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词汇:荷花、花梗、叶柄、莲蓬。
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一幅荷花挂图、莲蓬和藕(实物)、刀子、印章画、纸。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生在绿船上"。(荷花,又叫莲花)二、了解荷花名称及生长特点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荷花各部分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1、出示荷花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季节见过荷花?在哪儿见到过?观察荷花、花梗、荷叶、叶柄,并提问:它们叫什么?长得什么样?
2、出示实物莲蓬,并提问:这是什么?它的里面有什么?(剥开莲蓬,让幼儿观察)教师小结。
3、出示实物藕,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荷花的什么?长得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切开藕,让幼儿观察)教师小结。
三、介绍荷花的用途提问:你们知道荷花有什么用吗?
教师小结。
四、游戏活动:夏天到了!
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表演夏天里的荷花盛开的动作。相互表演!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运用对唱形式表现歌曲,并掌握节奏型ⅹⅹⅹ–︱
2、体验在游戏过程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鸡、小鸭、小猫的头饰及图片,门,图谱、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用小动物的叫声学打节奏。
1、练习节奏型ⅹⅹ︱ⅹⅹⅹ–︱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叫的?说的真好(幼:叽叽叽)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鸡,出示小鸡的图谱
它会怎么叫呢?(幼:叽叽叽)
师:一只小鸡叫一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有延长音的小鸡节奏图谱。
师:咦,后面多了个什么?(幼:小横线)有了这个小尾巴,小鸡会怎么叫呢?谁来学一学?到了小尾巴这怎么办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示范,念出节奏。
师:我的声音到这怎么啦?
幼:声音长了一点。
师: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来学学小猫叫。
二、欣赏歌曲
1、师:小朋友学的真好。今天小鸡家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图谱,并贴上小鸡的头饰)听,是谁在敲门?
师:这首歌是几个小动物唱的?(幼:2个)哪两个(幼:小鸡和小猫)他们是怎么唱的?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不是一起唱的?(幼:不是,他们是一人一句的唱的。)
三、幼儿学唱歌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他们是一人唱一句(贴头饰)来唱歌的。
2、师:歌里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撕开遮挡纸)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是怎么唱的?
小猫是怎么回答他的?我们再来听听小猫是怎么回答的?(撕开遮挡纸)小猫怎么回答的?(幼:你的朋友来看你,请开门,我是小猫,喵喵喵—)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唱的。我们再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又是怎么唱的
(幼:我的朋友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再次欣赏歌曲
师:原来小鸡家来的.这位客人是小猫,让我们完整地再来听一听这首歌,会唱的宝宝跟着唱。
3、我们跟着琴完整的学一学。
4、小朋友唱的真好听,老师想听你们唱一唱。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演小鸡,幼儿扮演小猫
师:小朋友唱的真开心,我想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歌曲里有两个小动物,你们想扮演谁?
这样吧,我们来商量一下,我先来扮小鸡,你们来扮小猫,等一下我们再来换。
看好了,有小鸡头饰的部分我来唱,有小猫头饰的部分你们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师:我们来换一下,你们来扮演小猫,我来扮演小鸡,有小鸡头饰的是你们唱的,小猫的我来唱,小鸡先唱。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师:现在,想扮演小鸡的就坐在小鸡这边,想扮演到小鸡家作客的小动物坐在另一边,我们再来玩一玩。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去告诉隔壁班的宝宝吧。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肚脐眼”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怎么会有肚脐眼的?肚脐眼又有什么用?绘本故事《是谁的肚脐眼》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一张一张形象逼真的图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的'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肚脐眼的由来及其作用。
2、在看看、猜猜、讲讲中,能够准确找出不同物体肚脐眼的部位。
3、能自由想象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体验绘本故事带来的乐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人手一份操作练习和固体胶。
活动过程:
1、故事内容
(1)今天陈老师邀请小朋友帮个忙的你愿意吗?请你告诉我这可能是什么?出示幻灯1,引起幼儿观看兴趣。(幼儿猜猜)
(2)边翻书边说,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出示幻灯2)原来是宝宝的肚脐眼啊!
