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月亮姐姐的教案

2025/09/0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月亮姐姐的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月亮姐姐的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

2、能说出人造卫星的用途。

3、会用我会我会说话。

4、培养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月亮小,地球大,月亮绕着地球(师边说边演示课件)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忽然有一天,在月亮姐姐的身边来了一些新伙伴,瞧!这些新伙伴怪模怪样的(出示各种各样的人造卫星)他们到天上是来干什么的呢?月亮姐姐也觉得奇怪,谁能用奇怪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后来月亮姐姐的神情有没有变呢,请你快快读课文,从文中或这里的图中去找一找答案。

2、交流: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月亮姐姐的高兴?(露出笑脸、欢迎)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月亮姐姐从如此惊讶到拍手欢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请你读一读第3自然段,说说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板书:转播电视新闻

侦察飞机军舰

报告天气变化

寻找石油煤炭

3、人造卫星的用处真多,小朋友可以用上老师的句式,自己说说人造卫星会干什么?

提供句式:人造卫星本领真大,它会(),会(),会(),会()。

句子意思不变,把会会会会换成其他的词语,你会说吗?(能,可以)

师:相同的意思我们小朋友能用不同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真厉害。

4、人造卫星的本领真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呢,你能联系实际,举例来说一说吗?(六人小组讨论)

5、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颗卫星,你会怎样夸自己呢,自己夸一夸,也可找个同伴来夸。

6、人造卫星的本领那么多,课文用四个我会把它连起来了,其实我们小朋友也很厉害,谁来说你会干什么?当这种情况下,你会干什么?

A、奶奶来我家,我会(),我会()。

B、我在家里是个小能人,我会(),我会(),我会()。

你能连起来用我会我会自己说一句话吗?最能干的小朋友可以连续说四个,你能行吗?同桌说指名说

7、朗读指导

当你向大家介绍你会干什么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样?

人造卫星和小朋友一样,介绍自己时可自豪了,你能自豪地读一读他的话吗?

自由读男、女同学比较读齐读

五、总结扩展

1、其实人造卫星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它还能做很多的事,通过查找,你知道他还能做什么?指名介绍

2、人造卫星的本领真大,制造这些人造卫星的科学家本领更大,如果现在他们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3、是呀,我们应该感谢科学家们,同时更应该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了造出更多的人造卫星,为我们人类做更多的事。

月亮姐姐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重点)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难点)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二、倾听故事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倾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

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

小结: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不断变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

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贴图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贴上图片。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贴上图片。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贴上图片。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三、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谁知道,接着往下月亮会再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谁来说?(会变成像小船的,会变成像镰刀的)

3、求证。播放动画,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月亮由瘦慢慢变胖,当满月过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什么然后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变成什么样的?(把下半月的月相图贴上。)

小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开始的时候月亮是由瘦慢慢变胖了,变成了满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变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随便变化的?(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四、认识新月、月亮变化周期。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吗?为什么老师没把新月请出来,让米奇告诉你吧。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

师:新月过后?(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形如弯弯的眉毛,所以这时的月相叫“饿眉月”。)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叫他峨眉月。

小结:原来在峨眉月出来之前,新月是最先出来的。

2、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

月亮就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时间为29.53天,也就是中国农历一个月长度。

3、老师这有一张图片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月相图”。

五、操作实验。

请你也做一个“月相图”,七个人一组一起来做吧。

月亮姐姐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大胆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简单情境。

2、区分白天和黑夜,知道人们晚上都会做哪些事情。

活动准备:

大背景,人手一份小背景,窗户黄色纸若干,星星贴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人

1、(出示背景图)晚上,在黑黑的夜空中,看看谁来了呀?

2、月亮姐姐说:“今天晚上我来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家里干什么呢?”

二、示范讲解

1、第一扇窗

月亮姐姐悄悄地来到第一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一扇窗户的灯亮了起来。(翻出第一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见了谁呢?(小弟弟)

(2)小弟弟正在玩什么呢?(教师添画小汽车)

(3)月亮姐姐问小弟弟:“小弟弟,你好,你在干什么呀?”小弟弟说:“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玩汽车。”

2、第二扇窗

月亮姐姐和小弟弟挥挥手,又悄悄地来到了第二扇窗户前,咚咚咚,咚咚咚,第二扇窗户的灯也亮起来了。(翻出第二扇窗户)

(1) 教师出示画好的妹妹。

(2) 幼儿讨论:小妹妹晚上在干什么呢?

小结:晚上,小朋友们有的在玩玩具,有的在洗脸,有的在刷牙,还有的在睡觉。

3、第三扇窗

月亮姐姐一听晚上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开心地跳起了圆圈舞,转了一圈,她来到了第三扇窗户旁,咚咚咚,咚咚咚,第三扇窗户的灯亮了起来。(翻出第三扇窗户)

(1)月亮姐姐看到了弟弟还是妹妹呀?

(2)教师转动竖着的人,变成躺着的人。

(3)我们和小弟弟一起对月亮姐姐说:“月亮姐姐,你好,我在睡觉!”

月亮姐姐说:“弟弟,晚安!”

弟弟说:“月亮姐姐,晚安。”

三、幼儿创作

情境:月亮很想知道小朋友们晚上还会做什么,她看到后面屋子里的窗户的`灯都亮了起来,可是小朋友们都在哪里呢?那我们一起先把小朋友们请到窗户里面来,然后再想想晚上他们在干什么。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图形和线条组合的方法来表现想象中的人物,并根据想象大胆添画晚上小朋友做事情的情境。

月亮姐姐的教案 篇4

成长目标

1、 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

2、 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初步的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

理解故事的内容,对月亮变化感兴趣。

难点

学习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生活中看到过不同形状的月亮

物质材料准备:黑板(做背景图),月亮小贴图4张(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圆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语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猜,看看谁是最会动脑筋的小朋友,回答的又对又快。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好咯!

