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篇1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处理歌曲情感的潜力得到增强。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中附点音符节奏。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中附点音符节奏。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播放幻灯片
师:看了这组照片,大家有些什么感想呢
师:此刻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从入学开始,哪位老师为你做了一件事情让你感动呢你想在这天的课上对这位老师说点什么呢(小音量播放伴奏音乐)
2.师生交流
(二)学唱歌曲
1.导语
师:老师的爱是深情的爱,是无私的爱,老师为了同学们,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着新的一代,那么,在这天的音乐课上你们想不想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爱戴之情呢
(看歌词,学生完整初听《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2.教师范唱(合着伴奏)
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表达这首歌曲的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情感
3.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曲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那么你们能用这种感情朗诵一下歌词吗
(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三段,副歌部分全班齐读)
4.师: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师的爱!怀着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我们把歌曲再来完整的听一遍,听的时候嘴巴能够动)
5.跟琴学唱
(1)学唱第一段
师:第一段唱下来,你觉得自己哪里唱错了哪里和音乐没有合上
师:你觉得那个地方唱起来有难度呢我们一起来场一场吧(难点解决)
随机出示小黑板,解决难点。
(2)师: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
生:稍弱、稍慢的情绪
(3)跟琴学唱第二、三段,引导学生用感激的情绪来演唱。
(注意:唱“轻轻”时音量要弱些;唱“呕心”时音量要强一些。)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对老师的赞美,老师很感动,这是你们对老师工作的鼓励!此刻就让我们将这份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过你们最感人的歌声把它表达出来,好吗
(播放《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
(三)编创活动,深入体验
1.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分小组用不同方式来表现
2.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分小组创编,教师参与其中
4.请学生上台表演(可分为演唱组、舞蹈组、朗诵组、画画组等),同时给予评价
(四)总结归纳,师生再见
师: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好老师。刚才我们已经回忆过了,老师做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那么你准备这样报答老师对你们的关心呢我们能够为老师做些什么事
师:同学们,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寄上一张贺卡,悄悄放上几只橘子,这都是爱的表达方式。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回报。9月10日教师节,把这首歌,送给你的老师,相信他必须会十分激动,十分高兴的!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结束这天这堂课。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篇2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并且能够运用合适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长音的保持和换气的处理,以及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演唱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作表演: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情景表演,然后进行展示。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让学生的表演更加生动、形象。
感恩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如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纪律等。让学生明白,感恩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表达,更要在行动上体现。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演唱形式,如齐唱、轮唱、合唱等,对歌曲进行练习和表演。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歌曲接龙: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教师唱第一句,然后每组依次接龙演唱下一句,看哪个组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完歌曲。通过歌曲接龙比赛,既可以巩固学生的演唱技能,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歌曲欣赏: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老师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教师用钢琴伴奏,深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节奏练习:教师将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提取出来,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让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可以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节奏的特点和规律。
学唱旋律: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的旋律,注意强调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对于一些较难的乐句,可以让学生多唱几遍,直到掌握为止。
填词演唱:学生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后,教师引导学生填词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情感表达,让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谈话导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以及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哪些努力。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辛勤付出,为学习歌曲做好情感铺垫。
听赏导入:播放一些与老师相关的音乐片段,如《感恩的心》《老师,您好》等,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这些歌曲都表达了对老师的什么情感?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老师的歌曲?”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琴
教学重难点:
1、能以崇敬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2、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歌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3、难点解决:先跟钢琴用试唱的方式轻轻的演唱,熟练之后再加入歌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进入教室就对本课资料有大致的了解)
情境导入:
1、教师唱自编歌曲加朗诵:“阿每当想起你,可爱的孩子们,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扬老师,加入这个节奏XXXXXXXXXXX-
3、师生跟着音乐共同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要求声情并茂。
4、教师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二)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回答问题: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部分?
2、第二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能够先试唱歌谱,再唱歌词,注意“阿”的演唱,要唱出对老师的深情
3、师生合作: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
5、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完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教师弹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来演唱。
6、全曲完整演唱:到达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情绪,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7、合作分组演唱,加入朗诵
(三)拓展:
想对老师说的悄悄话:
播放背景音乐《甜甜的秘密》,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教师选几名学生上来,把秘密悄悄的告诉老师。
小结: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小秘密之后,感到十分的甜蜜和感动,你们爱老师,老师也爱你们,最后,请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把写着秘密的纸条一个一个交给老师,然后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首歌以质朴的歌词、深情的曲调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教学中的难点有一音多字和附点节奏,我用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让学生准确掌握。感情是这首歌的重点,我让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再联系你所明白的老师的小故事来唱这首歌,更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