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有趣的关节教案

2025/08/2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有趣的关节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有趣的关节教案 篇1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1.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动物有趣的特点。

2.能完整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它有趣的特点。

3.引导学生吐字清楚,大胆交流。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补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

1.能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动物有趣的特点。

2.引导学生吐字清楚,大胆交流。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补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

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完整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它有趣的特点。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于交际。

2.创设多项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动物的图片、头饰、玩具等。

2.学生:观察、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知动物的奇妙。

1.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那些有趣的动物们吧!

2.课件出示各种有趣的动物视频。

3.学生交流感受。

多有意思呀!谁愿意把自己看到的最有趣的画面说给大家听听?

4.揭示交际主题,明确目标。

(1)动物世界真有趣,真奇妙!鹦鹉能学人说话,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亮光,松鼠的尾巴好像降落伞,大象能帮人搬运东西,经过训练的小狗能为盲人领路,响尾蛇的尾巴能发出咔啦咔啦的声音……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话题就是:有趣的动物。板书题目。

(2)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课件出示:

吐字要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①请一名学生读一读。你能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吗?

②全班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老师创设情境去动物园看看,用鲜活有趣的动物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动物有趣形象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地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明确这次口语交际要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听,这样提高了交际的目的性。

二、示范引导,练习表达。

1.教师示范,规范表达。

(1)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哪种动物?出示课件:袋鼠。

(2)教师戴上袋鼠头饰扮演可爱的袋鼠角色,向学生介绍袋鼠的样子、习性及有趣的故事。(激励学生认真倾听)

课件出示:

大家好,我是袋鼠妈妈。我是动物王国中的“跳高健将”和“跳远能手”。你们看,我前腿短、后腿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帮助我保持身体的平衡。最有趣的是我的肚子上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着我的宝宝——小袋鼠。

2.认真倾听,学会提问。

(1)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地提问。

(2)引导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提问:“老师,您好!请问__________?”

(3)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自由练说,梳理方法。

(1)同桌之间互相练习,互相提问。

(2)教师梳理袋鼠的有趣之处并板书:外形、生活习性、独特功能。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创设充满童趣的故事情境,容易带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配头饰可增强角色代入感,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口语交际中“说”的目标。教师的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指引作用。

三、组内交流,生生互动。

1.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图片)瞧,动物园里还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呢!请你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动物,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扮演小动物角色或当解说员),先自己说一说,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

2.学生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

听的同学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3.小组合作,自主评价。

四人小组练说,完成口语交际评价单。(学生每人一张口语交际评价单)

课件出示:

“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评价单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语言活动。小组交际练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全员参与性。评价单的使用有助于巩固和落实“听”与“说”的意图目标,使练说更为有效,使评价更有方向,本环节的“说”较上一个板块的“说”有进一步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具梯度性。

四、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1.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介绍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动物。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他人讲完后有礼貌地提问。

2.刚才,谁表现得最优秀?

(引导学生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语句通顺、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议,鼓励学生想说、愿说、说好。)

3.师生评价。

根据口语交际评价单,向获得☆最多的学生颁发“最佳口才奖”“最佳听众奖”。提示:学生点评优点及不足,教师应提醒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对点评的同学及时表扬,提高学生说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介绍以及点评,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本课内容吸收,就不足之处加以指导,遗漏处加以补充。同时为“说清楚”和“会提问”的学生颁发奖章,既巩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表达的自信。

五、课外延伸,鼓励探究。

1.学生互动,复述介绍。

(1)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复述:指名说说听到了谁介绍了哪个动物,是怎样介绍的。

2.总结方法,激发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口语交际,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①交际的方法。(听、说、评)

②懂得的情感。(保护小动物)

板书:认认真真地听清清楚楚地说

大大方方地评

(2)同学们,可爱的动物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和回忆,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们,彼此友好相处,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在班级墙上展示。

设计意图: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让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去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对学生交际训练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富有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

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境界。秉着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愿意与别人交流,并能认真听别人说,然后作出评价。这堂课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原来我很怕上口语交际课,通过这次的实践,我觉得口语交际不再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其实也能让老师喜欢教,让孩子们喜欢学。

综合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看有关动物的视频,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老师再佩戴头饰增强了角色代入感,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教师的示范,给了学生很好的指引作用,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独特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能畅所欲言,从而达到口语交际中“说”的目标。

2.学会倾听,学会提问。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节课上,我特别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在老师示范介绍袋鼠的时候,我都先对学生的听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地提问。”四人小组练说,完成口语交际评价单时设计了“我会提问”。小组交流结束时还评选出几名“最佳听众”。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在评价他人时也能从语言和介绍的内容有趣在哪儿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达到了本次交际的目的。

