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阅读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阅读方案 篇1
活动背景:
为配合广州市教育系统“书香校园”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决定组织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主题:
读文学名著,做书香少年
活动目的:
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推广儿童文学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活动形式:
1、阅读。即各学校根据推荐的阅读书目(附后)组织学生阅读。
2、读写比赛。
初赛:各学校根据市小学语文教研会提供的初赛试题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闭卷的形式独立自主地完成。然后按一定比例选送初赛优胜者报各区、县级市教研室小学语文科,准备参加决赛。
决赛:各区、县级市根据市小学语文教研会提供的决赛试题组织各学校初赛优秀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闭卷的'形式独立自主地完成。然后按每年级1个的比例把在决赛的优胜者姓名和所在学校报市小学语文教研会。
评奖:市小学语文教研会根据各区、县级市及直属学校上报的决赛获得优胜的学生给予“书香少年”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时间:
阅读时间:20xx年月7月12日~9月10日
初赛时间:20xx年9月13日下午2:30~3:30
决赛时间:20xx年9月20日下午2:30~3:30
活动地点:
初赛:各学校 。
决赛:待定。
活动对象:三~六年级学生。
小学阅读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我班也定了阅读计划。
二、方法与措施: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 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1.控制作业量, 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 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采用摘 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上好推荐课,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等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推荐。
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 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汇报课: 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 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交流评论、表演展示等。
2、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要利用好学校图书室阅读资源,制定图书阅览的计划 ,包括每周的.阅 读篇目 。
3、师生同读一本书,尽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读中形成“与书为伴”、 “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 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
4、培养阅读兴趣 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 佳作欣赏会、 人物评论会、 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 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举办 “读书节”,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参加。诸如名 著欣赏讲座、阅读名著演讲、文学社采风、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阅 读交流活动。组织“书香班级”、“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 “十佳博览之星”、“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 质量。
5、注重考核评比给学生适当压力。尽可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 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
三、具体安排:
1、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好班内空间,建好班级文化等。
2、发动学生,充实班级书橱。
3、以读书计划为标准,向学生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
4、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5、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6、利用电子阅览室,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 阅读网站,引导学生学会网上阅读。
7、定期开设“语文名著阅读讲座”或“名著欣赏讲座”。
8、每学期举办两次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9、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10、每学期最后评选出“班级阅读之星” 、 “诗词诵读大王” 、“最佳读后感 奖” 、“最佳读书小报” 、“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小学阅读方案 篇3
为积极推进“海量阅读”活动,认真落实市1512阅读工程,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展20xx年暑假主题阅读活动,特作计划方案如下。
一、阅读主题:一人一书一名言。
一人即了解一位名人,一书即阅读他的一本传记,一名言即知道他的一句名言。通过主题阅读学习名人精神,培养学生“立德、启智、健体、尚美”的优良品德,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活动开展:
1、活动准备阶段(6.25—7.7):
各班级宣传发动,召开主题班队会,教师宣讲主题阅读的意义及活动要求。低中高年级分学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以注音绘本为主,中高年级要适当增加阅读厚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阅读人物,购置图书,做好阅读准备。
同时,各班级要在放假家长会中,向家长宣讲暑假“一人一书一名言”主题阅读,积极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
2、阅读实施阶段(7.8—8.31):
暑假为集中主题阅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低中高年级阅读时间分别不少于20分钟、30分钟、40分钟。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与监督,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微信阅读群,了解班级阅读进程,及时跟进鼓励引导。各语文教师每周在校阅读群内反馈本班级阅读情况不少于1次。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主题阅读反馈情况,整理成电子文档,开学后一周内上报学校存档。学生要填写好“主题阅读活动记录”和“暑假海量阅读记录”,留存阅读印记,开学后一周内装入阅读档案袋。
3、总结展示阶段(9.1—10.31):
各班级利用主题阅读课的形式,开展“一人一书一名言”主题阅读活动交流,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交流活动,根据学生的阅读和交流,各班级评选“暑假主题阅读小明星”5—8人,每班级上报3个交流活动小视频(可以是个人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交流的形式,但其中必须有一个为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全校主题阅读交流活动评比。全校评比按3:5:2设一二三等奖,给予荣誉奖励,纳入教师和班级考核。优秀作品在学校网络平台展播。
小学阅读方案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要求回归语文的本体,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摒弃过去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阅读在教学中的地位就更加突出。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要想运用好这些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阅读,熟练的读,理解的读,深入的读,有感情的读。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进而理解文字表达的各种感情,从而学会使用这些文字。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阅读课热热闹闹,感悟不深。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或天马行空,夸夸其谈,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年级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阅读教学流于形式,真实的课堂上,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阅读教学的形式太单一,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我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效果最大化。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班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3、质疑能力的培养;
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5、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
1、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2、通过研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学生的阅读兴趣。
3、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和制度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在以实践创新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1、实践创新研究法
实践是一切研究的根基,没有实践研究就是无根之花。所以我的小课题研究是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变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创新性是教育艺术的`灵魂所在。实践证明,教学过程缺乏创新,必然流于僵化、枯燥,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又将失去新鲜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学“先进”但不模式化;学经验,但不失去个性。在进行“创新”教育时,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区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从20xx年10月到20xx年6月,共分三个阶段。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准备、实施、总结报告"。
(一).准备阶段:(20xx.11—20xx.12)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论证工作。
2.认真学习有关理论,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调查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形成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
3.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教学随机抽查等形式,对阅读教学的现状、有效策略使用情况、教师及学生相关素质及其它制约因素情况作详细调查,积累调查信息,撰写调研报告。
(二).实施阶段:(20xx.12—20xx.5)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学习理论、问卷调查、应用研究,探索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案例研究,课题研讨活动,结合教学案例,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探讨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对传统的阅读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阅读。
1、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按照课题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三).总结阶段:(20xx.5—20xx.6)
A.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B.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C.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
D.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七、预期成果和呈现方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型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论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转变教师观念,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使教师树立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意识,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成果呈现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 3、优秀课例、案例 4、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