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名称:
花儿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红,绿,黄三色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要求在五颜六色的花中找出与花瓶上的蝴蝶结相匹配颜色的花,并进行粘贴。
2。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已剪好的各种颜色的花,已粘贴好花瓶的纸张若干
活动重点:能在五颜六色的花中找出与花瓶上的蝴蝶结相匹配颜色的花,并进行粘贴
活动过程:
1. 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亲亲班来了三个小客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好吗?
逐个出示红花,黄花,绿花
2. 歌曲《春天来了》
老师:小花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和他们迎接春天的到来,好吗?(歌曲《春天来了》)
3. 幼儿操作:小花找妈妈
(1)老师:小花们知道亲亲班的宝宝都是很棒的.,想请你们帮个忙,帮他们找妈妈,好吗?只要我们找到与花瓶上的蝴蝶结一样颜色的小花,再贴上去,他们就找到妈妈了!
(2) 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3) 幼儿动手操作
4.我们把没有找到妈妈的小花送给我的客人老师吧!让他们来做这些小花的妈妈,好吗?
设计方案 篇2
设计思路:
今天我的这个活动是围绕我们的课题《大班幼儿乡土游戏创造性玩法的研究》来设计的,《课程指南》指出:“大班幼儿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儿童的双手很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投放了一些能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材料,引发孩子创造性地玩。同时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关注自己的`较多,不太善于与同伴合作游戏,因此今天我设计这一活动,鼓励孩子们创造性的玩,并有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 积极探索玩弹珠的各种方法,学习与同伴合作游戏。
2、 能将游戏结果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高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弹珠若干、有洞的板3块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看看今天我们要和谁来玩游戏?
二、 自由玩弹珠:
积极探索弹珠的各种玩法,提高合作能力
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
分别观察各种材料,想想可以怎么玩?
请小朋友自己选择活动材料,并自由分组。
2、幼儿自由玩弹珠,教师指导。
集体交流:你们小组是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游戏玩法,并介绍怎样玩算赢。
三、 玩弹珠比赛:学习记录的方法
1、你们想不想来一次玩弹珠比赛?把你们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在比赛时请大家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指导
3、幼儿介绍记录表
教师为获胜的幼儿发小奖品。
设计方案 篇3
(1)个人自评
①提出问题
A.能够独立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进行科学探究的价值;B.能在老师同学协助下提出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C.能够提出问题,但问题没有太大科学探究的价值。
②问题猜想与探究结果的符合程度
A.完全符合;B.不完全符合;C.不是很符合。
③实验过程
A.实验方案新颖,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如实记录数据,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B.能够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能够分析处理数据;C.实验方案不成熟,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粗心大意。④科学探究方法A.完全掌握;B.基本掌握;C.没有掌握。【评价标准】将四项的分加起来,A为5分,B为3分,C为2分。总分>15分,为优;11分≤总分≤15分,为良;8分≤总分<11分,为差。
(2)小组评价
①参与热情
A.积极配合分工,认真完成任务,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B.服从工作分配,完成任务,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C.在组员的提醒督促下基本完成任务,但不肯参加小组讨论。
②学习态度
A.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B.能在组员提示下或借助辅导书解决问题;C.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总想依赖别人。
③合作意识
A.协调分工,坚持原则,尊重他人,善于与组员交流;B.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合作要求,并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善于交流;C.只是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愿多做,也不愿和小组交流。【评价标准】将三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20分,为优;14分≤总分≤20分,为良;12分≤总分<14分,为差。
(3)教师评价
①提出问题
A.能认真思考,能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B.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C.提出的问题不具有科学探究价值。
②猜想与假设
A.能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B.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假设,但不能合理预测实验结果;C.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假设与实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A.能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设计的探究方案新颖,能有目的地选择探究活动所需的器材;B.能在老师或组员的帮助下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过程,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C.照搬别人的探究计划与探究过程,不能合理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能按器材说明书进行操作,多次反复测量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B.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验做得不够精确;C.实验操作不熟练,记录数据不够完整,有时会编造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A.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能够正确解释与描述探究的结果;B.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能基本解释和描述实验结果;C.误差较大,实验的结果有些牵强,不能正确解释与描述实验结果。
⑥评估
A.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探究方案,能写出详细的探究报告;B.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但不能及时改进方案,探究报告不够详细;C.很少发现新问题,探究方案改进不足,探究报告写得太过简单。
⑦交流与合作
A.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团队精神;B.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接受他人的合作要求,能听取他人的意见;C.不愿和他人合作与交流,固执己见。【评价标准】将七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48分,为优;40分≤总分≤48分,为良;28分≤总分<40分,为差。
(4)综合评定
【评价标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总成绩(将三种评价得出的`分数相加)总分>83分,为优;65分≤总分≤83分,为良;总分<65分,为差。综合三方面的评价成绩给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总的评价等级。总之,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转为评价的主体,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以上评价方法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撕纸玩彩纸中,感受彩纸的色彩和数量不同。
2、 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蓝等彩色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彩纸像什么?
1、(出示彩色纸)这是什么?小朋友们看看这像什么?(抖动纸条,像花、像焰火等)
2、(拿一张纸条边撕边示范)我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我把一张纸条变成这么多的小纸片。
3、我们在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到空中。(把准备好的彩色小纸片撒向空中)哦,过节啦,好高兴啊!
二 、撕纸片
1、什么节日快到了呢?你们想过“六 一”儿童节吗?桌上有许多彩色纸条,你们先去把它变成小纸片。等你们全都变好了,我们一起来过“六 一”好吗?
2、幼儿撕纸,老师巡回指导,将小纸片放在托盘里。
三、过什么节
做完了吗?我们来过节吧。一起来把纸片往上抛,过“六 一”节啦!啊!过节真开心啊!
四、找颜色纸片和感受“1和许多”
1、你们看,地上都是小纸片。(举起红色纸条)现在请大家找出这种颜色的小纸条好不好?这是什么颜色啊?(同样的方法找黄、蓝、绿纸片)(把手上的`任何一种颜色的纸片放在筐里)看,你们把小纸片一片一片的放在一起变成多少片?(感受“1和许多”)
五 、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的
这是黄纸片,什么东西是黄色的?送你一个黄宝宝。
活动结束:
1、到户外去寻找这些颜色的东西
2、请小朋友回到家里的时候认真找找还有什么东西是红黄蓝绿这四种颜色的,明天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