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教案

2025/08/2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2.认识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激发儿探索汽车的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汽车模型。

3.“汽车开来了”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我是某某车”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汽车的兴趣。请幼儿两手握拳做开车状,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喜欢的车。如:滴滴滴,我是大卡车,我的汽车开来了。

2.教师播放“汽车开来了”音乐,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特征和用途。

(1)请幼儿结合课件,分别说说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常见汽车的特征和用途。

(2)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汽车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车身、车轮、车窗、方向盘、发动机、排气筒、雨刮器、后备箱等汽车组成部分和它们各自的作用。

3.请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4.观看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宣传动画,请幼儿说一说“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你都做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没有汽车会怎样?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坏的影响。

(3)布置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把今天学到的东西教给你的爸爸妈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儿童的记录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讨论,提升经验1、引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讲述录象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出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时,你该怎么办?

(2)在家门口玩,有不认识的人要带你去玩或去买东西吃,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你走,你该怎么办?

(3)你一个人在家时,若有人敲门或门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4)在幼儿园里玩,有不认识的人来接你,你跟他走吗?你该怎么办?

三、活动结束请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灵敏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坚毅意志品质和抗挫能力。

活动准备:

大班14人、幼儿小椅子14把一米长棍子二根大垫子2块、(垫子为海绵泡沫垫(垫要稍微硬一些)长1.8米,宽1.5米、厚度为成人手掌一半。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怪的动作幼儿站立于垫子前,听到信号完成队列动作(看齐,转向)幼儿仰卧于垫子上,听信号完成队列动作(看齐,转向)幼儿俯卧于垫子上,听信号完成队列动作(看齐,转向)

二、游戏:扶垫子拳击、脚踢、手推、棍敲。---提示幼儿坚持、战胜困难。

三、游戏:打擂台将幼儿分成二组,站立于由四块垫上活动教师适当调整各队队员,形成较合理的实力分配幼儿等分成两队,进行一对一的角力大赛进行二对二的角力大赛鼓励幼儿顽强不屈,争取胜利;统计成绩,赛后互相鼓掌,以示友好。

四、放松游戏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环节由易到难,对孩子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趣味性。设计的竞赛形式也非常符合大班的发展特点。孩子们在层层的闯关游戏中兴趣十足,感受到闯关成功后的`喜悦。在活动开始,幼儿对小椅子玩法的探索上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不要草草收场。在组织活动的语言组织上还需进一步精简语言,尤其是在游戏规则的介绍上,要既能表述清楚,又能让幼儿明白。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认识部分红皮或红心的水果。

2.体验共同制作的乐趣。

准备

1.选择红皮或红心的水果(干果),如:红苹果、西瓜、西红柿、火龙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酱、果酱、水果刀(带齿、钝头)、调羹等。

3.幼儿在区角中已学会使用切割工具。

过程

1.尝尝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品尝水果沙拉。

――品尝后,说说里面有哪些水果。(幼儿说出一种水果,教师就出示这种水果实物)

――这些水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红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儿,还有什么味道? (沙拉酱)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样做的吗? (让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介绍所提供的材料。

――每组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尝水果沙拉。

――幼儿自由品尝水果沙拉。可尝尝本组的,也可尝尝其他组做的。

――说说哪一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请这一组幼儿介绍是怎样制作的`。

建议

1.本活动试图让幼儿在互相交流、协作、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制作沙拉的方法,在与材料、学习伙伴的交互过程中建构制作技能。在制作沙拉这一环节,教师不要刻意将制作方法告诉幼儿,而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实际上学习沙拉的制作方法已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2.制作沙拉的过程中,教师的巡回观察非常重要。

3.活动可根据条件或分组制作或幼儿每人制作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