有时圆又圆,有时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有时晚上看不见。

幼儿:(星星、月亮)

师:真不错,已经有小朋友猜到了。我们的好朋友月亮,遇到了件麻烦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帮助她啊?

(1)幼儿:(我愿意)――师:嗯,很好,那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月亮到底发生到了什么事。f

(2)幼儿(沉默)――师:小朋友是不是在犹豫不知道月亮遇到了什么麻烦,没关系,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小朋友再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帮助她。

二、故事讲述

1、第一段

师:夜晚,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好像弯弯的眉毛(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1)。凉风吹的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想:我还是去找裁缝师傅做件衣服吧。裁缝师傅给他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衣服。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像弯弯的镰刀(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2),她来取衣服了,衣服做的很漂亮,可惜太小,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师: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吗?

幼儿:(让月亮变小点、不扣扣子穿、把衣服做大点。)

3、 第二段

师:大家的点子也不错,但是我们的裁缝师傅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小朋友仔细听第二段故事。

师: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过五天再来取。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3)。她来取衣服,衣服做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姐姐连套都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新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姐姐来取衣服,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姐姐变得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在黑板上贴上月亮图片4)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口气:“哎。你的身材变化太快了,我没法给你做衣服了。”

师:小朋友们猜猜最后月亮姐姐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还在长胖,又去做新衣服了)

教师小结:因为月亮姐姐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到现在她还没有穿上合适的衣服。白天太阳哥哥出来,她不好意思出来,只好在晚上才悄悄的露面。

三、故事梳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内容。

师:小朋友们回忆一下,月亮的身材发生了几次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月亮的变化顺序(按顺序将月亮图片贴出来)。刚出来的月亮像什么?

幼儿:(像眉毛、像香蕉)

师:月亮姐姐出来了,细细的,像弯弯的眉毛。

师:谁能说说五天后长胖了的月亮变得像什么呢?

幼儿:(像弯刀、像眉毛)

师:五天后的月亮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眉毛变得像弯弯的镰刀了。

师:又过了五天,这时候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像咬过的饼干,像小船)

师:月亮姐姐还在长胖,现在是看上去弯弯的镰刀变得像一只小船了。

师:后来又过了五天,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啦?

幼儿:(圆盘、皮球)

师:现在的.月亮姐姐长得已经是圆圆的,像一个圆盘那样。

4、师:为什么裁缝说没法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呢?

幼儿:(他不会做、他做的衣服月亮穿不了、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衣服小了)

四、讨论。

师:如果你是裁缝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给月亮姐姐做衣服吗?

幼儿:(做很多衣服、把衣服做很大)

五、结束语

月亮每天都在变化,小朋友们晚上也可以去看看天上的月亮是怎么在变化的,然后把它画下来,到幼儿园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看看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不是一样的。

应重点关注孩子:

1、 观察孩子是否能掌握故事中描述月亮的词汇,如果能比较快的掌握,还可以适当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描述词汇

2、 对于比较沉默的孩子要多提供表达机会。

3、 注意活动中部分孩子的“小动作”,及时提醒他们。

应注意的问题:

1、 在讲述故事中有关月亮模样的词汇如像弯弯的眉毛、弯弯的镰刀等语速稍慢,并有所强调。

2、 让幼儿有序表达

3、 讲述故事时配合一定的态势语,使故事生动。

问题分析:

1、 开场导入环节,语速过快,语言不够生动简洁。“回忆”、“语言活动”这种过于成人化的语言幼儿并不理解,故事讲述过程中应放慢语速,多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幼儿理解故事,才能使师生互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 活动过程中因为不熟悉幼儿的名字,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走到每组去请小朋友,在各组之间穿梭,幼儿的视线也要跟着我到处转动,会使整体氛围显得有些乱。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个让全班都能看到的位置,不必到处走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使用眼神交流也可以达到效果。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围坐成一圈的形状,方便交流和指导。

3、 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我经常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反问式的追问,幼儿就陷入沉默和疑惑之中。过多的否定、反问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回答产生疑惑或者是不自信,而我又没有更深入的引导,反而会起到消极作用。在教师提问的引导语中“反问句式”要慎重使用。

月亮姐姐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于“月亮”这一常见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2、初步了解月亮基本知识,能够大胆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热爱生活。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视频)、图片若干、经验准备

重点难点:

1、了解月亮基本知识。

2、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律动《小白船》,在柔美的乐曲中进入本次课程学习。

师:“小朋友们,歌曲里的“小白船”是什么呢?”

二、小朋友眼中的月亮

师:“有谁观察过月亮?”“在哪里看见过月亮?”“月亮几岁啦?““月亮上有没有动植物?”(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三、美丽的月球神话

让幼儿讲述所知道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的故事

四、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

观看科学视频,走进月亮,找到问题答案。(“好了,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和知识,但是月亮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月亮的神秘面纱吧!”)

五、重新认识月亮

月亮,又称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属于太阳系月亮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的1/8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的1/6……

六、总结一下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一下关于月亮的内容。

活动延伸:让幼儿课下搜集关于月亮的科技知识,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我们国家谁登上月球了?”“我国的航天事业”等,下节课分享。

七、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