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训练幼儿小肌肉灵活性,帮助幼儿收集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幼儿探究科学实验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盆 盆中央放一根蜡烛盆底放一些水水 中放一些小玩县,供幼儿操作的工具若干如“夹子筷子等
活动过程:
出示手偶小狗妹姝告诉幼儿小狗妹妹遇到一件很伤心的事,因为她的许多可爱的玩具不见了,掉到了这几个小黑水盆里。可她又弄不出来,小朋友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帮他找到呢。
根据幼儿回答给幼儿发工具箱,里面装有各种工具 请幼儿水中取宝,但提醒幼儿不能将蜡烛碰倒。
幼儿操作完,问幼儿怎么才能知道你们把所有的玩具都找到了呢。请幼儿自由讨论方法 ,并给以鼓历。
向幼儿介绍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小朋友愿不愿意试 一试?让幼儿自主操作实验,请老师把蜡烛点燃后将玻璃杯盖住蜡烛,并请幼儿仔细观看水进到杯里的`过程。
当幼儿提出问题时,可出示事先画好的关于大气压的图。向幼儿讲解因为蜡烛把杯子里面的氧气给变没了外面的气压宝宝就比里面的气压宝宝多所以就把水送进了杯子里。
小狗妹妹又找到了她心爱的玩具很高兴 。决定和小朋友 们一起玩小熊钻洞的游戏。小朋友愿不愿意呀?幼儿:愿意!
游戏结束时请幼儿一起和小狗妹妹再见 。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
2、尝试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呼噜、模特步、交谊舞、蹦迪的音乐。
《叔叔睡觉打呼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呼噜”声导入活动。
放“呼噜”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声音呀?你们家有谁会打呼噜?呼噜声好听吗?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有一只小老鼠却觉得这个呼噜声好听极了,像优美的.音乐呢!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图片学习儿歌,感受儿歌中幽默,诙谐的语句。
1、完整图片。
师:请你一边看一边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分段理解儿歌。
(1)是谁在打呼噜呀?叔叔的呼噜乐坏了谁?为什么它们会这么高兴?那他们想干什么?
(2)大灰鼠的全家都有谁?鼠家小姐听着美妙的音乐做了什么事情呢?请一个小朋友表演猫步,我们一起来学学鼠家小姐的模特步。
(3)鼠家兄弟真有趣,他们准备干什么了?猜猜看为什么要编猫怕鼠呢?
(4)现在该轮到谁出来了?鼠爸鼠妈穿了什么?你们会跳交谊舞吗?我们一起来跳一跳(放音乐)。
(5)听:叔叔的呼噜声有变化了,这么活力四射的音乐,你想跳什么舞呢,我们一起来跳吧?
(6)播放叔叔睡醒录音:咦这是什么声音?大灰鼠做了一个什么动作?猜猜它们会对叔叔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叫叔叔明晚还要打呼噜呢?
3、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并为儿歌命名。
师:这个儿歌有趣吗?那你觉得哪几句特别有趣。(用儿歌句式说一说。)
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说这个有趣的儿歌。
4、给儿歌取名字。
5、完整朗诵儿歌
(三)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分组练习巩固儿歌。
1、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趣呢?
