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三字经》读后感

2025/11/02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字经》读后感 篇1

通过对《读书求学(二)》的阅读,使我了解到: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读书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但是一定要相信方法总是可以找到的。而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则是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通过他自己的'实践,最后证明了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知道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都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而要使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更要决定于怎样读。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主张读书要由薄到厚,也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和定理都要追求根源、彻底弄清楚,只有这样,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就是由薄到厚。

而我也要学习古人读书积少成多的方法,比如三年级一开始,吕老师让我们背诵三字经,我想: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背完呀?后来,我通过一个学期对三字经的学习和感悟,渐渐的已经将三字经第一部分都背下来了。

虽然我觉得很累,但是当我想到欧阳修前辈几乎用了十一年的时间背诵了十部书,都没有喊累,而我才背了一学期就说累了,真的很不应该啊!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学习古人们的读书方法,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用积少成多的方法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字经》读后感 篇2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师让我们读“三字经”,每一天放学走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象唱歌一样的齐声朗读,对于“三字经”的资料没有太多的理解,此刻,再次听到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的样貌。

“三字经”教会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异常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两句话,使我深有感触、至今难忘。这个故事讲了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迁住所,孟子不好好学习,母亲就割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来让孟子明白学习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像孟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我家楼上住了几个小朋友,对门邻居叫陈方仪,我们都学习钢琴,练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晚上我在看电视,这时响起了钢琴声,我明白陈方仪在练琴了,这鼓励我立刻也去练琴,我们相互影响,已经坚持学习了四年多了,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楼上的邻居叫朱熹,他上五年级了,跟谁都合得来,不管是上初中的大哥哥,还是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喜欢跟他玩儿,跟他在一齐,我学会了要和别人友好相处。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孟母择邻处的重要作用。

我像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三字经”就像一个灯塔,它永远指引我行驶的方向。

《三字经》读后感 篇3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著作,自问世以来,一向是中国儿童启蒙的必读书,影响极其深远。《三字经》篇幅虽然短小,资料却十分丰富,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

《三字经》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国学经典之一。它易读、易记、易解。《三字经》资料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历史故事、有道德常规、也有人生哲理。它教会我们知识,也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还教会我们要认真读书以及如何读书。

《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个性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我十分喜爱“孟母教子”的故事。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市镇上,孟子便整天学着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最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三字经》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要好好学习,友爱兄弟姐妹,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我们就应要好好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三字经》读后感 篇4

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可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一样,差别会越来越大。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教师的教诲,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教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我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机会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

也懂得了做人的准则,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如,我读了《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明白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

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