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活动方案 篇1
带着夏日的余热、秋日的激情,在这金色的九月,迎来了属于我们的第二十八个教师节,也是实验幼儿园成立以来的第16个教师节。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真诚,大家因为幼教事业走到了一起,更是一种缘分让大家聚在了这个阳光大家庭。
为了对开学前夕大家的忙碌表示慰问, 也为了进一步营造“快乐校园”的氛围,充分展示我园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 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师德修养,使广大教师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我们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从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出发,深入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以教育部倡导的“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慰问教师家属活动”。充分展示我园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取得的教育成果,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在全园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幼儿园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庆祝活动要本着“隆重、热烈、务实、简朴”
的原则,力求活动形式创新,更好的突出活动主题和内容,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10日
三、活动主题:金色阳光 快乐你我
四、活动流程:
活动一:蒋园长致辞
送上温馨问候和衷心祝愿,祝贺所有员工节日快乐。
活动二: 年度评优,弘扬身边的先进
表彰本学年度优秀的教师及保育员,营造表彰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氛围。
活动三:温馨的慰问及良好的祝愿
1、慰问老师家属—武干老师和文军老师。
2、慰问离退休老园长—郭园长。
活动四:园“师徒结对子”拜师结对活动
1、 不同层面的教师分别和师傅结成对子共系同心结。
活动五:教师才艺展示
活动六:互动游戏
活动七:座谈会
2、 新教师上岗宣誓。
3、 新教师代表发表感言、老教师代表谈自己的带教计划。
活动方案 篇2
一、设计背景:
长虹接地通南北,远水浮天贯古今。有位哲人说的好:“桥是凝固的历史,它记录了民族的精神”我们常州自古以来素以文化教育发达,“小桥流水”人家而著称。多少年,多少代,常州人梦想――在运河上建造大桥,能在今朝得以实现。眼观四周:我们幼儿园旁边就有美丽的同济立交桥,不远处又有广化桥、怀德桥、同安桥还有兰陵桥以及兰陵公园中的曲木桥等。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课程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应体现生活化、经验化。但我发现我们的孩子虽然生活在丰富而又直观的桥文化氛围中,却没有对桥引起过多的关注。为了让孩子初步了解常州“桥”文化的发展历史乃至世界“桥”文化的发展。我与家长在网上、画报中、科技馆,收集了若干资料。旨在引领幼儿进入生活环境中的“桥”的世界,体验“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美的感受。
二、活动目标:
1、幼儿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想象、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实验、设计、建造桥梁。
2、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性和参与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的表现各种桥。
3、感受创造发明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幼儿已参观过本市的各种各样的桥。
2、与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桥”的照片、图片、等资料,并悬挂在教室的四周环境中。
3、已初步了解了不同桥的特征。包括悬索桥、斜拉桥、拱桥等。
物质准备:1、设置三大区域,并在各区域中投入动手制作的废旧材料(旧挂历纸、泡沫、吸管等)以及双面胶、剪刀等物品。
2、录音机、磁带。
3、在地面上画上曲桥、铁索桥、拱桥等多种桥的图案。
四、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导入活动。
(二):游戏“走各种各样的小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三):介绍区域。
(四):自选区域,进行活动。
区域一:桥梁设计区
投放材料:旧挂历、吸管、包装线、电线、金属丝、陶泥、牙签、各色卡纸、彩带、毛线、白纸、透明胶、双面胶、剪刀等
指导要点:在区域活动中,协助能力弱的幼儿确定好自己准备发明什么样的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完成?鼓励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工具和粘、插、捏、剪、折、绕等技能表现自己的设计发明。碰到困难能动脑筋解决。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区域二:桥梁建构区
投放材料:中型木制积木一套、中型塑料积木一套、各类大小废旧纸盒、绳网。
指导要点: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发幼儿合作、协商、创造发明的愿望。并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构建桥梁。分享成功的快乐。
区域三:桥梁承重实验室
投放材料:四种同等大的纸、记录表格人手一份、小画夹8个。木制积木若干块。
指导要点:(1)不同桥面实验得出结论:桥面不同承重的重量也不同。
(2)不同桥墩距离实验得出结论:桥墩的距离和承重有关。
能力强的幼儿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讲述出来,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能够把自己的不同发现记录下来。
(五)、幼儿互相交流欣赏,让同伴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
(六)、集体评价、幼儿整理操作用具。
活动方案 篇3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日
参与人员
活动目的
组织参观走访福利院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活动准备
