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爱国教育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爱国教育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了解国庆节的时间以及放假。
2、学会“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
3、体会爱祖国,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国旗,“祖国祖国我们爱你”音乐。
活动重难点:
对国庆的理解和学习歌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诶,小朋友们小眼睛看这里。老师手里的图片,有没有小朋友认识?
哦,是生日蛋糕。小朋友们都过过生日吧?有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生日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呢?
恩,吃了蛋糕,唱了生日歌,还玩了,吃了好多好东西。
真棒呀。那么,老师知道,很快,又有一个生日要到啦,小朋友想知道是谁的吗?
二、引入国庆。
即将到来的生日是我们的祖国妈妈。她的生日是十月一日。我们称之为国庆节。虽然我们吃不到祖国妈妈的蛋糕,也没办法送她礼物,但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也给我们带来了七天的假期。在这假期间,我们可以尽情的'玩耍,也算是祖国妈妈在生日时送给我们的礼物了。
那么,让我们跟着音乐,为祖国妈妈送上一首生日快乐歌吧。
三、唱生日歌。
四、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我们的祖国生我养我,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爱不爱她?那么,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一首“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歌曲吧。
1,先听一遍。
2,跟读歌词。
3,尝试学唱。
4,反复学唱,熟悉音乐。
五、现在,我们也学会了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了,那么,国庆回去之后,在十月一日这一天,唱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听哦。
爱国教育大班教案 篇2
爱国教育大班教案范文(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国教育大班教案范文(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国教育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大班幼儿少部分浏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缺乏一定的民族意识,为了使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我们特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汉、蒙、维、藏、朝鲜等56个民族,各民族人民勤劳、聪明、互相团结,共同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2.初步了解蒙、维、藏、朝鲜、汉5个民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3.感受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产生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分别邀请教师扮演蒙、维、藏、朝鲜、汉5个民族的客人。5种民族的舞蹈音乐;有关这5个民族风貌、民俗的PPT。调查表(见幼儿用书)。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上网搜索关于蒙、维、藏、朝鲜、汉五个民族的基本信息。
活动过程:
一、观看56个民族人物的图片,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提问:图片中有哪些民族的人?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少数民族?(结合各
民族的照片,向幼儿简单介绍我国的民族)
小结:我们的国家很大,人口也很多,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服装也不一样,他们都是中国人。在我们国家,汉族的人口最多,而其他的'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就称他们为“少数民族”。大家都是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民族的人,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团结在一起,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做了很多的事。
二、观看图片或者视频,认识、了解蒙、维、藏、朝鲜、汉5个民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1.分别请出5位客人,幼儿猜测他们的民族。
提问: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哪个民族的?你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2.观看图片或视频,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生活在中国的什么地方,环境怎样;有什么美景、美食;住什么,穿什么;有些什么特色节日;文字、舞蹈、宗教情况……)
三、分别欣赏5个民族的音乐和舞蹈,了解5个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特点,产生学跳民族舞的兴趣。
舞蹈欣赏完后,教师简单地讲解该民族基本舞步和动作的特点
汉族:四方步,十字步;藏族:甩袖,弹簧步;维吾尔族:手腕转动、进退步等;蒙古族:跑马、挤奶动作等;朝鲜:抖肩等。
四、参与“民族大联欢”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产生民族自豪感。
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民族?想学习哪个民族的舞蹈?
与5个民族的客人告别,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认真学习该民族的舞蹈,争取在大联欢活动中有精彩表演。
爱国教育大班教案 篇4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宗旨
1、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探索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教育艺术,把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一个新阶段。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原则
3、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根本指导思想。
4、以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性文件。
5、坚持“以教学为主、教育为首”的原则。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
(一)目标
7、教育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激发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内容
(1)认知
8、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含义,知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共国的公民,懂得热爱祖国既是公民的道德要求,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9、初步了解家乡的资源、人口、民族、环境,初步了解祖国的古代文明史,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和平、富于革命传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学习祖国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
10、知道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知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了解爱青春、爱集体、爱祖国的关系。
1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学法、守法、护法。
12、初步了解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斗争史、创业史、建设史,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明确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
(2)情感
13、对已自尊自爱,珍惜青春年华;对人互尊互爱,珍惜同学友谊。
14、热爱班级、学校,逐步培养热爱祖国和各族人民的情感。
15、热爱家乡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建设家乡和祖国的志向及责任感。
16、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行为
17、从小事做起,从培养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做好事的良好品质。
18、养成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国家法律的行为习惯。
19、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刻苦锻练,勤劳俭朴,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做好一切准备。
20、尊重和爱护国旗、国徽。升降国旗和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四、途径和形式
(一)学科教学
通过语文、地方课程、学习课程、国学启蒙等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二)课外活动
(1)班团活动
21、抓好新生入学教育、班集体教育,重点开展:
①“我爱我的学校(班级、校集体)”校会班会主题教育。
②“迈好第一步”畅谈个人打算和自我要求。
③“当代小学生的风采”讨论。
④“文明中学生”评选活动。
22、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计算机)小组活动,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
24、鼓励学生参加文娱、体育小组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比赛。
25、组织《中华大家唱》演唱比赛。
26、“中国杰出科学家”读书征文比赛。
(3)影视活动
27、配合教育教学,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写心得,谈体会。
(4)读书活动
(三)社会实践
28、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
29、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经济发展,颂歌献给祖国,献给党。
30、访问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迈好青春第一步。
(四)家庭教育
31、召开家庭教育座谈。解决娇惯溺爱、矫枉过正、撒手不管的失误家教法。
32、开办家长学校,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共识,掌握科学育子方法,挖掘学生潜力,端正学习态度。
33、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
34、设计好重大的教育活动①新生入学典礼②毕业生毕业典礼③入队仪式⑤法制教育讲座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⑦总结表彰会议
35、开展好重大纪念节日活动.
36、布置好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