(3)问问宝宝你们知道宝宝怎么会有肚脐眼的吗?(宝宝在妈妈肚里要依靠脐带来吸取氧气和营养,当宝宝出生后会将脐带剪断,打个结就变成了我们的肚脐眼。)边讲边出示幻灯图片3,激发幼儿的兴趣。
宝宝你们有肚脐眼吗?找一找,挠一挠,痒不痒?
(4)那除了宝宝有肚脐眼,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有肚脐眼吗?(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5)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也有肚脐眼的,你来找找看,它藏在了哪里?出示幻灯4樱桃图,让幼儿来找一找。
(6)你们为什么说这是樱桃的肚脐眼?引出它的作用。
小结:樱桃的肚脐眼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一样是用来吸取妈妈身上的营养的。
(7)小樱桃有肚脐眼,宝宝有肚脐眼,这里啊陈老师还找来了两个肚脐眼,你能猜出是谁的肚脐眼吗?(出示幻灯,猜一猜)
2、操作练习
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肚脐眼,你们能猜出这是谁的吗?
(1)先看图片内容,找出肚脐眼在哪里?
(2)讲解操作步骤。
(3)进行作业评析。
活动反思:
《是谁的肚脐眼》是一本知识性绘本,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但是我将故事的后半段给删减掉了改变为操作练习,我把重心放在了“猜谁的肚脐眼”上面,上课过程中我让幼儿先了解了自己肚脐眼的由来从而引申出肚脐眼的作用。然后上幼儿猜了小樱桃的肚脐眼在哪里通过这个引申出它的肚脐眼的作用跟宝宝相似。(小结:肚脐眼是用来吸取营养的)在激发了幼儿探索兴趣之后,我进行猜是“谁的肚脐眼”的一系列活动,先由观看幻灯猜再到动手操作。我发现大多数幼儿对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就是收尾部分我似乎没有语言组织好还不够精简,以后还需把问题考虑清楚并且将语言组织的更好更精简易懂些。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 掌握屈漆团身走路的技能。
2. 练习在15cm—20cm的`独木桥上手持物品走来走去,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3. 会双脚向前行进跳。
准备:
1. 红。黄。绿三色纸,布置好场地。
2. 小图的头饰若干。
过程:
一.老师扮演妈妈,带小朋友自然进入场地。
1.“孩子们,今天天气不错,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玩,好吗?
(红眼睛。短尾巴。长耳朵。)
2. 你们愿意帮妈妈做事情吗?那你们得先跟着妈妈把身体锻炼好,这样帮妈妈
做事情妈妈才放心。
二.做运动,幼儿分散站立。
1. 孩子们,找一个位置站站好。
2. 握住小手转一转,伸出小脚晃一晃。
换只小脚晃一晃,双脚并拢抬一抬。
双手叉腰摇一摇,双手摸地蹲一蹲,
最后轻轻跳一跳。(两遍)
三.预备练习。
1. 妈妈:孩子们,我们兔子有一个最大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分别请幼儿说一说)
2. 看妈妈怎么跳的?
教师示范双脚向前行进跳,让幼儿观察妈妈的动作(轻。稳)
3. 小兔跟着妈妈在门前空地上练习。(要求幼儿双脚同时起跳,不必跳太高,双
放在体前。)
4. 妈妈带领小兔做矮人走。
四.游戏部分。
1.妈妈带领宝宝跳进家里,妈妈:
“妈妈要出去采蘑菇,你们好好在家里看家,谁来也别开门,只有妈妈回
来才可以开门。
a. 妈妈跳出家,双脚向前行进跳,沿行走路线跳至土坡前。
b. 走过土坡,继续向前跳。
c. 刚采了个大蘑菇,大灰狼来了,妈妈连忙蹲下,双手举起大蘑菇,至头顶,躲在下面。
(大灰狼转了一圈走了。)
d. 妈妈看见大灰狼走了,躲在蘑菇下面,继续前进,团身走回土坡处,站起来,双手举起蘑菇走过土坡,然后将蘑菇移至体前,,跳回家。
2.妈妈: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幼儿分别答应)看,妈妈采了个大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