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2025/09/0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年近花甲,我有幸参加鹤沙航城读书沙龙。在这里,读书的朋友们或花甲或古稀或仗朝,但个个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谈吐不俗,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尤其是班长王树才老师,更是卓尔超群,笔下锦绣。为读书会的活动忙里忙外,安排的井然有序。前一段时间,他为我们提供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一起学习、讨论。持续数月,收获颇丰,很有感想。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的绝笔之作,曾获得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一部表现当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全景式小说。应该说,作品表现的那个时代,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过时代,主人公孙少平和我们也是同时代的人,很多场景、事件都似曾相识,我们也和孙少平一样恋爱过,挣扎过,奋斗过,悲伤过,喜悦过,所以能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这部小说展示了孙少平遭遇的困苦境地,描写了他战胜困难的美好愿望,刻画了他奋斗的艰难历程,表现了他向上的情怀与励志的精神。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德,读后令人振奋。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励志似乎不很重要了。我掩卷沉思,却对“平凡”二字颇有感悟。我们这些人历经了岁月的磨难,更容易理解“平凡”的含意,更懂得“平凡”的宝贵,就更加珍惜平凡的生活了。

我们读书沙龙的朋友,都是些平凡的人,或许有人创过不平凡的`事业,有过不平凡的成绩,但现在都归于平凡了。我们再也不用追求荣华富贵,再也不用羡慕掌声鲜花,再也不用担心尔虞我诈,再也不用忧虑商海沉浮,其乐也陶陶。过上这样轻松而悠闲的生活,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真谛。

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其乐也陶陶,还在于参加了读书沙龙,使我们的境界有了极大的提升,使我们平凡的人过上了不平庸的生活。一年多来,我们每逢星期五,便相聚在沙龙,交流学习心得,谈书论道;笑谈古今人物,任由评说。友谊之情,与日俱增。知识水平,日见其长。

我们是幸福的读书人,能有此福地,有此机缘,当感谢鹤沙航城社区的各位领导。愿我们的读书沙龙越办越好,让我们围坐沙龙读到更多更好的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一个精神的情感地世界,一个现实的生活地世界,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中,讲了几个关键问题,可以用几个词组加以概括,婚姻与爱情。完美与残缺,理想与现实,生命与生存,生活与活着,朋友之间的友谊,人生的意义等等,这些与我们每个人基本都息息相关,可自己去思量。

每个人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但是平凡的世界里却有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理想,但不绝对的理想主义,追求现实,但不彻底的现实主义,有些人看似平凡却在平凡中伟大,有些人,身似高阁,但内心却庸俗,有些人看似不完美,看似让人厌恶,但有时也可怜,也有可爱的一面,不管是理想,还是现实,不管是完美还是残缺的,这都是值得去尊敬,所以在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那么地真切,生命犹如重现。

在感情的世界里本无所谓遗憾,没有谁天生就该拥有他,然后走到最后,这是理想的世界,然而理想最终会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路遥的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没有纯粹的`理想,一切都将回归到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中又不断努力去追求理想,这是不矛盾的,反而更加贴近真实,对于秀莲,和润叶,一个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完美人物,一个是理想世界里的完美人物,正是太过完美,所以到最后才会留下残缺,而这残缺又何尝不是那么地真实那么地美呢。

少安没有选择润叶而选择了秀莲,而最后当日子一切好起来的时候秀莲最后确得了癌症,润叶跟了健全的向前,但不珍惜,最后向前残疾了,润叶才慢慢发现,人生中,生活的的意义,最后与向前重新开始,这也算是一种残缺,一种圆满。

世事要变了,其实这句话最开始借田二多次说出,在最后田二死后,仍被作者提及,这不得不说这句话的重要性,可谓贯穿整部小说,这部小说,正是从文革开始,到文革结束,一直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变迁和中国人民生活的写照。世事要变了,这句话正是诠释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性规律。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平凡的人,是这群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

孙少安是孙玉厚家的长子,虽是初中毕业,但是贫寒的家境让他过早地踏上了社会,与父亲一起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成了家庭的主心骨。他干活是一把好手,所以成了生产队长,而且是有名的一队队长。但因为家境的限制,他忍痛放弃了田润叶对他的感情,娶了一位朴实的山西姑娘。因为穷,许多人看不起他们,但是生活的艰辛使他逐渐成熟起来,也使他想方设法不断努力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他办起窑厂烧砖,在经历了许多苦难后,他终于成了村里最先富起来的农民,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现在看来,这个人物的思想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农村改革大潮中,他是一个典型,形象是真实的。

