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爱的教育》有感

2025/09/0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杰作。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母爱又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询那个未知的答案。当翻开这本书,并把它看完后,才发现它就是一台心灵的过滤器。我的心受到了冲击,沉淀了,纯净了,清澈了……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仍旧无法平静。爱能将世界融化,把不同的人与人和谐地交融起来,也正是有了爱的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得美好。故事的主人公恩里科正是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有老师对他的爱,同学对他的爱,父母对他的爱,而母爱是所有爱中最让人值得去回味和思考的。

在恩里科生病的时候,他的母亲整夜守护在他的小床前,俯身倾听恩里科的呼吸。她焦虑不安,害怕得牙齿打颤,不停地流泪,惟恐失去自己的孩子。为了减轻孩子一时的痛苦,他的母亲不惜放弃一年的快乐;为了恩里科,她可以放下尊严去乞讨;为了拯救孩子的生命,她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

恩里科的母亲是伟大的,我的母亲也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回想起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对妈妈的误解与冷漠,使我深深地感到后悔与不安。时常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对妈妈说一些不礼貌的话,以种种借口推脱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甚至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使妈妈伤心之极。有了弟弟后,妈妈自然就忙了起来,对我的关注与爱也不

再是全心全意的了,因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转移到了弟弟的身上。这就是困扰在我心头的一个结,我知道这个结其实就是我自己打的,只有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结自然也就解开了。于是,我再次用心去感悟妈妈对我的爱。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把弟弟交给了奶奶,整夜陪着我,和我一起睡;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尽量挤出时间来教我;在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并没有责骂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为了使我天冷时有新毛衣穿,妈妈总是每天哄弟弟睡好后再开始为我织,到我一觉醒来时妈妈房间里的灯还是亮着的……

是啊!是谁把我们抚养长大?是谁供我们读书?是谁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是父母。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妈妈,母爱是世界上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它一生一世只有付出,不求回报,它是上苍赐于我们最丰厚的礼物。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事,哪怕是帮他们盛一碗饭,洗一次脚,他们都会感到非常欣慰的,因为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对爱的思考,共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利用放假的这段时间,我有幸拜读了《爱的教育》一书,真是获益非浅,感慨颇多。本来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师寒假的工作任务,没想到,读着读着,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了。这才明白,这本17万多字的书,不仅是给孩子读的,也是写给大人们的啊!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人生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细节上的爱,学会珍惜更要学会给予。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是啊,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

如果我们能使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天天长大,这是一种幸福,在老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有调皮的学生、忍不住犯错误的学生。”……

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读《爱的教育》接近尾声,不断地为里面一个个小故事感动着,不时还会眼泛泪花,真想去考证当年亚米契斯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是否真有其事,因为里面的每一个人都被爱包围着,每一个人又都在付出着爱。

“爱的教育”包括着众多方面,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爱”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范畴。

在这部书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爱。当卡隆的妈妈去世了,老师读了一封有关安慰朋友丧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听后可以变得坚强。当可来谛由于天气闷热再加上早起帮父母干活在课堂上睡着的时候,老师让他睡了半个小时,才轻轻吹他的脸,把他吹醒,并说:“孩子,不要觉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顺的孩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并在他的额头吻了一下。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宽容是爱,对孩子的朋友的.喜欢是爱,对福利院的儿童的照顾是爱,对聋哑学校的学生的亲吻更是爱。

同学之间也有争吵,也有欺侮,但总会有一些学生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并获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学校里,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每一个人都在幸福地生活着,或许贫穷、或许有疾病、甚至会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为你的周围会有那么多的人帮助你,鼓励你,拥抱你,亲吻你。

这就是爱的教育,这就是爱的世界。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爱的教育》向人们展示的是这样一个“爱”的世界,我在读完这本书时,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愿我们自己、以及环绕于我们周围的人,都能够成为像书中那些人们一样高尚、可爱!但愿我们能有一颗像他们一样的温柔善感的心!但愿我们能够度过一个虽然不尽如意,但却充满了‘真情’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尘世天国”的理想,以及闪耀于其中的“爱”的光芒。在二十一世纪的天空依然灿若一颗启明的星辰,一个在黑暗中踟蹰的孩子,将望着它找到自己的路!孩子不再孤独了,因为有它一直陪着这个孩子回家,他脸上的神情不再是害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本书中的《争吵》一文令我印象最深。主要的内容是:可莱蒂不小心弄脏了“我”的本子,却微笑地道歉,使“我”非常生气,所以“我”故意弄脏回他的本子,但可莱蒂却在放学后跟“我”和解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以为父亲也会像自己一样高兴,但是父亲却严厉地教育“我”——要学会宽容。其实父亲向“我”折的并不只是一把戒尺,他只是想让“我”明白,不能向一位比自己更加高尚的'人举起戒尺,更何况那位是“我”的好朋友。父亲真正的想法是让“我”学会原谅他人,宽容他人。因为,只有自己更宽容别人、原谅别人,自已才能感到快乐。

而我真正感受到的是:蔚蓝的天空虽比蓝晶的大海广阔,但人的心胸却比蔚蓝的天空更宽大。因为宽容是一种快乐,宽容是一种幸福,它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灌注于我们。让我们觉得那是你对他的一种爱,一种不分彼此的爱,它会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田,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