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 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大问题为学习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学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燕子的可爱,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和“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外形美 活泼机灵
燕子 飞行美
斜身掠过天空 掠过湖面
停歇美 谱出赞歌
《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拓展阅读:《燕子》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它又是幼儿喜欢的动物之一。它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像剪刀似的尾巴,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小燕子》这首儿歌刚好抓住了这个特点来描写的。大班的幼儿对燕子有一定的了解。为他们学习这首儿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有关燕子的图片
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提问
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
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
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教学反思
在第四步中,如果有家长参与,可以培养亲子间的亲密度。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燕子》的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散、圈、杆”,积累“偶尔、纤细”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3、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汉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散、圈、杆”,积累“偶尔、纤细”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图片出示燕子。
2、猜谜语:白衬衣,黑外套,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来虫子喂宝宝。
学生自由表达。预设:小燕子
3、走进作者:
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4、齐读课题《燕子》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标注自然段号。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朗读要求: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伶、俐、掠、翼、沾、圈、漾、倦、闲、散、纤、杆、痕。
2、注音领读。
3、重点认读:倦、杆、伶、俐、闲(多种形式识记:猜谜语、合成识记)。
4、学习多音字:圈、散、杆。
5、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冒出来了,杨柳绿了,桃花红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看一看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
(1)朗读文章对小燕子外形的描写,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燕子。
出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朗读时语调轻快,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朗读文章对小燕子飞行的描写。
出示句子:
(1)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朗读时语调轻快,读出小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
(2)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朗读时语调轻快,读出小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
3、朗读第5自然段,读一读燕子休憩时的情景。
出示句子: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朗读时语调要轻松,读出燕子休憩时候的有趣。)
4、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春日美景。
出示句子:
(1)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要读得优美一些,读出春日里的灿烂。)
(2)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要读得稍快一些,读出小燕子在春日里的伶俐可爱。)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强调执笔姿势和坐姿规范:
拿笔姿势:
一抵二压三衬托,
指实掌虚腕灵活。
角度适宜方向正,
笔画轻重细琢磨。
正确坐姿:
小小手,握一寸,
看到书本离一尺,
胸离桌子要一拳。
正确姿势需牢记。
1、出示生字“拂、聚”等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小组合作,研究书写这些生字的注意事项。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观察结构要认真,
书写结构要正确。
正确占格很重要,
笔画正确不能少。
重点指导:拂、偶、尔、聚。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燕子》”,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
(1)出示拼音,学生写词语。
(2)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进行同音字的练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4)进行形近字的练习,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读课文内容赏析课文。
二、赏析课文
1、深入感受文章对小燕子的描写。
预设:外形美飞行美休憩美
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预设:请说说燕子的外形美
出示句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提出问题:燕子的外形美在哪里?
预设:漂亮可爱活泼伶俐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美的?
预设:翅膀尾巴羽毛
2、感受一下飞行中的动态美。
出示句子: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提出问题:
(1)飞行中的燕子是怎样的姿态呢?
预设:斜飞
(2)朗读文章对小燕子飞行的描写。
预设:出示句子: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3)出示词组:波光粼粼的湖面,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预设:得意洋洋的表情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4)飞行中的小燕子是一种动态美。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呢?
预设:“斜飞、横掠”等。
知识盘点:
动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5)出示句子: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
知识盘点: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3、感受燕子休憩美。
朗读第5自然段,读一读燕子休憩时的情景。出示句子: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提问:
(1)休憩中的燕子是怎样的姿态?
(2)休憩中的小燕子是一种静态美。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呢?
预设:闲散停着
(3)知识盘点: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4、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春日美景。
出示句子: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提出问题:
(1)春天里的景物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呢?
预设:结合课文逐一进行分析。
出示句子: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2)春天图画里的小燕子是怎样的形象呢?
预设:抓住小燕子的特点进行分析。
三、课堂展示
1、你喜欢小燕子吗?如果喜欢,说一说你的理由吧。
2、出示句子分析:
花、草、叶,形成了春天。
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比较一下两个句子的区别,说一说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3、出示句子说知识:
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说一说这段的描写中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预设:形容性的词语使句子生动。
4、找出来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试着仿写一下。
出示句子: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注意使用形容性词语。)
四、作业布置
1、观察一种植物或者小动物,然后把观察到的写清楚。
2、注意认真观察,组织好语言。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燕子》”,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