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李时珍》教学设计

2025/08/26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李时珍》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能认7个生字,学会写9个生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2、抓重点词,品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著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采药”“著书”等都是生疏的事物,对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造成一定障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查资料,把原先对李时珍零碎的了解整理为较完整的认识。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课文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对李时珍著书的兴趣、探究。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练习,对如何写人表现其品质没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通过读一篇好的文章,学一种好的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提高习作水平的好途径。因此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阅读和习作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吗?你们从哪知道的?说说你对他和《本草纲目》的了解。

2、《本草纲目》是明代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这么伟大的一部著作,李时珍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文,今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伟大的名医——《李时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录音,感知课文。(播录音)

师:老师播放课文录音,你们边听边看课文,注意把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听清楚。

2、认读生字,书写难写字。

师:听清楚了吗?把你认为的难读字音再读几遍,待会考考你们!

师:现在我们进行开火车比赛,给这些生字点点名! (出示生词:医学家 诊费 救死扶伤 鄙视 患病 判断 本草纲目 救死扶伤 完善 )

出示句子:李时珍发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卡车上载满了运往灾区的救灾用品。

师:自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发现?这个字有两个不同的读音,读书时要注意区分。课文里还有一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累)你会组词吗?(硕果累累)(劳累)

3、指导书写难写字。a)出示“鄙”“载”字卡。b)师范写,生观察。

要求: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把字写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说)

鄙: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要写得紧凑些。

载:半包围结构,“戈”字旁的横要写得够长,弯钩要写得舒展。

c)生练写。d)反馈写字效果(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轻声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2、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记下”说明李时珍勤奋好学,刻苦认真。)

3、师:知道“鄙视”一词的意思吗?把“鄙视”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轻视,看不起)

师:为什么在当时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还要学医?

(理解“救死扶伤”,“立下志愿”)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医药书?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理解“完善”,旧药物书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准)

2、师:为什么李时珍能发现旧药书有不完善的地方?

(体会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表现出的善于思考的精神。)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为了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是怎么做的?轻声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找:李时珍为编写药书做了哪些工作?

(准备工作:积累经验,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2)再读画词: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2、汇报自读学习情况:(要求: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理解:行程远:“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

3、课件出示:(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四人小组品读)

四人小组讨论想象:李时珍经过了哪些艰难险阻?

(1)你能想象“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的画面吗? (理解采草药的“艰辛”。)

(2)你想到过品尝草药的危险吗?(理解李时珍著书的“严谨、科学的态度”。)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师:最后,历经了27年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有着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的伟大著作。)

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是什么精神支持着李时珍为它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

总结:李时珍靠的是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同学们也应该像李时珍那样,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将来学有所成,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学习写法。

1、师:通过课文的描写李时珍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

2、师:你为什么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联系课文内容)

3、师:是啊,作者花了较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李时珍采草药的艰辛,还抓住了许多细节描写“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等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的高尚品质。我们今后学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方法,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并组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3、进一步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对李时珍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由于学生课前丰富的课外阅读对李时珍“从小立下从医的志愿”,“《本草纲目》是我国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课文有了大致的认识,上起课来学生都能纷纷说出自己对“李时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巨大的代价著书”的感受和理解。文中对李时珍认真辨别药材“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只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而一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破庙过夜》,记叙的是李时珍师徒采访途中,在一座满是蜘蛛网的庙里过夜风餐露宿。并以“月下记录材料”和“亲口品尝鸡肠草”这两件具体事例来说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同时也加深渗透 “用具体事例表现其品质”的写作方法。所以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以课内促课外的阅读。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九组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从“立志-学医-编书”三个方面介绍李时珍,反映了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精神。课文通俗易懂。本册教材的阅读训练重点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要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题。“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课文特点及本册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我认为《李时珍》一课的导学应突出一个“读”字:初读,理线索;引读,明大概;细读,识经过;品读,悟精神。

二、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诊费”“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4、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三、教学思路:

教学生字词——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

四、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2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五、教学用具:投影仪和幻灯片。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李时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出示幻灯片:看看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李时珍的照片

二、初读,理线索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的?板书:立志、学医、编书。

2.找出与上面三方面对应的自然段。

3、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4、、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引读,明大概

课文第1、2自然段是非重点内容,所以采用引读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李时珍是何时、何地、怎样的人,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四、细读,识“经过”

(1)指导学生围绕“编书”质疑。

(2)梳理学生提问,并有针对性地释疑。

A.导读第3自然段,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完善的药物书,并进行分层训练。

出示幻灯片: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1、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面。

2、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不详细

3、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结合第二句话进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①引读第1、2句。

②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在书上标序号。引读旧的药物书有三个缺点,并指导概括:不全、不详、不准。

③理解句与句的联系:“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与后面几句是什么关系?(总分)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总分关系。