与第二福利院联系沟通;确定参加的同学;确定去参观的交通工具;收集家中八成新的衣物及书籍;相机准备;
安全措施
家长开车陪同
活动过程
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听一听我们的汇报。
1、提前一天收集衣物及书籍;
2、学校门口集合;
3、统一出发;同学们在车上热烈的讨论如何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大家有的说讲笑话,有的说讲故事,有的说聊天,有的说谈论“英雄联盟”游戏;在车上同学们还开始准备要讲的故事和笑话。
4、到达福利院参观走访,捐助物品;长沙市第二福利院是集中供养智障人员的社会福利机构,现收养在院的对象有四百到五百人,以智障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轻度精神病患者、孤残儿童为主,还有一部分是“三无”的民政对象,都是一些弱势群体。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智力发育不全或者身体有残疾的,这里的孩子们很明显非常需要关爱,有一个10岁的脑瘫孩子,看上去就5岁左右的身体,见到我们,就张开双手要我们抱,抱着走了一会,我们把他放下,他又张开双手要另外一个人抱,而且不愿意我们放他下来,就想一直让我们抱着;走过儿童区,我们又参观了智障成人区,我们看到和我们“不太一样”的大人,或者行为举止古怪,或者……;这里的护理人员非常的辛苦,在这里照顾智障人员,不仅没有工作成就感,而且又累又脏,比如:刚刚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马上就会被这些人弄乱,要反复不停的叠好;接待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生活区、康复训练区、农场等地,在参观的同时,她告诉同学们,()同学们现在都有远大的理想,也希望有同学长大后考虑社会义工,或者在自己的梦想实现之后,记住要关心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
感受
参观完之后,同学们虽然之前准备的笑话啊,故事啊,“英雄联盟”游戏啊,都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大家感触颇深;孩子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有健康的身体,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家长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自己和孩子都有健康的身体,有着和睦、幸福的家庭;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上这群弱小的群体,给与他们关爱。
活动方案 篇4
一、 设计意图:
“快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之一。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快乐是活动中的一种整体的、丰富的体验,包含多种积极的、消极的情绪状态,情绪之间的不断冲突、转化是一种动态体验过程。
小班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也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 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用哭来表达;虽然现在的孩子并不缺少物质享受,但是总觉得不开心。为此,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幼儿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快乐,体验快乐,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发现、体验幼儿园中快乐的事情。
三、活动准备:
图片三幅(活动教材:P22);幼儿照片每人一张;幼儿家庭生活照片数张。
幼儿园一角布置成“快乐城堡”。(投放玩沙工具、沙包、海洋球、泥巴等)
四、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能讲出幼儿园中快乐的事情。
活动难点:找出身边快乐的事情。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听《快乐舞》旋律跳着来到“快乐城堡”。
2、教师向幼儿介绍“快乐城堡”。
(二)展开
1、体验快乐
(1)幼儿从由气球组成的大门进入。
(2)幼儿在“快乐城堡”中玩耍。
幼儿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材料或自己玩,或找朋友一起玩。教师要与幼儿一同玩耍,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幼儿,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尽量让他们玩得高兴。
(3)询问幼儿的感觉。
教师带幼儿坐在草地上,互相说说自己的体验 :“你喜欢玩吗? 高兴吗?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为什么
2、讲述快乐
师: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很快乐,他们为什么感到快乐呢?
(1)根据图片内容讲述
提问:图中有谁?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快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启发幼儿讲述幼儿园里还有哪些快乐的事?
如,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学会了一首歌;发现植物角里的小苗发芽了;春天到了,和老师 、小朋友一起去放风筝、春游……
3、寻找快乐。
(1)引导幼儿发现身边有哪些快乐的事。
通过观看幼儿的家庭生活照片能体验到: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到很快乐;过生日时很快乐、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很快乐等等。
(2)扩展话题的内容
如,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遇到困难不退缩,成功了是一种快乐。
(3)再次带幼儿来到“快乐城堡”,寻找新的快乐。
三、结束
教师让幼儿知道:只要你天天快乐,你就会成为“快乐小天使”。
四、延伸
1、幼儿每天讲出令自己快乐的事,由家长代笔,写在纸条上,然后由教师贴在环境布置上。
2、教师把每个孩子的快乐事读出来,使其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环境创设:主题为“争做快乐小天使,天天有个好心情”。由手状的图形组成的快乐树3—4棵布置于墙壁周围,每个小手的手心贴有孩子的照片,每个手指帖有5张纸条,供写幼儿快乐事之用;树干上写有“我快乐”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