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教案

2025/08/1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来自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主题。秋天来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秋天这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主题单元的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中的要求: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主题中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介绍了秋天的特征,本次活动是在科学认识秋天的特征;音乐学习歌曲《秋天来了》;语言儿歌《丰收的秋天》的基础上展开的绘画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把活动名称定为《我喜欢的秋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绘画、剪贴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现秋天美丽的景色。

(2)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对美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秋天的.特征,抓住秋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合作、互相交流、积极配合等多种品质和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秋天里的各种景色图片,歌曲《秋天来了》《秋天》

学具:画纸、蜡笔、铅笔、彩色纸等。

活动:孩子们在课前进行观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律动《秋天来了》。)

(2)请孩子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和感觉到的秋天特征。(老师走近孩子,做个倾听者)

(3) 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秋天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看图片,加深丰富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和印象。

①秋姑娘飞来了,五颜六色的树叶怎么啦?

②秋天来了,大树上的水果都变什么颜色了?

③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的叫着,他们在商量着什么呢?

④田野中收割机响了“嘟嘟嘟”,农民伯伯忙着干什么?

2、按幼儿能力强弱分成四组进行讨论,确定绘画创作和手工创作命题。一二组用绘画创作,能力强的三四组用手工创作,互相商量如何布局画面? 画什么?做什么?分工合作。

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表现《我喜欢的秋天》。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手工组的孩子。(播放纯音乐,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创作)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请一两个小朋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幅画?鼓励孩子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5、教师小结。

在这次《我喜欢的秋天》绘画创作中,许多孩子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构思、布局画面,还学会了分工合作,小朋友在涂颜色和剪贴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掌声表扬自己。

6、动静结合,增强气氛。

播放歌曲《秋天》,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歌表演,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7、结束部分:

请幼儿帮助整理学具。(如蜡笔,碎纸等)

教学反思

1、反思备课:想到秋天的景色是幼儿身边熟悉事物,结合季节、主题开展此活动,能让孩子把已有经验通过绘画、手工形式表现出来,符合《纲要》的要求,绘画、手工相结合,照顾了能力强弱不同的孩子。

2、反思教学过程:能创设了一个互相交流的环节,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孩子得到了尊重和自由。能通过四个不同的秋天景色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加深秋天的景象。让幼儿与同伴相互合作,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情感受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3、如果我重上此活动,我不把孩子分组,而是提供各种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结伴作画。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感到自豪,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对班级的感觉。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装饰班级树。

活动准备

一棵大树(只有树干和树枝,树干上写上班级的名称);幼儿每人一片建城树叶形状的绿色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读书,提问导入活动。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树上有字没有树叶)

树上的字是什么?我们给这棵树取个什么名字?

2、幼儿讨论,教师提问:

我们班有哪些成员?有什么标志可以代表我们班?

在幼儿园的三年中,你在班上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有哪些?(如:广播操比赛获得的奖、“六一”亲子活动、运动会等)

3、幼儿操作:装扮班级树。

提问:在即将离开幼儿园的这段时间里,你想为班级的朋友做些什么?

幼儿在树叶形状的纸上图文并茂地将自己对班级、对同伴、对老师的祝愿,或者是想为班级、朋友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树叶黏贴在班级树上。

4、师幼共同欣赏制作完成的班级树。

幼儿面对制作好的班级树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班级树张贴在幼儿可操作到的地方,当幼儿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当班级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当幼儿班级或同伴做了什么事情等等,都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添加树叶;贴上每个幼儿的小照片,毕业前在班级树前留影。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大班教案 篇3

大班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近年来引导幼儿园扎实开展区域节日课程,积累了丰富详实的案例资料。本次祖孙同乐活动案例是结合节日课程进行园本化、班本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实践。

1、通过讨论和观察,直观了解不同的粽叶卷成锥体或方体,制作成形状不同的粽子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2、奶奶们按包粽子的步骤手把手示范、讲解、教授,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学到包粽子的基本要领,而且深深体会到奶奶们的心灵手巧和细致耐心。

3、祖孙、同伴互相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达成“祖孙同乐,粽情粽意”的亲子活动的情感目标,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

4、一方面总结梳理活动过程,巩固孩子们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收拾整理清洗用具,养成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和责任意识。

活动目标

1、同奶奶一道,能用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粽叶合力包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2、在共同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增进祖孙情感,融洽亲子关系。