④旧的药物书有这么多缺点,李时珍有什么想法?(读第3句)有什么决定?(读第4句)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⑤比较句子:

他决心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a.默读三句话,比较句子异同;

b.引导学生理解“决心”、“重新”、“完善”的意思,重点理解“完善”:完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请联系第2句理解。

⑥第2句和第3、4句是什么关系?(因果)指导用“因为......所以......”说话。

B、讲读第4自然段时,提问:“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出示文字课件:“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上千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①读第1句,可以看出这一段主要写李时珍哪方面工作?(亲自上山采药)

②朗读写他亲自上山采药的句子。

③结合课文插图,指导理解“走遍了”,“不怕......不怕”,“拜访”等词意思,学习李时珍严谨科学态度和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

④出示句子:

他还品尝了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a.品尝是什么意思?

b.品尝药材会有什么危险?

c.品尝越多,遇到的危险就越大,他明知道这一切,他为什么还亲口品尝许多药材?

d.三句话相比,哪一句更体现了李时珍献身医学的崇高品质?再读体会。

⑤后面4句和第1句是什么关系?(总分)用“--”画出总起句。

⑥教给学生“抓总起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老师引背第4自然段,出示幻灯: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 ),还亲自到( )。他不怕( ),不怕( ),走遍了( )。他有时( ),饿了( ),天黑了就在( )。许多药材他都要(),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 ),拜访千百个(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 )。

C、自由读第5自然段,了解李时珍编的《本草纲目》是否已达到完善的要求。

①《本草纲目》达到了完善的要求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②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伟大”一词。

③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4.再读第5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编书的不容易。

①编写这部书容易吗?从哪些词体会到?用“…”标出来。

②自读体会编书的不容易。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四、品读,悟精神

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情景。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五、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骄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 :

李时珍

救死护伤,立志学医

立志

处处留心,暗记药方

伟大的医学家

和药物学家 不详细

学医: 一面行医,一面研究不全面 态度严谨

不具体

不怕……不怕…… 不辞辛劳

编书 亲自采药,亲口品尝 献身医学

积累经验,拜访别人 虚心请教

整整27年,终于编成 持之以恒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 复习导入(可伴随悠扬的古筝旋律,轻轻的悠悠的,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学生读题)

2、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板书:不怕吃苦)

3、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4、小组交流。

二、交流读书体会。

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呢?

(一)第一段(从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看出。)

1、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座怎样的古寺?

(出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讨论交流:灰尘、断垣残壁、青苔、神像、蜘蛛网)

练习朗读。

继续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些什么?

这样的寺院,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破败、荒凉、简陋。板书)

(学生朗读)

2、 你知道李时珍住破庙的原因吗?(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a) “一心”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事一心赶路?他们是怎么赶路的?(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交流)

b) 错过了客店,就没人家住宿了吗?(抓“前不见村,后不着店”,“ 隐隐约约”理解)

c) 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时,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学生朗读)看到这一切,李时珍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句中无“就”字。学生辨析。“就”字说明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吃苦——随遇而安。)

(二) 第二段(从师徒谈论“苦”字看出)

1、师徒俩在什么时候谈论的?(板书:啃干粮)

2、可见,他们的条件是这样的艰苦:没有柴火,他们——捡树枝杂草;没有丰盛的晚餐,他们——烧开水,啃干粮。他们谈笑风生:(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七自然段。学生朗读)

这种生活苦不苦?为何觉得不“苦”?

(“破庙”——“家里”的对比,看出现在的“苦”,“万民得福”——“吃点苦”的对比,看出李时珍——“以苦为乐”。)

因此,他是怎样和徒弟谈论“苦”字?(出示 笑)李时珍是何等让人敬佩!怎样来读好这段话?

3、分角色表演朗读。(同桌互练,个别表演。)

(三) 第三段

1、过渡:

“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它们工作到什么时候?(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这时已是深夜,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从白天工作到深夜,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夜以继日,日理万机,怎么不辛苦呢?(板书:连夜记)

2、虽然这么辛苦,师徒俩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呢?(出示第12自然段。朗读。)

(1)“鸡肠草……”这儿用了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鹅肠草,生嚼无涎……”

这儿又用了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和前面的相同吗?(不同,前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到“鸡肠草”时,有点吃不准,于是疑惑、思考,这才叫庞宪拿来药包,找出“鸡肠草”和“鹅肠草”作比较。后面的省略号表示李时珍记下的并非到鹅肠草为止,下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药材。)

(2)李时珍是怎样分辨“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放在嘴里咀嚼。)(李时珍的这样做将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好多植物是有毒性的,这样鉴别你们觉得值得吗?可见,李时珍对科学是那样的——严谨认真。(板书)

(3)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就是为了——万民得福。我们怎样来读好这段话“(敬佩、赞扬)

学生练读,个别读,齐读。

三、总结课文

(建议:最好截取一段有关他的电影片段播放或寻找专题介绍他的节目片段,伴上音乐,效果可能更好,可能难度有点大,但相信你!)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写一些,再交流。)

2、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

四、作业

1、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包装盒或说明书),了解药效。

2、课外搜集有关李时珍的故事或像李时珍一样的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李时珍》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7册6《李指针》

二、教学要求:

1、学会14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累”)及新词,认读5个字。

2、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作出杰出的贡献;学习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

3、体会文章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3部分,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经过和结果。

四、教学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一个略显沉重的问题:生过病吗?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有个头疼脑热生病的时候。

看过中医吗?为什么选择看中医?