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是个有志青年,高中毕业后,也是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了考大学,出门给人家打短工。由于肯吃苦,他差点被人家选作上门女婿;后来他又去城里打工,并赢得田晓霞的一段爱情。历经波折后他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当上了工段长,成了劳动模范。生活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练了他,使他不断成长起来,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田晓霞的父亲虽然是省委书记,但她并没有躺在温暖的花房里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光荣的记者,最终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殉职。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对孙少平的爱情轰轰烈烈,单纯而美好,给人光明促人奋进。

这些可歌可泣的劳动者们在路遥的笔下显得丰满而光彩照人,他们留给我的不仅是鲜明的形象,还有高贵的精神。从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脊梁!鲁迅先生说得好,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把这个精神用在我们的工作中,那么何愁事不成?人可以贫穷,因为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人可以卑微,只要我们正在不断努力;人可以软弱,但是我们必须重新奋起。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我们不能虚度年华,因为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国家需要精英,但是更需要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精英们是国之栋梁,平凡人是社会江河的静水流深。在平凡的世界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人生态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1998年,出版界出现了一部具有恢弘气势和史诗品格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该小说表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的众多重大事件,可以说,小说中的青年主人公的经历,就是那个年代青年人成长的共同经历。”(摘自该书普及本)

看完这本书,脑海中就有一句话:“有些错过,是为了更好的得到,有些看似失去,却是更深刻的拥有。”

田晓霞的死对于孙少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少平失去了晓霞,仿佛被抽走一个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仿佛带来的`是整个生命的掏空,然而实际上有什么都没有抽走,什么都没有掏空,因为,晓霞在离开前已经帮助少平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自卑到自信,从摇摆到坚定,从平凡到脱俗的完美蜕变,.晓霞因救人而牺牲,带给少平的是巨大的精神冲击,晓霞对少平的影响已经植入到他的灵魂深处。晓霞走了,少平会替英雄般的晓霞好好的活着。晓霞走了,少平的生活不会就此停止,他依然会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最大化的实现他的生命价值。

孙少安与县领导的女儿田润叶是青梅竹马,但在其父亲田福堂的剧烈反对下,两人未能修成正果,最后孙少安娶了勤劳善良的山西姑娘贺秀莲,转型开办烧砖窑,走上致富路。少安错过了润叶,但他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自暴自弃,不管日子再怎么艰难,他都一如既往的用那句话鼓励自己:黄河水总有清的一天。再穷困的日子他都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兄长及丈夫的责任,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一直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去实现他自身及整个家族的价值。

感谢路遥先生写下了这本书,写下了这个故事,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我却被书中那个年代的人物感动。

感谢路遥先生指引我们,激励我们,带给我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感谢路遥先生告诉我们勤劳朴实,辛勤劳动的人有多可爱。

感谢路遥先生告诉我们真情无价,大爱无声。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久闻大名,对于这本书,可以这么说。

很早就听爸爸说过,在他还在上高中时,就在广播电台中听过这部书的播音。他当时就喜欢上了,天天在收音机旁如饥似渴的听。

我也一样,不过,我是如饥似渴的看。刚看了个开头——对于这部百万字巨著来说,一百面左右的确可以算开头——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对于书中描绘的极度贫困,几乎是我难以想象的。而在这极度的贫困中,给我感触颇多的,便是农民们寄梦想于知识,希望用知识来改变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孙少安的成绩优异,却因家中一贫如洗而没能完成学业,尽管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成为一名生产队长,却仍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生活贫困;田润叶的成绩不如孙少安,但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教师,收入稳定,受人羡慕。两人儿时环境相似,却造就迥然不同的人生,这何尝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力证呢?

是的,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牛顿不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不会成为爱因斯坦,霍金也不会成为霍金。这是知识改变小层次上命运。在大层次上,没有知识,我们仍是野蛮而未开化的原始人类,噬皮吮血,粗鲁肮脏。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这一切,让我们享受到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在朴实的农村地区,有知识的人是颇受尊重的。也只有那些有知识的人,才能如此轻易得到豪爽农村汉子的好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敬重,人们敬畏这种能改变人命运的神秘力量。知识有无私的气场,就像突然遇见极度残疾的霍金先生,人们内心的第一个念头仍是尊敬。

写到这儿,我突然很感激,感激我有机会学习这些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同时,我也想到,也许在与别人交往时更要多一分尊敬,只为那脑中的知识。原因很简单:

知识改变命运。

当一个人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时,无论他的身份如何,都似乎值得我们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