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当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刘禅。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攻打五丈原时,诸葛亮发誓一定要打败司马懿。在那几年间,他一直为战争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结咳,可他在患病期间,还是一直为战争而劳累。直到死时,也不忘把战后事理一一告诉自己的属下。
诸葛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士,他为一件事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一个狠毒,奸诈的阴谋家,大奸臣。曾有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我认为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长打战,在他所指挥的官渡之战中,他以七万精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堪称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治理国家是曹操的强项,他不仅爱惜人才,而且重视土地制度,粮食问题。
所以,说他是能臣没有错,可这不能说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唯我主义服务观。曹操还做过许多不仁不义的事情,正是他的“谋略”使他更狡诈,他的“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与猜忌,杀死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将俘虏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所到之处“杀人民,发掘坟墓”。华佗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神医华佗医术高明,他只给曹操扎了一针,曹操的头就不疼了。曹操想让华佗留在他的身边,专门给他看病。可是华佗立志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曹操见他如此固执,便把他杀了。
其实无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为北方的统一,作出无比卓越的贡献。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我还要再多看几遍,从中吸取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多的精华。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期的史实与民间传说为依据,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创作,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
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刘关张三兄弟被打散,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暂时投降,寄居于魏都许昌,等待着他大哥刘备的消息,曹操对关羽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金钱美女,关羽不为所动,曹操又忍痛割爱,赤兔马相赠,又费尽心思送新袍,可见对关羽的厚爱,可是关羽依然心在他大哥刘备身上,不过关羽表态,他也并非是忘恩负义之人,他必须再曹营立下战功,他才会离开,
这边曹操爱才,心想,那我就不能给你立功的机会啊!因为怕关羽一旦回报了自己的.善待就会离开。
话说袁绍这边,在刘备的鼓动下,派河北大将颜良带领10万精兵去讨伐曹操,先到白马,曹操亲率领5万迎战颜良,可惜宋宪,魏续相继被颜良在阵前所杀,徐晃出马战颜良,20个回合,渐渐不支,曹操心疼战将,看情况不妙,鸣锣收兵,后来在谋士程昱的建议下,让关羽上,这就有了斩颜良的故事,
颜良死的冤枉!
三国演义中24将河北大将颜良排名太靠后,有点冤,我们日常听到最多的是:斩颜良,诛文丑,这表达不妥“刺颜良,诛文丑”比较适合,
两军对垒,曹操也是狡诈,也不派兵遣将,排兵列阵,不按照套路出牌,这边都没有列队,关羽骑着赤兔马突然冲出,袁军这边颜良想起出战前刘备的嘱托:“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9尺5寸,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色战袍,使用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果见到他,可教急来”
颜良以为关羽想来投奔,而没有做好和关羽的战斗的准备,而被杀,关羽骑的可是吕布以前的赤兔马,这千里马拼的就是速度,像闪电一样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那会整个袁军,估计都懵了,等清醒过来时候,关云长已经到了颜良跟前了,颜良未及反应,措手不及,人头落地!
关羽这怎么能叫斩呢?刺客还差不多,一般情况都是两军对阵,自报家门,然后开战。这关云长也没有准备,直接就冲过去解决了战斗……
全是刘备这一句话坑死了颜良!