3.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首先是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次口语课中,我扮演袋鼠,再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如:扮演小动物角色或当解说员,说说小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课堂中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学生小组交流后的评价,无不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感谢邀请!分享一下自己作为学生时代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教程:印象最深的是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男老师)和属于老师(女老师兼班主任),讲课模式可谓两级分化。语文老师教学可谓是寓教于乐的方式,个体本身都富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讲课幽默有趣,和学生互动恰到好处,班上在有几个高情商喜欢适度接老师梗的人,整个课堂很欢乐的这一节课就过去了,时间过去这么久,还能让人记的,上他的课非常开心。首先:你本身就是个幽默风趣的人,讲课有意思。再这: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其中一员,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老师看到,被老师夸赞,肯定他们的成长和努力……乐高关节活动设计教案。

这是一堂实践操作课,重在演示和学生的合作实践,可以这样设计:1、游戏导入。2、设问激趣。3、学生合作实践。4、归纳提升。认识关节中班教案。

有趣的关节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尝试发现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作用。

2、发展幼儿的尝试精神和大胆的说话及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关节”一词。

3、教育幼儿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皮球、筐、关节活动小人,人体图一张,纸夹板、纸夹长臂、线绳、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关节,感知关节的重要性。

出示皮球,问可以怎样玩,讲一讲可一拍球、滚球、踢球、投篮等,介绍一些规则,检查鞋子裤子。提出要求玩球时看看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1、幼儿分散尝试活动。

活动后提问:你刚才玩了什么?身体的哪个部位动起来了?

2、小结:小朋友刚才玩的时候手、脚、腰、肩等部位动了起来,为什么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这样灵活地运动呢? 学习关节一词。

3、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两名幼儿一个扮机器人将纸夹板用线绳绑住膝关节,双臂套纸夹长臂。一个扮小精灵,教师扮发出口令。两人分别取放筐里的球,看哪一个人先取胜。

引发讨论:为什么小精灵取的.快,机器人取的慢?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关节。

二、引导幼儿发现认识关节

1、引导幼儿寻找身体上的关节,小朋友试着找一找,你身体还有哪个部位有关节?在人体图上做标记。如:有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等等。

小结:原来,我们身体许多部位都有关节,它们的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

2、听口令活动各自的关节,幼儿感知自身的关节。

3、安装活动小人,用活动小人摆一摆做动作。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认知为主导,以肢体活动和讨论交流为表现形式的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活动中,他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关节娃娃”的弯曲动作,能较快地知道,身体能够弯曲的道理,了解关节的作用和名称。最后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关节。同时也让幼儿懂得除了要会保护自己的关节外,还要懂得不去伤害他人的关节。

有趣的关节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关节的有趣和有用。

2、能积极参与活动,知道在活动中要保护关节。

3、愿意观察和探索,能主动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跳响板6副、皮球6个、沙包6个、夹板若干、音乐磁带2、幼儿经验准备:

1、会拍球2、初步知道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身体。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选择体育器械锻炼,体验关节的运动。

(1)身体各部分的准备。

(2)幼儿自由玩体育用具。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关节(1)师:你玩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身体什么地方在动?

(2)组织幼儿讨论:运动时为什么腿、手、胳膊能动起来的呢?

(3)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关节吗?身体上哪些地方有关节?

(4)教师小结:人体上有很多关节,是关节让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动起来的。

3、引导幼儿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

(1)游戏“动一动,扭一扭”:教师出示关节娃娃,请幼儿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让关节娃娃学一学,其他的小朋友也一起来做一做他的动作。

(2)每组提供一个关节娃娃,让幼儿看一看关节娃娃做动作时身上那些关节在动。

(3)发现关节能够弯曲的有趣特点。

4、游戏“机器人拍球”,引导幼儿体验关节的重要性。

(1)幼儿双臂套纸筒,教师发出口令,幼儿进行拍球,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的球多。

(2)引发讨论:为什么不带纸筒拍的.快,带了就拍的慢呢?

(3)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人体如果没有关节行动起来很困难,有了关节活动起来很灵活方便。关节对人体活动和运动有很重要的作用。

5、引导幼儿通过交流.初步了解在运动中怎样保护关节。

(1)师: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关节的帮助,关节对我们的活动这么重要,那我们在运动中要怎样保护关节呢?