3、开展端午习俗活动,浸润中华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能用宽窄不同、长短不一的`粽叶合力包出不同形状的粽子,并双手用棉线扎紧。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端午故事PPT、U盘

2、长短宽窄不同的粽叶、形状不一的实物粽子、糯米

3、不锈钢盆、勺子、棉线、剪刀、篮子、毛巾

4、蒸锅、餐具

5、桌子、凳子

(二)经验准备:

1、仔细观察大小不一的实物粽子,对粽子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2、请班上会包粽子的奶奶们进班分组示范讲解包粽子的全过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解粽子外形特征及制作步骤。

1、故事引入端午节吃粽子习俗,出示形状不一的实物粽子,引导幼儿对粽子外形进行描述。

(1)放端午故事PPT引出各种端午民间习俗,定格吃粽子习俗。

(2)端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粽子的立体锥形面和锥尖,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2、展示长短宽窄不同的粽叶和糯米,讨论制作成粽子的方法。

(1)尝试长而宽的粽叶卷成锥体或方体,试放适量的糯米进锥体或方体粽叶,讨论制成粽子的方法。

(2)尝试短而窄的粽叶卷成锥体或方体,试放适量的糯米进锥体或方体粽叶,讨论制成粽子的方法。

(3)尝试长而窄的粽叶卷成锥体或方体,试放适量的糯米进锥体或方体粽叶,讨论制成粽子的方法。

(4)尝试短而宽的粽叶卷成锥体或方体,试放适量的糯米进锥体或方体粽叶,讨论制成粽子的方法。

3、请一位奶奶现场示范包粽子,仔细观察包粽子的步骤。

(观察奶奶包粽子的具体步骤:选粽叶—卷粽叶—放糯米—卷成粽子样—棉线捆紧)

(二)祖孙分组合力包粽子

1、奶奶利用长短不一的粽叶和糯米边包粽子边讲要领。

(每组由奶奶现场操作、讲解、示范)

2、幼儿尝试卷粽叶、装糯米、剪棉线、捆成型,奶奶手把手教授方法。

(幼儿自行尝试操作,重难点由奶奶反复示范、演示、纠正)

3、祖孙合力用不同的粽叶包不同形状的粽子。

(每组在熟练的基础上,至少包出锥形体粽、四方体粽、三角体粽)

(三)蒸煮粽子,分享经验、分享故事、分享成果。

1、每组将包好的粽子一一在蒸锅内摆放整齐,送到幼稚园厨房进行蒸煮。

(摆放时注意粽子之间留有空隙)

2、请奶奶们分享端午经典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讲故事时配上背景音乐和图片)

3、祖孙围坐分享劳动成果,感受浓浓的祖孙情。

(四)小结活动过程,收拾整理餐具。

1、请各组奶奶小结本组幼儿制作过程的亮点,各组幼儿谈谈包粽子的感受。

2、祖孙共同收拾整理清洗餐具。

(先请奶奶们吃第一口,然后相互喂食分享粽子)

活动总结

(一)奶奶入园,刮目相看

本次活动,给了奶奶们展示本领的平台,会包粽子的奶奶们积极投入,踊跃报名,开心示范,让孙子们刮目相看,崇拜的小眼神让奶奶们倍感自豪。祖孙们在选、裹、卷、捆的合作中增进了情感。

(二)耐心示范,攻克难点

在包粽子的活动中,选择合适的粽叶、放适宜的糯米、包成粽子的多面立体形状是活动难点,通过奶奶们手把手一遍又一遍的教授和鼓励,幼儿们一遍又一遍不断的拆散重来,最后基本掌握了制作要领,值得赞扬。

(三)调整故事,贴近实际

在端午节由来的讲述中,故事PPT讲述缺乏一点童趣,应该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更贴近幼儿现实生活实际的绘本来讲述,才能易于幼儿理解,引起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

(四)粽子内涵,延伸拓展

本次活动粽子的馅料品种较单一,粽叶选材还不够多样,在延伸活动中可以请奶奶们带着孙子孙女们制作诸如红豆馅、卤肉馅、豆沙馅、咸蛋黄馅等,粽叶除了苇叶还可以选取本地洋姜叶,让幼儿单独完成,并将此项活动从幼稚园延伸到家庭,把“粽”意融融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