师:老师在这儿准备了2组物品我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2、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尝试不同形式的儿歌读法。
3、请幼儿表演不同的儿歌读法。
(四)创编。
师:鼠大小姐的身材这么好,除了走猫步以外,还会干什么呢?鼠家兄弟呢?鼠爸鼠妈呢?把我们编的儿歌也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五)小结
师:叔叔的呼噜声给大灰鼠一家带来了快乐,他们一家是这样的幸福。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不喜欢、不开心的事情,我们把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情换个角度想一想、做一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幸福。
活动延伸:
活动区域:把儿歌图谱投放入语言区,让幼儿读一读,学一学,巩固复习。
游戏区域:让幼儿在小舞台分角色表演这首儿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大自然的复制现象感兴趣。
2、用拓印或模印的方法复制某一自然物。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黑色或棕色蜡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拥抱大树
来到户外,每个人寻找一棵自己喜欢的大树,做上记号,并与之拥抱。
师:闭上眼睛,用手感觉树皮的质地,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给树干画素描
师:每个人喜欢的树不同,摸上去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用什么办法能把大树的树干样子一摸一样地记录下来。
介绍拓印地方法:把纸蒙在树皮上,一手紧按纸,一手用蜡笔在纸上摩擦,只要用力恰当,树皮的样子就会显现出来。
幼儿各自拓印树皮。引导幼儿设法用各自的方法画上该树木的.记号。启发幼儿将作品与原物进行对照,看看是否相象。
三、把大自然的礼物带回家
师:我们把地上的树皮,树叶这些大自然的礼物带回家,再用一些办法把它们复制出来,好吗?
活动反思:
生活中的事物和几何体都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可以更确切的说,我们的生活和几何体密不可分。学生的桌子、铅笔盒……是长方体的,学生的钢笔、教师用的粉笔……是圆柱体的;我们住的房子由几何体组成的……若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能感受到美,那一定会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也一定能学好素描知识。在我的教学中或许是太强调素描的严谨了,没能让学生去很好地感受它的美。所以从学生的反应中我觉得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欣赏、实物欣赏以及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几何体的美,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素描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是精彩的、美丽的。生活里有我们想认识和了解的一切。我们走进生活就走进了“百科全书”,从生活中我们能找寻到想要的一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稻草作画,体验特殊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
2、通过活动,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
3、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尝试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稻草粘贴画。
学习用画、粘、剪的方法拼粘制作稻草画。
活动准备:
1、修整过的干稻草若干、浆糊、剪刀、水彩笔、事先粘好双面胶的白纸和黑色卡纸人手一份。
2、稻草拼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稻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稻草)你在哪里看到过?
稻草上原先有什么?那么剩下的稻草还有用吗?它有什么作用?
教师请幼儿讲述稻草的`作用,并对幼儿的回答作简单的提炼和总结。
二、欣赏并感受稻草画的美,尝试制作稻草画。
1、欣赏课件中的稻草黏贴画。
2、请幼儿讨论:是怎样做成这幅美丽的图画的?
3、教师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和作画的步骤。
先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反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把反面的双面胶撕掉,粘贴上稻草,可以横着粘,也可以竖着、斜着粘,粘满为止,要求粘好后用手用力按一下,使稻草能够牢固的黏在纸上。用剪刀按轮廓把画剪下来,并粘贴在黑色卡纸上,多余的边角料可以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剪出形状进行装饰。
4、你想画一副怎样的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稻草粘法。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展开想象,设计出有趣的、和别人不同的图案。
四、展示作品。
1、相互交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欣赏用稻草制作成的一些手工制品,如:草鞋、草帽、稻草人、草绳等,使幼儿对稻草的用途加深了解。
活动反思:
稻草贴画是我们吴山分园的园本课程,本次活动我在我们吴山分园教研组的第一次研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第二个活动。所以,活动的很多环节及幼儿的操作方法都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活动中,我最纠结的地方就是,为了便于幼儿操作,把孩子粘稻草的操作环节框的相对较死,孩子们只能根据我的要求及提供的材料横着粘或竖着粘,很大程度上不能让孩子放开手脚,但是如果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所画再一根一根的黏上去,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且稻草相对较硬,孩子们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矛盾在本次活动中尤为突出。
经过安吉路幼儿园吴亚芳老师的指导,提醒我可以按步骤来实施稻草黏贴画的教程,本次活动可以作为最初阶段的活动,让孩子在掌握一些黏贴画技能的基础上,再去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去创作,这样会好很多。孩子对于接受一个事物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有了认知和体验,才会有一定经验积累,我觉得很对。对我们吴山分园今后的稻草画园本课程有了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