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 篇1
诸神惩罚西西弗不断地把巨石滚上山顶,而石头因为它自身的重量又会滚下来。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没有比这徒劳而无望的工作更可怕的惩罚了。——引自《西西弗的神话》
有时候,我觉得生活没有劲,感觉很无聊,也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受罪,但也不能死,因此还是活下去。
也很多时候,边工作边郁闷,工作几乎成了赚钱的手段,工作是为了拿工资,感觉自己跟奴隶没什么区别。
活着,痛苦太多,有太多不顺,眼看成功了,结果还是又失败。
有的时候,取得了小成就(包括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应该算是小成就),很高兴很兴奋,但不久面临很多困境。
加缪,通过一篇散文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西西弗的神话》,这就是加缪的伟大之处。
这种简短的散文,比那些长篇哲学论著更具力量,因它简洁。直入心脏。
加缪写到,“对于这则神话,人们只看到了绷紧了身体来几百次地举起巨石,滚动并把它推上斜坡的整个体力部分;人们看到贴着石头皱起的脸庞和脸颊,沾满泥土碎屑的肩膀,插入的脚,双臂张开有力的开始,还有沾满泥土的双手带来的全部人身保障。”。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像西西弗?
每天劳碌着,参加工作的,日复一日地重复几乎相同的工作内容,而生活是如此的艰巨。
但我们又不是西西弗。
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 篇2
这种惩罚重复而单调,徒劳无功,所以诸神觉得这个惩罚是十分严厉的。 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有滚下山去。
其实,对西西弗推石头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人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志来判断事物。就像西西弗,他快不快乐,只有他自己知道。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鱼在鱼缸鱼缸里快乐吗?动物在动物园里快乐吗?有人认为自由重要,所以他们不快乐。有人认为生命和享受更重要,相比在温饱难料,危险重重的大自然,笼子里更幸福。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加缪觉得西西弗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西西弗的命运是他自己的。他的每一步都是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所以他的痛苦应该是不存在的。
西西弗快乐吗? 西西弗幸福吗?
不管怎么样,首先,西西弗是孤独的。假设西西弗是幸福的。那他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幸福着。这就够了。单调重复一件自认为值得的事,为了理想,不怕孤独,即使不被别人理解,自己的心里也是幸福的,自己就是靠着这种信念,靠着从没忘记的理想,靠着最初的梦想,在成功的路上孤独但有力的前进着。不被大多数人理解,所以有一个知音就会觉得十分可贵。所以就有了管鲍之交,所以就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可不可以认为加缪也是孤独的,也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的生活呢?也想真正得到人们的认同,也想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呢?
日复一日重复同样工作的人,如果放大到一定角度,他们也是向西西弗一样,工作重复而单调,因为他们要养家糊口,所以他们必须工作,且必须坚持下去,他们快乐吗?应该是吧。他们的命运也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有工作的动力,即使重复,即使单调,他们也能在家人的期望与鼓励下,他们也能从中找到支持自己走下去的理由。
当没有目标,没有支持的力量,就会慢慢疲倦,慢慢颓废。
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会在人的心里深处升起。不要老想着遥远的美好的生活,重要的是当下该干什么。大学的生活也是单调而重复,没有了高中时的激情,忘记了曾经的梦想。但我们的命运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为自己负责。单调重复不可怕,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态。孤独也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自己的梦想。
在加缪眼里西西弗孤独地前进,奋斗,他是荒谬的英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的前进,努力奋斗,成为自己世界的英雄。
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 篇3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读完《西西弗神话》,我有几点感悟:
