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大班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猴子》大班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猴子》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
2、在倾听,做动作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1、歌曲图谱一份,小猴指偶若干,节奏卡xxxx xxxxx若干份。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床”、“小猴”指偶,引出主题。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床可以用来干嘛?
师:再看看,这是什么?
师:今天呀,这床和三只小猴会发生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歌曲里会找到答案的。
二、学习歌曲的前三段。
1、倾听音乐,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听到了什么?
2、再次倾听,感受歌曲内容。
师:我们再仔细听一遍,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3、通过图谱感受歌曲内容。
师:你们小耳朵真灵哦!老师把你们刚刚听到的画成了图谱,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通过游戏进行节奏练习:xxx。
5、通过多种形式初步学歌词
(1) 图谱学歌词。
(2) 边打拍子边念歌词。
(3) 配上旋律,幼儿念歌词。
6、教师引导幼儿用默唱的方法学唱歌曲。
7、教师引导幼儿用发出声音的方法学唱歌曲。
三、学习歌曲的第四段。
1、请幼儿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教师通过指偶,范唱歌曲的第四段。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请你们告诉小猴子以后要注意什么?”
4、通过看图谱边打拍子学说歌词。
5、配上旋律学唱第四段。
四、引导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1、看图谱学唱歌曲。
2、配上旋律学唱歌曲。
3、通过指偶游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
五、幼儿扮演小猴子,教师扮演猴妈妈演唱歌曲,在愉快地气氛中结束活动。
《猴子》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大公鸡的曲调上唱出替换的新歌词,并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扭一扭、跳一跳、抓一抓、找一找”。
2、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体会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学会唱歌曲《大公鸡》。
2、图谱一张。
3、小跳蚤一只。
4、猴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老师戴小猴头饰扮演猴妈妈,并学小猴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我是谁啊?”(小猴子)
“我是你们的.猴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猴宝宝,宝宝们好!”(妈妈好)
“今天,妈妈和宝宝们要一起来学本领,学本领之前,妈妈给宝宝们带来一首歌,请你们听一听。”
2;学唱歌曲《小猴子》
提问:“宝宝们,刚才你们听到妈妈唱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所说的答案,出示简单的图谱。)
“现在妈妈再来把这首歌唱一遍,会唱的宝宝可以和妈妈一起唱。”(集体唱一遍)
“小钢琴也想和我们一起唱歌了,下面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遍。”(集体唱第二遍)
”宝宝们唱的真好听,我们再来唱一次,这次声音要唱响一点哦!“(集体唱第三遍)
“哪位宝宝愿意看着图谱把这首歌唱给我们听一听?“(请一位声音响一点的幼儿)
3、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扭一扭、跳一跳、抓一抓、找一找”。
“歌曲中的小猴真能干,它抓跳蚤的时候会吱吱叫、扭一扭、跳一跳,还会抓一抓、找一找。下面我们一起来学本领,你最想学歌曲中得什么本领呢?”
幼:我最想学扭一扭
师:谁会,谁来帮助他一下(请一小朋友示范)除了这样扭还可以怎么扭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小猴子扭一扭,要和别人做得不一样哦!
除了扭一扭,你还想学什么本领呢?......
4、游戏“抓跳蚤“。
(1)一个人游戏。
师:“下面我们一起帮自己抓跳蚤吧,每唱一句都要做一个本领哦!”
唱到最后一句时,师说“哇!抓掉一只好大的跳蚤,宝宝们你们抓到了没有啊?”
(2)两人合作游戏。
“宝宝们,想不想帮你的朋友抓跳蚤啊?”(想)“那你会怎样帮朋友抓呢?”
“xx和你的朋友来试一下!”(请两位幼儿示范抓一抓,除了可以这样抓抓,还可以抓哪里呢?)“好,下面给你们配上音乐,为你的朋友抓跳蚤吧!”(两位幼儿表演时,老师往一小朋友身上粘小跳蚤)
“下面请宝宝们找一个朋友帮他抓小跳蚤。”(第一次游戏)
“在来找找看,你的朋友身上还有跳蚤呢?”(第二次游戏)
(3)交换朋友,继续表演。
师:“这个朋友身上的跳蚤抓完了,你们可以换一个朋友继续抓哦!老师弹歌曲的前奏时,宝宝们就可以交换朋友了。”(提醒弹琴老师连弹2次)
4、结束。
和好朋友玩的开心吗?好朋友帮你身上的跳蚤都找到了,别忘记和你的好朋友说谢谢哦!
《猴子》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风格,理解歌词的意思。
2、在倾听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在床上乱跳是不安全的。
活动准备:
图谱两张
一、导入
猴妈妈有三个顽皮的'猴宝宝,它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床上跳,这次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听一听。
二、创设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
(1)有一只猴子怎么了?
(2)妈妈看见了是怎么做的?
(3)妈妈叫了什么?
2、这只猴子下来了吗?(没有)那我们一起帮妈妈喊它下来
3、范唱第二段。看看床上还有几只猴子?(两只)这会又怎么了,听!
4、范唱第三段。最后剩几只?(一只)这次歌词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听一听。
提问:跟前面两句哪里不一样?
三、幼儿学唱歌曲1—3段
1、幼儿看着图谱跟着老师唱1——2遍
师:“这三只猴子真是顽皮,趁妈妈不注意又跑到床上跳,让我们帮妈妈一起来它们叫下来吧!”教师操作教具,带着幼儿一起唱1—2遍
2、边玩游戏边学唱1——2遍
师:“这首歌好玩吗?现在老师身上也有三只调皮的猴子,看,一只在这里(拿出一个胳膊),一只在这里(拿出另一个胳膊)、那第三只猴子在哪里呢?哦!原来在这里(伸出一条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边玩游戏边唱歌吧!
(用变魔术的方法把两只胳膊,一条腿变成了三只猴子,并和教师一起边唱边做游戏)
3、请3名幼儿上来扮演小猴子在床上跳,全体幼儿伴唱1—2遍。
师:现在猴子又来到了我们中五班,在哪里呢?谁愿意来当猴子?请三个幼儿上来扮演猴子,全体幼儿伴唱(当唱到每段歌词的第二句句末时,在其中一只“猴子”头上贴一个“包”,唱好一句下去一个站旁边)
四、教师范唱第四段,幼儿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
1、师:中五班的猴子都回到位置上了,咦!那三只顽皮的猴子怎么也没在床上跳呀!你们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教师运用歌曲里的歌词来慢速的有节奏的念出来)你们知道猴子去哪了吗?(幼儿猜测)
2、教师范唱第四段
提问:三只猴子在哪?(出示图片2)
3、三只猴子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4、跟唱第四段1—2遍
五、完整边扮演边唱歌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学了《三只猴子》这首歌,知道了床上是很危险的,不能在床上乱跳,要不然也要像那三只猴子一样送到医院里去,记住了吗?”
《猴子》大班美术教案 篇4
《猴子》大班美术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猴子》大班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