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 篇1
教学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
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三角拼图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 篇2
一、教学目标
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能区分不同大小和颜色的三角形。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感受三角形组合变化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用三角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2、难点
发现三角形之间的组合关系,拼出复杂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三角形教具若干,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三角形拼图卡片若干套。
展示板。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3 分钟)
出示不同的三角形教具,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和特征。
提问幼儿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
2、观察与讨论(5 分钟)
把三角形拼图卡片分发到小组,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可以拼出什么图案。
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3、自主拼图(15 分钟)
幼儿自主选择拼图卡片进行创作。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
4、展示与交流(10 分钟)
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请幼儿介绍自己拼的图案,分享创作思路。
5、拓展与挑战(5 分钟)
提出更高难度的拼图任务,如规定使用一定数量或特定类型的三角形拼出指定图案。
幼儿再次尝试。
6、总结与评价(2 分钟)
总结活动,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表现。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五、教学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三角形材料,供幼儿继续创作。
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 篇3
一、教学目标
能够用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
增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用三角形拼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拼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图案。
2、难点
在拼图过程中注意图形的对称和平衡。
三、教学准备
准备充足的相同大小的三角形卡片(纸质或塑料)。
拼图模板若干(简单的几何图形、动物形象等)。
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3 分钟)
展示一些用三角形拼成的漂亮图案,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想不想自己也用三角形来拼图。
2、学习拼图方法(5 分钟)
教师示范用三角形拼一个简单的.图案,如正方形。
向幼儿讲解拼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模仿拼图(10 分钟)
给幼儿发放拼图模板和三角形卡片。
让幼儿按照模板尝试拼图。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4、创意拼图(15 分钟)
幼儿熟悉拼图方法后,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拼图。
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
5、作品展示(10 分钟)
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
请幼儿讲述自己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的。
6、评价与总结(2 分钟)
对幼儿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总结本次活动,引导幼儿收拾材料。
五、教学延伸
在美工区提供更多的三角形材料和图案模板,供幼儿自主探索。
幼儿园中班教案《三角拼图》 篇4
一、教学目标
感知三角形的多种组合方式,理解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通过三角拼图活动,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度,激发对图形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探索用不同数量和大小的三角形拼出多种图案。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
理解三角形在组合过程中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大小、颜色各异的三角形硬纸板若干。
拼图底板若干。
示范拼图作品若干。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3 分钟)
创设“图形王国”的.情境,引入三角形宝宝。
提问幼儿三角形宝宝有什么特点。
2、示范与启发(5 分钟)
展示示范拼图作品,如花朵、小鸟等。
引导幼儿观察是由哪些三角形组成的。
3、自由探索(15 分钟)
幼儿选择三角形在底板上进行拼图。
教师观察并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拼法。
4、分享与总结(10 分钟)
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拼图作品。
共同总结三角形可以拼出的不同图案和方法。
5、游戏巩固(5 分钟)
开展“快速拼图”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图案,幼儿迅速用三角形拼出。
评价幼儿的表现。
6、结束活动(2 分钟)
回顾活动内容,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
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五、教学延伸
在建构区投放三角形积木,让幼儿继续搭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