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9/0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学会制作饭团。

2. 通过料理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丰富并且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能力。

3. 让孩子们把各种各样的气味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制作饭团的材料(饭和剪碎的海苔),食醋,香油,化妆品,肥皂,洗发精,彩色铅笔,蜡笔

教学具图片

■ 活动过程

[导入]

1. 体会各种各样的味道。

- 大家都知道什么味道?

- 问问这些东西(准备物)的气味。

- 它们是什么味儿呢?用语言或身体表达出来。

- 你最喜欢什么味儿?

[展开]

1. 谈谈你吃饭团的经历。

- 你吃过饭团吗?

- 在哪儿和谁一起吃的呢?

- 吃饭团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2. 准备好制作饭团的材料,研究一下制作顺序。

- 如果想要制作饭团,需要哪些材料呢?

- 是什么样的'料理顺序呢?

3. 按照料理顺序制作饭团。

① 准备好饭和剪碎的海苔。

② 把上面提到的两种材料搅拌在一起。

③ 用手把搅拌均匀的饭团成球形。

tip> 如果想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饭团也可以放些蔬菜。(土豆,胡萝卜,南瓜) ->用锅炒一炒切好的蔬菜->把炒好的蔬菜放入饭里拌匀 ->放入盐和香油调味儿 ->把拌好的饭团成团儿

4. 观察活动纸。

你闻到了什么味儿?

把味道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5. 在活动纸上表现出香味儿。

① 在准备的材料中找出一种香味儿。

② 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表达出香味儿。

③ 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味道。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常见的昆虫区分害虫和益虫。

2、认识常见昆虫的食物,模仿昆虫的三种基本运动形态:飞、爬、跳。

活动准备

1、昆虫头饰、昆虫拼图四张,画架四个。

2、昆虫图卡若干,食物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昆虫

1.教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拼图游戏,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动物?

2.请小朋友把拼图背面的双面胶撕下,并把撕下的胶带纸放在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将拼好的'拼图放在画架上展示,每组请一位幼儿回答。

4.提问:蝴蝶属于什么?蚂蚁呢?

为什么说它们是昆虫?

幼儿回答昆虫的基本特征。

5.教师:除了蝴蝶、蚂蚁、萤火虫和七星瓢虫外,还有什么也是昆虫?

幼儿讲述,教师出示图卡。

二、游戏《昆虫找食》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个昆虫头饰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虫,想一想它是怎么运动的,它爱吃什么。

幼儿寻找并戴上头饰。

2、教师:请小昆虫们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来寻找食物。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到森林场景中寻找食物图卡。

3、教师小结:小昆虫做得真好,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什么昆虫,你是怎样行动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

请幼儿回答。

三、益虫和害虫

1、教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

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

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呢还是害虫。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天快黑了,小昆虫们要回家了,我们来找家,益虫的家在这边,害虫的家在那边。

幼儿找家。

3、教师小结,帮助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幼儿正确认识自己扮演的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并理解动词:飞、举、爬、钻。

2.初步尝试仿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各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背景音乐、燕子、大树、蚂蚁等各种动物图片、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听“雨声”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二、学习、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1.教师配乐有感情诵读,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什么当作伞?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梳理诗歌内容。

(2)观看PPT,围绕诗歌内容,结合肢体语言,引导幼儿理解飞、举、爬、钻等动词。

3.幼儿分组观看小图谱,自由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诗歌。

4.借助图谱,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1)鼓励幼儿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轻声朗诵诗歌。

(2)请个别幼儿上台朗诵诗歌。

(3)尝试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三、尝试仿编诗歌。

1.结合图谱,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结构。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句式,初步学习仿编诗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经历儿歌的学习,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引起对植物开花的现象的兴趣。

能分析儿歌,培养想象力。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的基本特征,并对花进行描述

难点:学念儿歌,了解各季节常开的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1、师幼问好,做律动《我心爱的小马车》

1分钟

小朋友好

老师好

激发兴趣

2、谈话导入

1分钟

小朋友,你在家里都看过哪些漂亮的花啊?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幼儿1、月季花

幼儿2、荷花

幼儿3、君子兰

为幼儿学习儿歌做铺垫

3、理解儿歌

8分钟

老师也见过很多很多的花,现在啊,老师这里啊,有一首儿歌,儿歌里面就讲到了一年四季开的花,你们想知道吗?老师就把这个好听的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多媒体图片,老师讲儿歌。

观看多媒体中各种花的图片

展开儿歌情节

1、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图片中都见过哪些花?

幼儿1、水仙

幼儿2、牡丹、杜鹃

2、图片中的花都是在不同月份开放的花,谁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份呢?

幼儿1、11个

幼儿2、12个

幼儿3、12个

3、对,是12个月。从一月到十二月(课件图片),师读儿歌:《花开歌》

幼儿:自己边听边跟着说

加深理解

4、根据儿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花,供幼儿记忆

幼儿分组练习儿歌

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中知道各种花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5、师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幼儿练习儿歌

幼儿:小火车快点开,一开就到我这来。

6、男、女生比赛练习儿歌

幼儿比谁读得有感情

7、找幼儿读儿歌,教师用录音机给生录音。

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8、活动结束:活动后请小朋友看的相关花的图片,请幼儿再念《花开歌》

幼儿大声读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9、儿歌:花开歌

一月水仙清水养;二月杏花伸出墙;三月桃花红艳艳;四月杜鹃满山岗;五月牡丹笑盈盈;六月栀子带头上;七月荷花浮水面;八月桂花腌蜜糖;九月菊花迎秋风;十月芙蓉斗寒霜;十一月山茶初开放;十二月腊梅雪里香!

幼儿边看多媒体边读儿歌

10、幼儿稍事休息

幼儿自由读

发散幼儿思维,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4、放歌曲

2分钟

师幼自创动作

领域的整合

5、媒体课件图片

2分钟

出示各式各样的鲜花

6、幼儿选自己喜欢的花,并把它画下来。

5分钟

把你喜欢的花画出来

画自己喜欢的花

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展示幼儿作品

1分钟

把你的花介绍给小朋友们

幼儿1、爬山虎

幼儿2、串红

幼儿3、虎皮兰

活动(自我)反思:

1、教学目标简单,可能在设计词组的时候存在不足。

2、因为本课孩子们没有见过的花很多总怕孩子不会,不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有些紧张,话说的较多。

3、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练习儿歌一块方法灵活,读得方式很多,学生对儿歌的掌握情况明显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