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2025/09/08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模拟外交官》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篇1

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一幕真诚善待的接触,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题记

这本书讲述许多美的故事:单叶为了同村的小伙伴建起“快乐小站”,一个个伙伴脸上路出灿烂的笑容;唐谢滢的“小确幸”,让我们懂得了爱就在身边;谷玥走出国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外国朋友,南京的风景美,南京的人民美;“拾荒佬”王思源,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片干净的世界;施颖用自己的心灵聆听世界,为别人付出不求回报……

读完这本书,每一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深深的打动了我。巴金爷爷曾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而是为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增添光彩。”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像故事了的主人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增添光彩,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散步时,上学的路上,随手捡起一片飘落的废纸,这是美德;公交车上,为年迈的老奶奶、老爷爷让座,这是美德;学校里,关心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这是美德;周末假日,带上用零花钱买的零食礼物去看望孤儿院里和我们一样的伙伴,这是美德……

美德是一个美丽的人所拥有的,这个人不一定有沉鱼落雁般的容貌,但他有一颗圣洁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质。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世界就处处绽放光彩;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生活就天天幸福愉快;如果人人都拥有美德,那么心灵就充满阳光。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篇2

它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写着一位美德少年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模拟外交官》。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这几位:王子诚、王洪禧、朱云毫、张妞、成琳等,他们的事迹都非常感人。

王子诚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他非常想让自己快点长大,好去帮助难的人,这样的爱非常可贵。但他又很坚强,为了一台电脑,不怕苦,用自己的最大努力换来了电脑。王洪禧也很有爱心,他为了买礼物给福利院里的孩子用,竟然去义卖,不怕别人怎么说,他都不在乎,一心为别人着想,就这样他上了报纸,别人知道他的事以后,就都来帮助他,他得到了钱,为孩子们买了礼物,孩子们都乐的合不上嘴了,来帮助他的人看了也非常高兴。朱云豪他是一个班长,在将要考试的期间,他们每人都放了一些视频,大家都起了热烈的掌声。朱云豪又想在考试前做一些有意思的展示、活动。他很有情,很团结,为了不让其他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们失望,把他们都加入一起复习,不让这个团队少一人。

他们这些少年,不愧做美德少年,有爱心,有团结心,有坚不可退的意志,令我佩服。我读了你们的故事后,我更加喜欢你们了,我要向你们学习,做一个有爱心、有团结心、有毅志的人。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篇3

读完了《模拟外交官》这本书,我被他们一个个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他们和我一样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少年,他们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够做到呢?

远的不说,就谈谈我们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的于子诚。首先我要学的是他心里总装着大家。张贵勇寄给他一个腊鸭,他硬是让烤鸭店的老板剁了六十块,让班上每个同学都尝了尝。我也许就想不到这么细致,可能自己全都吃了。

我还要学习于子诚把梦想变为现实时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汶川地震后他开始跟拱星小学二(2)班的张贵勇通信,并千里迢迢地去看望他。当看到张贵勇家条件很不好,就想送一台电脑给他。自己的零花钱不够,就和同学们顶着高温酷暑去募捐,最后在联想公司的赞助下,心愿终于达成,一台笔记本电脑在中秋节时送到了张贵勇手中。于子诚是那么的热忱,那么的充满激情!汶川地震时虽说我也捐了五十元钱,可钱是家长给的,我并没有亲力亲为地做些什么。现在想想,当时如果再写一封信寄给他们,也能让他们知道我的关切和心意,与他相比我就相形见绌了。

《礼记·大学》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后我要先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时给他们打个下手、跑个腿;经常往奶奶嘴里放瓣桔子或一个糖果,哄她开心;我还要把爱带到学校,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关心帮助同学,积极为大家服务;长大了等有了经济基础,那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美德少年的事迹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未来。未来会因为我们而精彩!社会,也会因为更多的孩子们加入美德少年的行列而更加美好!

《模拟外交官》读后感 篇4

周末在家,写完作业,我拿起《模拟外交官》细细的读了起来。《模拟外交官》是一本美德少年文学故事丛书,里面写了二十多位美德少年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德少年王思源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了主人公王思源喜欢捡拾废瓶子,他总是随身带着塑料袋,把人们丢弃的瓶子、易拉罐装进袋子带回家。然后卖掉瓶子积攒钱去捐助家庭贫困同学。王思源从一年级就开始坚持捡废瓶,面对同学们的嘲笑,他不争不辨,每天照例捡废瓶。他认为捡瓶子既可以保护环境,卖掉后得来的钱还可以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从小学一年级到如今初中一年级,整整七个年头,王思源捡拾的瓶子不计其数,换来的钱一分也舍不得花,学习用具坏了硬是修了再修挺了五六年。他把这些钱全都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王思源,如今收集塑料片已经成了学校的风气。

再说我们现在的孩子,每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我们视为掌上明珠,让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每个月零花钱充足,根本没有孩子去捡拾废瓶子,有的孩子甚至瞧不起那些捡拾废瓶的人,而他们就是那些废瓶子的制造者,每天把保护环境挂在嘴边说却做不到。其实,捡拾废瓶子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是好事。把挣到的钱款给需要帮助的人,即帮助了别人又美化了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人人都保护环境,爱护一花一草,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