(2)师幼共同小结:我们在运动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和姿势,剧烈活动前还要进行准备活动,活动时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保护我们的关节不受伤害。

有趣的关节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感兴趣,他们经常对着镜子点头、弯腰、挤鼻子弄眼等等。孩子们这种无意识的行为说明他们有好奇心、有求知欲。针对大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探索学习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关节,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的主要关节,知道关节的名称。

2、感知关节的运动功能,体验运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欢快的音乐

2、沙包、拉力器、毽子、皮球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创境激发兴趣

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活动全身。

二、感官体验探索

1、问:跳舞时你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为什么会动?进而引出关节概念。

2、摸:找出关节,学习关节名称。

三、游戏强化认知

1、看谁指得又快又准:老师说关节名称幼儿指出自己相应的关节。

2、看谁说得又快又对:教师活动关节,幼儿说出相应的关节名称。

3、音乐游戏:动动你的关节。

四、图片(x线像)呈现模样

五、活动体验作用

1、玩中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关节与运动的关系。

2、看中寻找:让幼儿观察周围老师的活动,发现关节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六、尝试懂得保护

用纸筒固定关节,让幼儿尝试关节受伤后的不便,初步懂得保护关节的重要性。

七、总结提升经验

八、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我的教育行为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这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他们喜欢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探索中领悟知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自然的认识了关节,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1、注重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开头以一段舞蹈引起幼儿的兴趣,自然导入课题。首先我让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当这段热身活动结束后我请幼儿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这么灵活?手指头为什么会弯曲?让幼儿从自身对手指会弯曲这一认识入手,知道我们的手指上有关节。从而让幼儿比较容易进入探究状态,并保持持续的求知欲望。

在认识关节这一活动过程中,我着眼于以活动各个关节来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幼儿通过想象在关节上画画,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玩中体验,玩中交流,玩中探究。

2、注重幼儿的亲历过程。

在初步认识了我们身体上的关节后,我又以如果不弯曲手指关节,能不能拿到我手里的东西?为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人体关节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认识、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通过这样的亲历活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和理解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3、注重幼儿对关节这一概念是否准确理解。

在引出关节这一概念时,我强调了它是骨头与骨头之间可以动的连接部分叫关节。但有一幼儿说我们的舌头上也有关节,他认为舌头能活动就有关节,这无疑是不正确的。于是我就问他:我们的舌头上有骨头吗?(没有),这样就自然地让幼儿明白了我们的舌头上是没有关节的。

不过,在这个环节中,我还可以让幼儿发现我们的眼皮、心脏、鼻子、嘴唇等地方都可以活动,但它们都不是关节。从而让幼儿对关节的概念更加准确的理解。

有趣的关节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人体上肢各关节的名称,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

2、引发幼儿对人体的好奇心,发展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各色丝带若干、体现上肢运动的体育用具若干、森林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体育用具

1、幼儿听音乐进入场地。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我们先把鞋带系好,裤子也穿高点,把扣子也扣好。出发。(听音乐前进)师:森林真漂亮。这里有好多玩具,小朋友们快来玩。(幼儿自由选择)2、幼儿自由玩体育用具。

教师参与幼儿玩乐,并设置各种阻碍关节活动的玩法,让幼儿操作体验。

师:听,什么声音,是不是危险动物来了,我们赶紧放好玩具躲到森林里去(熊出场)二、学习上肢各关节名称1、熊出场,欢迎小朋友到森林来做客熊:刚才森林里那么热闹,让我来找找有谁。

2、熊向小朋友了解玩了什么,进行各关节名称的学习。

熊:刚才你们那么热闹干什么?

熊:你玩皮球了,拍给大家看看。拍的真好,我们也来学一学。

熊:我们换一种方法来玩玩,请小朋友拿出一只小手紧握另一只小手的手腕处,我们再来拍拍皮球。

熊:你们喜欢那一种玩法?为什么?

熊:如果用力握着我们的手腕,手就不灵活了,那么让手腕转动的位置叫什么呢?(告诉幼儿叫腕关节,师幼活动该关节)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关节。

3、小结所学的关节名称,并要求幼儿回家同家人一起找一找人体还有什么关节。

二、音乐游戏"机器人"

1、游戏规则:幼儿听音乐做机器人走路或运动肢体动作,并把丝带作为奖励物品授予幼儿。

2、游戏进行数遍第一遍游戏:请个别"机器人"展示自己肢体动作,全体幼儿学一学,说一说什么关节在运动。把丝带奖给"机器人"。

第二遍游戏:"机器人"拿下颈上的丝带绑在某一关节处,相互说一说。

第三遍游戏:请个别"机器人"告诉大家什么关节受伤了,用白丝带绑上。

三、儿歌游戏《拇指歌》结束

附:《拇指歌》

大拇哥,二拇哥,小手腕儿摇摇张老三,李老四,胳膊肘儿弯弯王家老五小弟弟,小小肩儿绕绕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认知为主导,以肢体活动和讨论交流为表现形式的'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机器人与小精灵”活动中,他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关节娃娃”的弯曲动作,能较快地知道,身体能够弯曲的道理,了解关节的作用和名称。最后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关节。同时也让幼儿懂得除了要会保护自己的关节外,还要懂得不去伤害他人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