正是由于中药材来自于大自然,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再加上良好的疗效,所以中医得到了历代广大人民的认可和信赖。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叫什么吗?(《本草纲目》)

这部医学著作的作者是谁呢?(李时珍)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书中是怎么评价李时珍的?(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书中是怎么评价《本草纲目》这本书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伟大”是什么意思?(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不同一般。)

教师导语:那么李时珍的“伟大”之处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他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质,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行为,他做出的事业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李时珍的“伟大”?默读课文,在书中划批。

(二)交流感悟:

品质伟大

第1自然段:

看到父亲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医的志向。(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决心要像父亲一样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小而有志,为他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做出伟大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第2自然段:

理解“鄙视”的意思。(轻视、看不起)

行医受人鄙视,父亲不让他做医生,但是偷学本领。(为了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不怕被人看不起,不为名和利——品质伟大)

第3自然段:

① 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病人负责的品质。)

② 理解“完善”的意思:“完备美好,没有缺点”

③ 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读书。几个缺点?怎么看出来的?(分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面。

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不详细。

有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不正确。

④ 想象这样的缺点会有哪些危害。

(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误用药物的现象,给医生看病造成许多麻烦,病人也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⑤ 这些都说明旧的医药书“不完善”,李时珍要编的书应该是:很全面、很详细、很正确,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完善”。

小结:要想写出一本完善的中医方面的医药书,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细致的、繁琐的工程,但他还是下定决心去编写,为什么难度那么大,还要下定决心去编写?(有了这样的药物书,不仅自己可以正确地使用各种药物为病人治病,其他医生也可以借鉴、使用,最终受益的是众多的病人。因此,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是一件造福于千千万万人的事。)

过渡:通过刚才对前3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李时珍的品质是非常伟大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哪些行为、行动上能感受到他不同于一般人的伟大之处。看第4自然段。

行为的伟大

第4自然段:

① 积累经验。“积累经验”是指把经验一个个地收集、整理、保存起来。

② 亲自采药。

一“不怕山高路远”,山再高,他也要上;路再远,他也要去。“不怕严寒酷暑”,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走遍了”这里指生产药材的名山他能去的都去了。

小结:从“不怕……不怕……”看出李时珍不怕困难;祖国的名山大川多不多?谁敢说走遍了?李时珍做到了。——伟大,读

二是说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钻进大山深处寻找药材,采集药材。

小结:以山为家,凑合吃喝,条件艰苦,不畏艰险——伟大;读

三是说他亲口品尝药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是药三分毒,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他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的著作真实可靠,常人做得到吗?——伟大。

PPT1:

李时珍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为什么向他们学习请教。(因为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对当地出产的药材很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

小结:李时珍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能够把千百人的经验,人民大众的智慧汇总提炼出来,前人做到了吗——伟大,读。

(三)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伟大,这是行为上的伟大。他这么做就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的、详细的、正确的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在作准备。

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李时珍准备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伟大精神。

过渡:李时珍这么一个伟大的人,通过他的伟大的实践,最后终于编纂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书中评价这是一部怎样的书?(伟大的著作)

(四)为什么说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呀?

PPT2:他整整花了27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后来这部书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

启发:透过这些数字你能想到什么?

① 27年──编写的时间长

② 一百多万字──所写的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祥实

③ 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包含的药物种类齐全。

小结:透过这些数字,你们想想起在当时条件下,完成这样一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透过这些数字,我们能感受到李时珍这个任务身上伟大的品质。运用数字多有好处呀!以后的写作当中可以尝试运用。

④ 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影响大,流传广,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联系收集的课外资料,说说《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再次体会数字说明的作用)

PPT3:补充介绍《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文章,感受到了李时珍身上品格上的伟大,行为上的伟大,还有他事业上的伟大,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李时珍以自己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中国、乃至全人类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六)此时此刻,你想对李时珍说点什么呀?

启发:可以称赞李时珍伟大的品;可以结合《本草纲目》称赞李时珍的贡献。

六、作业:PPT4

1、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影片《李时珍》

2、阅读语文读本第10课《夜宿破庙》。(师:你会对李时珍为了百姓不怕吃苦的精神有更加具体的了解。)

3、结合搜集的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伟大 完善

不怕困难 不全面

勇于实践 不详细

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