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微文呈现整理的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篇1
在这个充实的寒假中,我又忍不住再次随着施耐庵之笔,来到了水浒山寨。山寨中但见杏旗招展,大书“替天行道”四字。来到“忠义堂”内,一百单八将身着戎装,好不威武,让人望而生畏。
当年宋徽宗统治天下时,只顾寻欢作乐,不理朝政。高俅等四人横行天下、搬弄是非、奸臣当道。这时,有一百单八将顺应天罡地煞,来到梁山泊聚义。他们在打败朝廷官兵以后,被朝廷招安,帮助朝廷攻破了大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打方腊时,损失了大半兄弟。吴用、花荣、宋江、李逵等魂聚寥儿洼,令人潸然泪下。最终,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衣锦还乡。
在《水游传》里的一百单八将中,我最喜欢也最佩服的是浪子燕青。此人绣得一身好刺青,吹拉弹唱无所不会。他忠于主人玉麒麟卢俊义,文武双全,多次救过主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
我对燕青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放冷箭救主那一章。卢俊义因为被李固陷害,所以被发配到沧州去。一路上两个防送公人肆意虐待他,准备在一片林子里将他杀了。一个防送公人正举起水火棍要朝卢俊义头上砍时,一下子躺倒在地上不醒人世。另一个公人正上去看时,也随即躺倒在地,死了。原来燕青早已埋伏在树上,用箭将两个奸臣射死了,他带着主人也来到了梁山聚义。
这就是那细心、冷静的燕青。现在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遇到什么突发事件,都要冷静地面对,一起学习燕青的优点。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还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地前进!
《水浒传》让我受益无穷,让我们努力起来,一起争当新时代的好队员!
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篇2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知道了里面讲述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他们从到受到朝廷招见,再到破辽兵,遭到谋害,从此失败的英雄故事。读完这本书,给我脑海里留下了两个字:忠,义。
忠是指好汉们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亲人,朋友等尽心尽力。宋江在利诱,迫害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其中有一个例子:林冲被逼上梁山后,他的妻子对高俅之子的屈辱,宁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杀,这就是忠。我们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做到了忠,但是,但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义。其中这个义字,包括了很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皆为兄弟,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两面插刀,就只为了义,他们为人民除暴安良,消灭恶派也为一个义。由此可见,一个义,是先要有忠在会有义,况且要达到义有时要用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帮老人过马路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水火之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义,可以想象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的人,就是一个高尚品德的人。古往今来有许多英雄好汉,舍生取义,舍己为人。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正义他们可以不顾生命,因为他们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消失,奋斗的激情已经被摧毁,只是他性格被一些丑恶的东西消化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格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过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义。
一个人,必须要忠义相间,这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篇3
从小至今,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耳熟能详。他们一个个有着不同的本领,都因不同的经历被逼上梁山,但当他们联合起来,就成了一支忠义之军,除暴安良,维护着百姓的`利益,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正义。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祖国的一份忠诚与热爱,他们不惧胁迫,也不被利益所诱惑,对祖国忠心耿耿,为人民拿起了手中的武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争,一次次化险为夷,激起了广大青年心中的热血。可结局却是被奸臣所害,一百零八条铁铮铮的汉子仅留下不灭的精神烙印流芳百世。而凶手却逍遥法外,这也让人为之愤慨。
梁山好汉们英勇无畏,见义勇为,不怕困难的精神是我们现在最稀缺的,是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的。现在的人们大多数都安于现状,只是默默的看待平静的生活,失去了以前那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虚度着光阴年华。只有小部分人还坚持着自己,拥有着拼搏的意志,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许只是一朵朵昙花芬芳一现,即使这种精神终究还在传承,却仅仅是一小股清流。所以,这是作者暗藏在讽刺之中的一个道理。
而更多的,是要让我们把对祖国的热爱,用行动表达出来。为何他们被政府所逼揭竿而起,最后又归顺朝廷,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那份从出生就烙印在骨子里的国家的印记,时刻燃烧的祖国魂。他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足以让人潸然泪下。我们也许无法接触到如此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坚持着一颗爱国的心。
祖国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他就在我们身边,他也许不需要我们的完全献身,但他一定需要困难之时我们的一臂之力。
水浒传的读后感600字 篇4
《水浒传》是明朝施耐庵写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写的是一百单八将因为腐败的封建社会而一个个上了梁山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死的这一章。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之后,因为潘金莲喜欢大药商西门庆,所以在王婆的建议下用砒霜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死后,西门庆赶紧叫何九叔把武大郎火化了,还私下送了十两银子给何九叔。何九叔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藏了两块骨头和西门庆送的十两银子。武松回来后,何九叔告诉了武松真相。武松十分生气,为了给哥哥报仇,他先当众杀了潘金莲,然后到鸳鸯楼,三下五除二就又杀死了西门庆。杀了二人后,武松让邻居们做证,然后去自首了。府尹很佩服他,就只把他发配到了孟州。
这章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是武松。因为从武松调查这件事的行动看出了武松的心思缜密。但是同时也有点冲动,当他听到杀害哥哥的凶手的人是潘金莲他们时,他二话不说就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一章写出了武松胆识和正义。武大郎是一个朴实、单纯的人。潘金莲的举动一点也没有起疑心,就连最后喝下毒药的时候他都很开心,完全没有发现潘金莲在暗算他。
这让人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对潘金莲的宽容而使自己丢了性命。谁不会为他感到惋惜呢?
潘金莲是一个狠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可以不顾他人的性命。虽然武大郎不算礼表堂堂,个子也不算高,但是武大郎从来没有对潘金莲打骂过。即使自己不喜欢武大郎,也不至于把武大郎毒死吧!潘金莲的这种行为让人咬牙切齿。
《水浒传》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