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
微文呈现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 篇1
一、初一(1、2)班语文管理目标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
1、12月14号之前结课,然后进入复习阶段。
2、检查基础,阅读训练交叉进行。基础复习要把一班和二班抓紧,重视小测验,基础内容要人人满分,尤其是重点抓二班。通过这次月考初一一班基础部分这次错误也较多,在紧抓二班的同时也不要放松一班的基础部分的内容,同时提高两个班的成绩。
3、目标:与月考相比,1、2两个班平均分提高1分,1班没有不及格的,2班不及格人数减少2人。
二、具体复习内容:
1、1-4单元生字的复习。
2、附录10首古诗的复习。
3、15课4首古诗的复习。
4、文言文《论语》《虽有佳肴》《河中石兽》《世说新语两则》。
5、阅读:记叙文。
比如重要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同学们需要仔细研究课堂笔记,争取不要在这里丢分,说白了,这里比拼的是记忆力了。
课内文言文方面,《世说新语两则》《论语十则》是首选复习篇目,从课下注释的字到句子的翻译,文章的理解,都是重中之重。不可不仔细。有的学校直接划定篇目,这更方便复习了。
有的学校有课外文言文阅读,这对于大部分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校来说相对比较少,这里就不在赘述。
6、写作部分
这一部分对于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比较明确:
第一: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尽量不要有,否则会被扣分。
第二:不要忘记把题目抄上,或者把半命题补全。
第三:不要保持小学时候的三段论文体。
第三:审题要看仔细,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写进入初中以来的事,你可千万别写小学时候的啊!
第四:建议准备一些素材,可以在自读课本中与第三单元同步的文章里迁移一些为我所用,当然,这里不是让你直接抄写,我的意思是如果碰上这类素材,岂不妙哉啊!另外,再准备一些传统的题目的文章,比如《难忘的一件事》《童年》《秋之韵》《成长》《一个熟悉的人》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可是包罗万象,要注意素材的嫁接,作文要用如下的格式:
第一段:排比式的开头,增强语言气势。建议三行左右结束本段。
第二段:写一个自然过渡的段,不能做到承上,做到启下。免得文章显得突兀。
第三段:写你要写的故事,或者你要大发特发议论的东西,这里是最详实的部分,大量的描写,修辞都尽量这里呈现吧,当然,这里你可以把第三段分两个到三个小段,具体情况具体操作吧。
第四段:故事或者议论已经说完了,这个时候你要说说你想表达的道理了,这个段落就是中心了,没有这个段落,我们就不知道文章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了。
第五段:也叫可有可无段,如果你第四段已经结尾了,那么这一段可以不要,否则,第五段可以点题,升华一下主题,尽量用修辞结尾,与开头照应,增加文采。
三、班级管理
1、初一一班的期中考试和月考成绩较好,要更细化班级管理,争取保持并提高一班成绩。
2、年级100名目前成绩还可以,要注意对这部分同学学习的指导。
3、提高一班的数学成绩,多关注数学成绩较弱同学的学习状态,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及时补缺补漏。注重讲练结合,综合训练,让学生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面向全体,注重层次。通过复习,温故知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重点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
1、复习每单元的字词积累,注重字音、形、词义整体把握。设计一些抄写题、看拼音写汉字、诗词背诵部分积累、病句修改等题型进行训练。
2、加强综合型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常规模拟训练,尤其应该注重综合型学习的选题和材料概括的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复习
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把握
关键语句的翻译
对古文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
语法现象归纳:
A古今异义
B一词多义
C通假字
D省略句
E倒装句(点到为止)
F词类活用(点到为止)
(三)现代文阅读复习
阅读历来都是难点,对现代文阅读应强化训练,在阅读训练中和学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方法,比如:读懂文章的方法,审题的方法,答题的方法等,用以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其成为一种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
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要求--几问,问什么。
寻找和锁定答题区间--哪几段,哪一段,哪几句,哪一句。
筛选最重要的词句--抓关键词,关键语句。
整合信息--向“标准答案”靠近,要点全面,语言简洁。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
直接摘取(筛选摘取)
筛选整合(先筛选,后整合)
分析阐述(分析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读文章方法,如何组织语言使答案精练规范等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作文训练(通过每周综合测试练习和讲评)
写作技巧点拨
指导审题(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的拟题)
考场作文训练
优秀习作赏析
三、复习时间:20xx.06、11----20xx7.6(共计四周)
四、具体复习安排
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 篇3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能正确地进行整式的运算。撑握运算的各种法则以及乘法公式。
2、能准确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并撑握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3、认识百万分之一。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形象统计图,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体会概率的取值在0,1之间。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运用概率的语言说明游戏的公平性。体会概率的意义,能对两类概率模型进行简单计算;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掌握三角形分类。会画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以及高。认识全等三角形撑握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以及利用全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认识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都是变量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7、能辩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复习时间安排
1、整式的运算2课时
2、平行线与相交线2课时
3、生活中的数据1课时
4、概率1课时
5、三角形2课时
6、变量之间的关系1课时
7、生活中轴对称1课时
8、综合复习在复习时抓重难点着重复习。2课时
七年级下册期末计划 篇4
一、积累:
1、词语积累
2、课外名句积累
3、理解性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含现代文)
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二、运用:重在考查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综合性学习:设计活动方案或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探究(按《课程标准》要求)
四、阅读理解:
(1)课内语段阅读
(2)课外短文或片断阅读
(3)课内文言文阅读。
五、根据课本要求,写一篇供料半命题作文:(500字以上)。
在复习中要真正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扎实有效,避免做无用功。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资料研究
1、认真研究上一学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弄清考试题目的类型,吃透课改的精神实质,改革初一语文复习教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工作;
2、认真研究学习初一语文期末检测的质量范围和要求,在复习中力求做到有的放矢;
3、关注20xx年中考语文试卷,明确中考改革方向,适时调整复习工作的重点。
二、复习安排
1、单元与综合练习结合,分工到人,适时训练,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
2、分题型进行单项训练,主要是三大块:
1)积累运用,此项内容注意印发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积累,如名言警句、名句阅读。探究、改错再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减少失分。
2)阅读理解,课内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语段,注重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的训练、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审题,落实一个“规范性”。
3)作文指导以记叙文体为主,针对学生写作中不会具体描写,只会概括叙述的空洞弊病,加强训练,充分利用日记进行片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