真是“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可悲可叹!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花了一个星期再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一书我在少年时期曾经看过,知道它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主要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许年少无知,所以这部书给我的印象只是打打杀杀的场面,虽说是四大名著之一,但也难以让年少的我喜爱。最近,在拭擦书架上偶然看到这本书,想到这是一本名著,长久不衰,必然有他的魅力,不如再读一次。
也许是心境不同,也许是不再年轻,也许,所以读书我比以前认真了,人也沉稳了很多,年少时绝对不看的从序言,如今是先看的`地方了。在序言中,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一下被吸引了。是呀!多少枭雄,多少谋士,多少红颜登上这历史的舞台,犹如昨天,但一切也随时光逝去而灰飞湮灭,不复存在。
年少时看这本书时,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所以翻看这本书时,对这位封建统治时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特别关注,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尤其是他在七擒孟获的情节描写上非常引人入胜,因为年少时我看这部书只是走马观灯,所以其中很多细节我是根本不知。另外,我在其他品位三国的文章中也看到别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令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是批评他不识时务,以卵击石,去攻打魏国。在看这本书时,我也不断地思考,诸葛亮真的是不识时务吗?当时的形式他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呢?不知不觉地我也犹如陷入三国的纷争中,唏嘘不已。
《三国演义》一书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故事也同样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战最为出色,虽事过境迁,仍让人拍案叫绝。
也许是年岁渐大,也许是思绪太多,也许只觉得群雄并起、风云幻变、三国鼎立,多么壮观的场面,但在多年后的今天,只觉得弹指挥间似的过去,再多的纷争、再多的欲望也没什么意义,每个人只是历史轨迹上的匆匆过客。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用豁达的胸怀对待事情。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自从读上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三国英雄也明白了很能多故事,如刘备、关羽、张飞、袁绍、曹操《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关羽温酒斩华雄》可是令我受益良多的,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了,董卓在汉山横行霸道,有一次令华雄到袁绍寨前挑战,袁绍派名将俞涉、潘凤出击,谁知都被斩了。关羽请战,却因关羽只是马弓手被袁绍大骂。曹操却酾上温酒让关羽壮胆,关羽要求先战后喝。关羽果然斩了华雄,并且回到寨时酒还尚温,曹操大喜。
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段写的栩栩如生,仅用几个词就写出了当时的激烈场面,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是这段的点眼之笔。酾提掷更写出了关云长的英勇、大胆。这也正是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可见关羽比那些认为厉害的人要强好多。
《关羽温酒斩华雄》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职位定一个人的才能,并且不能只欣赏地位很高的人,因为他们不必须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当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强记多了,却只是还没被人发掘出来。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做人就必须做像关羽一个勇敢、有胆识、有自信、雄心壮志,不能贪生怕死、胸无大志。让我们也来当上个小英雄!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十分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可是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于是,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又放在桌上说:等我杀了华雄再回来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连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递给他,此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已经忘记了上次翻开《三国演义》是何时了?一年前?还是两年前?多少有些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打开过了。仿佛这本书是给我打开中国历史大门,点燃我对历史兴趣的书籍不曾看过一样。从最开始的图画版本,再到纯文描写,再到文言文描述,一步步的深入,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是多喜悦,就好像站在旁边看着刘皇叔和曹阿瞒煮酒论英雄,看看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看看诸葛亮满面沧桑无奈的病死五大原。如今回想,感慨万千,那个世界离我已经很远了,但是而今回味却仿佛从未离开,所以呢?想写一篇真正的读后感,就像为那璀璨的大争之世浮上一大白。
这本书分别描写了从东汉到西晋之间将近一百年蜀汉、曹魏、东吴三国争夺天下的历史风云。它不仅记录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还反映了三国社会间相互矛盾引起的战争的严重,概括了三国期间的历史巨变,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却趣事连连,虽然连年乱战,却英雄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咤吒战场风云的各种英雄人物!有赵云、刘备、姜维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
“铃......”随着铃声响起,校放学了,凉爽的秋风吹过我的发丝,校门口正在修路,辛苦了一整天的工人们陆陆续续走了,被罚站的我等到修路工人全部走完时,我才刚刚被老师批评完,我沮丧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天已经很黑了,胆小的我十分害怕,心里想着爸爸妈妈还在家里等着我,于是快马加鞭,行前冲去,可谁也没有想到我居然掉进了工人挖的那个坑里,心里顿时就更慌了,眼泪直流更何况掉下时还把脚给崴了,心里突然想起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要像书里写的一样理智地控制突发情况,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于是我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渐渐地我也不哭了,受伤的脚也没有之前痛了,一心就想着要爬出去,可结果依然失败告终,我深呼吸一口气,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对着坑口大声喊:“救命!”终于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有人来救我了!
《三国演义》一直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之一,书中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着我,尤其是我的偶像诸葛亮先生,他带给我了灵感,给我了自信,给我了从“虎口”脱险的.机会。
《三国演义》它在我心里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展示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不敢设想,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用的感受!《三国演义》真的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