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2025/08/3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1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汇报

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揭示课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7.66-3.54-1.46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2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22~p23),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经历自主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学习20以内的加、减后,安排通过看图列式,看图讲故事,百以内数的加减后,又安排了一次,重点是通过求三个数的和、购物等,学习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单元安排的混合运算,主要是结合简单的现实问题,在用已有经验分步计算的过程中,尝试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进而理解运算顺序,并试着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学习写答语。

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流程:

一、 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 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 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 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 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 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

=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6、 写出答语

学生试着写出答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二、 巩固提高

1、 牛刀小试,投影出示

(1)向阳村原有电视机3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的少11台。向阳村现在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

(2)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综合算式

34+56=90 678-299=379

90-45=45 379+546=925

2、 大显身手

(1)295+326-483 420+191+78

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到石家庄前车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288位。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的乘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学校里原有85盒粉笔,又买来56盒。用去了73盒,还剩多少盒?

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数学24——25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景,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试题。

3、 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难重点: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师:小化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化还剩多少元钱?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要想知道小化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自己进行计算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100—29—56 用竖式进行计算(要学生说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减起。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位多练习几遍,一定要让学生扎实掌握。)

100—29=71(元) 71—56=15(元)

29+56=85(元) 100—85=15(元)

100—(29+56)

(在这一计算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怎样把两个减法算式写成一个连减算式以及连减竖式的写法。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进而了解运算的顺序)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在这一环节中,一部分学生肯定会丢掉小括号,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这一组算式:

152—79—25 252—116+58

152—(79—25) 252—(116+58)

交流计算结果时,重点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数和运算符号相同.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带小括号的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 练一练

第2,3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己计算然后再交流。(在交流时,让学生说计算法则。)

另外,2,3题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像第三题可以连续减两次,也可以带上小括号。不论是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理由。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计算导入

我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战两个计算题? 计算:

26+35+11 65-21+18 在两位数运算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你说我说,探究新知

1、出示数学信息

星期天妈妈带礼物去姥姥家,给姥爷买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给姥姥买了双鞋88元。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3)买两件下衣需要多少钱? (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书) (7)衣服比鞋贵多少钱?(板书)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认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有哪些方法解决? (3)找学生展示他的算法。

(4)学生说算法及运算顺序,其他同学补充。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列分式计算:

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215 112 + 103 + 88 或 +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的计算能力真强,第二个问题敢不敢挑战?

4、解决问题:衣服比鞋贵多少钱?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

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再通过学生讲解补充掌握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5、总结归纳运算顺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过关形式)

真了不起,这么快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师带来了过关游戏,敢不敢闯?好,请看第一关。 第一关:计算

795-35-138 335+280-104 第二关:

一水果店有300斤苹果,上周卖了132斤,这周卖了121斤,现在还有多少斤? 第三关:

王阿姨去逛商场看中三件商品:电话248元,果汁机187元,饮水机186元,她的钱包里有600元,够吗?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加减混合运算。学会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三、教学流程: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1、大家喜欢玩具吗?今天我们就和小羊一起来到玩具店,帮小羊解决买玩具的问题,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经理也想请你们帮帮忙出示情景图:商店里有18个白皮球,23个花皮球,小羊买20个皮球。还剩多少个皮球?

2、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3、教师提出:“还剩多少个皮球?我们应该怎样算?”

4、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5、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分步计算:18+23=41(个) 综合算式:18+23—20

:41—20=21(个)

=41—20=21(个)

适时点拨和指导学生脱式计算的格式、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每一步运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综合算式解答的联系,重点指导综合算式直接列出两步算式,先计算前两个数字并把得数落下来写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个运算符号和第三个数字落下来,最后计算把前两个数的结果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写在脱式的第二步。

6、 写出答语

学生试着写出答语,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订正。

(二)巩固提高

1、(1)向阳村原有电视机3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的少11台。向阳村现在一共有电视机多少台?

(2)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综合算式

①34+56=90 678—299=379

②90—45=45 379+546=925

2、大显身手

(1)①295+326—483 420+191+78

②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到石家庄前车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庄站上车的乘客有288位。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的乘客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火车从石家庄站开出后,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学校里原有85盒粉笔,又买来56盒。用去了73盒,还剩多少盒?

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