1、抛去人生的一切评价标尺和各种意义,取消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坐标体系,把人从家庭、种族、人类等庞大的人际网、历史文化圈层里剥离出来,在一片大雪般的茫茫空白中,只剩下一个浑身赤裸的原始的人类,真实、却又无比脆弱,比一根苇草都还脆弱。把人从现实和理念的想象中抽离,从苦难或胜利的骗局中清醒,人是需要确切肯定的意义存在,当意义被解构时,如有晴天霹雳人开始疯掉,处于死亡与毁灭的混沌漩涡之中,在充满模仿与戏剧性的假设的现实生活中,人从怀疑中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全部意义——虚无与荒谬,认识到自身境遇的荒谬让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使人成为了人,而恰恰是荒谬使个体的独立的人和世界取得了唯一的连接的纽带和那一触摸诞生了世界,人的生命与历史的书写开始了。
2、人从荒谬出发,开始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终极目标,自此人生开始了长久的漂泊与羁旅,可达到人生的终点线与旅途目的地时才发现——这里是比起点更广阔更干涸的沙漠,更加荒谬,人已经达到极限,灵魂已无可去,唯有一死,人生的唯一真理就是死亡,唯一值得严肃思考的哲学命题就是“自杀”与否。从这点讲,西西弗确立了人类的主体性,他自觉主动的承担起自己的命运,他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他一个个体组成了全世界和全宇宙;超越自我,藐视神权,反抗命运,不是以轻浮廉价的易怒易躁的情绪来对抗和终极,这种无意识的本能流露才是真正的惩罚的开始;勇敢、激情、智慧、忍受和遭遇、直面和承担,这些都是人的智慧,也近乎于“道”(“水”,不善不恶),作为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同在,和时间和此刻同在;不是消解苦难,和消灭病毒,痛苦和荒谬是不可被完全消灭的,而是带着着可疼痛的破碎的心,继续行走下去。西西弗,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
3、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述也很精彩。理智,和情感,永不停息、永不退让的角逐和斗争,正如温润柔和的月亮和炽热燃烧的太阳,让人以人的方式继续存在和生长下去。
西西弗的神话读后感 篇4
那永无休止的"推石上山",竭尽全力的辛劳,无限重复的疯狂举动,超越了命运对一个人的定义和限定。
命运,意味着事情运行的规律。既然是规律就意味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超脱命运的束缚的。所以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是正常的,满足于甚至说屈从于命运齿轮的运行规律,以求得安荣。
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个"大齿轮"的走向,它的方向是否随机?是否不如人意?是否无限循环而毫无新的建树?比如黄土高原放羊娃的理想人生,"放羊→挣钱→娶妻→生子→儿子放羊→儿子挣钱→儿子娶妻→儿子生儿子…".而认识到随机性的人就看到了命运的无常,个人行为的渺小,荒诞。很多人就此沉沦。而令人难过的是,许多坚持的人也只是没有认识到命运的荒诞性而已。
还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成功的一刹那的幸福喜悦过后,就是无限的幻灭感。发现原来自己孜孜以求的成果不过如此。在了解了时空之浩渺,宇宙之无限之后,发现自己不过是蚂蚁尘埃而已。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则不然。他因为眷恋尘世生活,拒绝服从天神而被罚把"把一块岩石不断推上山顶,而石头因自身重量一次又一次滚落".诸神试图用"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来惩罚西西弗。
作者具体解刨了西西弗的行为和心理,其中他最感兴趣的是回程时稍事休息的西西弗。他用了描写的手法"…我注意到此公每次下山时,迈着沉重而均匀的步伐,走向他不知尽头的苦海。这个时辰就像一次呼吸,恰如他的不幸肯定会再来,此时此刻便是觉醒的时刻…他比他所推的石头更坚强。"
"若他行的每一步都依靠成功的希望所支持,那他的痛苦实际上又在那里呢?今天的工人终生都在劳动,终日完成的是同样的工作,这样的命运并非不比西西弗的命运荒谬。""西西弗…这进行无效劳役而又进行反叛的无产者,他完全清楚自己所处的悲惨境地:在他下山时,他想到的正是这悲惨的境地。造成西西弗痛苦的清醒意识同时也就造就了他的胜利。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自我超越的命运。"
作者认为正是这种清醒的洞察力,不但造成了西西弗的痛苦。也造就了西西弗的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一定程度上,西西弗战胜了命运。他永远前行,巨石不断滚落。静观西西弗一系列没有联系,看似荒诞的行动。这些行动构成他的了命运,由他自己创造,在他的磨砺下善始善终,最后因他的死亡而结束。
加缪把这种人称作"荒诞英雄",他们清醒的认识到命运作为一种结果时的"荒诞性",却仍然孜孜不倦的奋力前行着,反抗着,用脚丈量生命的长河。他们是命运的主宰,他们不是那种许诸式的"赤膊大战"英雄----因为无知而无畏,他们更像"渴望光明并知道黑夜无尽头的盲人永远在前进。"
人生,不应该单单的活成为了一个结果。而应该活成一个过程,我认为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可贵之处。在无数殒身不恤的先贤,悲壮的义士,默默无闻的英雄,正是这样的。他们超越了有限的生命,他们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