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教案

2025/08/3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色彩的美丽。

2.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颜色,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色彩。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太阳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讨论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二、逐页看图讲述:"太阳的颜色"。

1.强化故事中描述颜色的词。

2.插问:小动物们说了这么多,你们说说太阳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3.鼓励幼儿尝试记忆太阳的七种颜色。

三、完整讲述故事

1.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讲。

2.帮助强化绿油油、红艳艳、黄灿灿等词。

3.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你们平时还在哪里见过太阳的颜色?

延伸活动:

1.户外活动时,请幼儿到花园里找一找太阳的七种颜色,看看能找到几种?

2.回家后让幼儿继续找太阳的颜色。

附散文诗:太阳的颜色

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照在叶子上绿油油的。"蝴蝶说:"太阳是红色的,照在花朵上红艳艳的.。"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照在稻穗上黄灿灿的。"鱼儿说:"太阳是蓝色的,照在稻穗上蓝湛湛的。"小兔想:"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大家的说法可都不一样啊!"大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彩虹姐姐笑嘻嘻地说:"你们数数我的裙子,就知道太阳的颜色啦!""红、橙、黄、绿、青、蓝、紫。"小动物们数一数,大家都知道了:"哦!太阳有七种颜色。"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跑、跳、钻、滚等运动中提升身体的敏捷性,促进大动作的协调发展。

2、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乐观开朗的个性。

3、体验和大家共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练习不同姿势的翻滚,能从布的一端滚向另一端。

【活动准备】

长约6米、宽约3米的大块长方形绸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或坐或蹲在红色长条布围成的鸭圈中,听到音乐,起身,模仿小鸭子进场。(欢快的音乐)

2、伴随儿歌热身:一群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拍拍翅膀,跟着妈妈,学习本领。

二、基本部分。

1、基本动作练习。

师:“小鸭子要跟随妈妈去小河捉鱼虾,路上会遇到一些情况,你们要小心啊。”

(1)“过河沟”,练习不同的跳:长布折成宽窄不同的长条,幼儿练习双脚跳、单脚跳、跨跳。

(2)“躲浪花”,练习低头钻跑。(浪花的音乐)

师:“小河里,大风卷起了浪花,孩子们,我们一起钻过去吧。”教师抖动红布,幼儿目测其飘扬及落下的速度和距离,从“浪花”下穿过。

(3)“打雷,下雨了”,练习钻爬,头部抚触。(打雷闪电的音乐)

师:“听,什么声音?”幼儿钻人大红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师拳头模仿雨滴轻轻拍打幼儿。

2、练习滚动。

师:“小露珠在荷叶上是怎么滚动的?”“小鸭子在河里是怎么捉到小鱼的呢?”

(1)幼儿在红布上或场地上探索并练习滚动的不同方法。

(2)教师总结后,选择一种方法,幼儿依次由红布一端滚到另一端。

三、结束部分。

1、“小小的船”,放松动作。(轻缓的音乐)

师:“天色不早了,天边升起了月牙,水面上飘来一条小船。”全部幼儿坐在长条布上,面朝教师,手握两边的布,左右摇晃,进行放松。

幼儿念儿歌: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乘船回家,自然结束。

幼儿站于布侧,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状,“游”出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1、在本次活动中我紧抓幼儿的兴趣点,愉悦伴始终组织的“快乐游戏”活动。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和好装扮的特点,以小鸭子跳泥沟,小鸭子躲浪花,小鸭子学露珠翻滚,小鸭子划船几个有趣的游戏练习动作,幼儿始终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

2、在这次活动中我整个活动过程都以游戏的口吻来贯穿整个活动,以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充分体现了教育无痕迹的境界。

3、整个活动,每当出现不同的场景的时候我都伴以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小鸭子”身在其中,使他们玩的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受到音乐美的陶冶。整个活动下来幼儿都在轻松开心的活动中得到了发展,这次活动很成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用靠垫做运动,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用不同的玩法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3、让幼儿学习掌握爬、抛、跳等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经验准备:爬、兔跳、玩沙包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由发现靠垫的多种玩法

难点: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抱靠垫有序进入活动场地,利用靠垫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察自己的靠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了解靠垫的用途。

3、通过抱一抱、拍一拍、坐一坐,感知靠垫带来的感觉(很软、很舒服)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利用靠垫一起玩“藏猫猫”“学小兔跳”等活动,体验玩靠垫的乐趣。

2、引发幼儿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

3、幼儿示范新玩法。

4、集体游戏

(1)开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当作火车,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的游戏,提问幼儿:火车要开到哪里去?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2)爬山洞。(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

(3)小兔跳。(将靠垫分为两组,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靠垫。)

(4)小乌龟爬爬爬。(引导幼儿将靠垫背在背上学小乌龟爬爬爬。)

(5)我要飞(引导幼儿将靠垫抛向上方,并尝试双手接住。)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坐在靠垫上,活动颈部、拍拍手臂、敲敲腿,模仿开火车的动作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幼儿继续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促进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得到更好的锻炼。

2、区角延伸:将靠垫分别放入图书区和娃娃家,幼儿尝试亲自布置区域环境。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友爱,快乐,温馨的感情色彩,享受配乐故事带来的美好的意境。

2、理解梨子与小提琴两者在外型上的相似之处。

3、以“假如我有一把小提琴”为话题,学习围绕话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小提琴实物或图片,实物梨

2、录音机,磁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实物梨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二、观察课件,回答问题。

1、有一只小松鼠见到了一个梨,你觉得她会用来做什么?(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2、你觉得松鼠捡到梨子后,为什么要作成小提琴?

3、谁会听到小提琴声呢?(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4、狐狸在干什么?她听到琴声后会怎么做呢?(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5、森林里有了美妙的`音乐后,小动物之间变的怎么样了?

6、小提琴上掉下了什么东西?真的是音符吗?她会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后看课件)

7、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小动物作成了小提琴?

8、自由结伴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欣赏课件

问:你喜欢这样的小提琴吗?为什么?

四、讨论:

假如我也有一把小提琴,你会用它干什么?

活动结束:

听一听小提琴美妙声音,一起随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