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篇1
电能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能量,本课分成两个活动:“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和“认识不同能量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到电能以及各种能量的相互转换关系。
教学初,我先通过出示几种常用电器图片(电视机、烧水壶、电风扇),提问学生要使它们工作起来,需要怎么办?通过学生回答通电,帮助学生建立电能的概念,除电能外,教科书插图还提示我们能量还有热、声、光等多种形式,并且能储存在食物和燃料中。再以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让学生回答不同的电器分别可以做什么工作,从而促进学生思考电能转化成了对应的哪种能量,了解所有的用电器都是电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再从电能转化延伸,引导学生认识其他能量之间的转化。例如双手相互摩擦,是我们人的动能变成了热能。最后再分析教科书的插图漫画中表现的能量的'转化过程。
叶老师在听完我这堂课的整体教学后,从我的教学中帮我提了几点建议:
1、我的整体教学速度太快,很多时候来不及等学生深化知识内容,我就已经边问边给出了答案,没有让学生真正发散思维。我想这和我一直以来实验教学中养成的习惯很有关系,一堂课40分钟时间对我来说总是显得非常紧张,有时会出现实验时间不足的情况,为了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也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快速教学的习惯,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并不是真正的科学探究精神。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我在课堂上,几乎以“我说”为主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我在说,且说的太多,我想的是把我知道的都教授给学生,但忽略了课堂应该还给学生,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我也没有积极调动起来,道阻且长,还需慢慢磨砺。
3、在学生提问“热水壶的水蒸气到空气中以后又去哪儿了”,我也没有顺势引导,有经验的老师由此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能量守恒”这一概念。课堂在不断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智慧,我们新教师刚起步,一定会有很多挑战,不惧怕不气馁,多和优秀的老师学习,取其长补己短。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篇2
本课指导学生用能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来重组自己原有的知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学生头脑里原先对“能量”的理解比较狭隘,知道的种类也非常有限。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调查家用电器有了电能做些什么事情,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电能够用来做什么工作,从而建立“电能”的知识。随后,我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能量呢?太阳能、水能、风能??,但是,当提问这些能量可以用来做什么工作时,学生的回答比较狭窄。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播放光盘等介绍各种能量在生活中的用途。对于能量有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书本60页下的四幅图片的课件,找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能量来工作的?对于蒸汽火车的火能、风车的风能、激光的光能,学生一般都能顺利回答。但是对于用声能来控制作为灯的开关,引出声能的`概念,学生往往表现出惊奇的表情。介绍化学能时,我出示一幅篮球运动员的跑步图片,让学生思考:运动员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食物。简单介绍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储存在我们人体,形成化学能。随后,出示加油站、煤炭等图片,从而引出化学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小组填写用电器能量输入输出形式记录单时,学生出现的争论也不少。特别是对于电风扇这类的电器,到底是由电能转化为风能、热能还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的不解这时,需要教师的引导。电风扇之所以能吹出风来,主要是由于扇叶的不断扇动,带动周围空气运动。这样一说,学生们也就自然明白了。针对六年级学生往往比较自信,爱挑战的心理,我出示课本最后一幅图片的课件,强调这里蕴藏着很多的能量转化。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课堂里的小争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加以理解,同时也能迸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篇3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篇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电能、用电器、转化”这三个名词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学生们知道了能量的种类有很多;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片,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完成两个实验,学生在描述能量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时,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总体上看,这节课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前准备充分。
在上这课之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查阅资料上,例如:查找电冰箱、电铃、电话的工作原理,查找有哪些形式的能量?正所谓:教师要有一汪活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2、实验操作管理到位。
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学生,这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不但比上课表现,还比实验探究时各小组合作的能力,所以这堂课气氛很活跃。
3、充分发挥表扬、激励的'功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欲望,在本课的最后部分,以“智慧大闯关”的形式让各小组展开比拼,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口头表彰,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实验操作要求再讲细致些就更好了,学生分工会更明确,实验效果会更好!
2、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点评的语言还不是很精练,还需进一步提升。
3、上课前,对该班的班情分析还不是很到位,有几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被调动起来。
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 篇5
本课既与上一课知识有联系,也是上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上一课讲电能可以转化成各种能量,这一课要探究这些电能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也是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从而懂得能量的相互转化。教学的第一部分希望通过介绍各种电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使用的电从哪儿来。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使学生懂是 电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电,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借助器材,使学生能 看 到电的产生。 手摇发电机 是个不错的工具。我用了一台手摇发电机,演示给学生看,演示过程中,学生看着手摇后小灯泡亮了,还能过两根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使灯座上的灯亮了,,学生看着这些蛮新奇,也急于想了解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经过观察,里面是没有电池的,但有个类似于小电动机一样的东西,通过转动摇柄,使电动机的轴快速转了起来,然后就有电,灯就亮了。其实,这里的电动机准确的称呼应该叫 发电机 了,它的'工作过程和电动机是相反的。电动机是 由电生磁 ,而发电机是 由磁生电 。
这样,学生就了解了 发电机 转动是能够产生电流的,自然联系到生活中大型的发电机是不可能靠人力驱动的,那靠什么?靠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对于这些力量,学生的举例说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从而了解到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能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最后,给学生看了些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的图片,看了段水力发电的片断,那么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转起来,使学生更有感性认识了。
本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自制电池的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同学们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做,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对电池能产生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