的传世佳作!故事生动形象,富有大仲马写作风格。

这本书主要内容如下:经过了二十年的风霜,法国已经不是那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的统治时代,而是新红衣主教马萨林和路易十三之妻奥地利安娜的天下,主人公达达尼昂也和他的伙伴们各奔前程二十年了,他也变成了火枪手副队长的要职,一次任务让他重新能和伙伴相遇,他历经艰辛,找到了他那失散已久的朋友,可他慢慢的意识到党派的纷争已经很难让他们在一起了,可是四个人仍旧同如一人,心心相印,破碎了党派的一层隔膜,像二十年前一样好,他们虽然在英国仍摆脱不了党派的分歧,可他们秘密的准备着查理国王的营救计划,一次一次的尝试,虽然最后国王仍摆脱不了被砍头的命运。当他们回到了法国,红衣主教早就厌烦他们的一次次插手,把达达尼昂还有两个伙伴关进了监狱,最后聪明反对聪明误,反被抓到了监狱,在红衣主教这个人质的要挟下,达达尼昂和另外一个伙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整本书就结束了,我的感受:

1、党派的竞争,当时的法国简直像一锅粥,投石党和保王党的竞争不断,主要还是红衣主教造成的,他很吝啬,使老百姓痛苦不堪,而他却很有钱。女王也很无力,不制止。可最后,民众的呼声却最后失败了,因为反抗得很无力。

2、四人的`团结,不管党派,不管时间的流逝,四个伙伴仍旧齐心协力,一起度过美好时光,一起度过困难重重的关卡,始终是在一起,这才叫真正的友谊地久天长!

3、敌人的复仇心,虽然敌人的出现都很可恶,可我感到并非如此,因为这里的复仇又带着母子情深,母亲被仇人杀死了,做儿子的当然应该有为母亲复仇的责任,不管是好是坏。

看了看这本书,回忆了故事里一幅幅生动的情节,不由自主地把书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