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5/09/09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和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春节都是值得期待的。20xx的新年,梅岭小学将开展“1+N”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每个孩子能通过亲身实践,把假期中的经历记录下来,因为生活才是成长本身,寒假是一种美妙的无可替代的生活。

二、活动口号

我的寒假我做主

三、活动安排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我的寒假我做主”活动中来吧!本次活动采用“1+N”的方式,这里的“1”是一种推荐,学校每位学科的老师都不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假期推荐,你可以选一个(或多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尝试;“N”是一种自主选择,可以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假期小研究、假期小发明、假期旅行、假期聚会或者假期自己最得意的事,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分享。同学们,假期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种推荐”

●语文老师的推荐:一种阅读(各年级推荐书目见附录1)

读一本好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呈现方式:可以是阅读笔记、阅读卡都可以哦!)

● 数学老师的推荐:一份清单

完成一份家庭年货大清单的制作。制作完之后,可以在下学期第一次班队会

上展开一次讨论,讨论如何让清单“瘦身”。

(呈现方式:一份清单表)

● 英语老师的推荐:一场英文电影

看一场纯英文的电影,让你的英语口语快速提高,看过的也可以多看几遍哦。

推荐影片:

《狮子王》、《小王子》(低年级)

《花木兰》、《里约大冒险》(中年级)

《星球大战》、《夏洛特的网》(高年级)

●美术老师的推荐:一张贺卡

1.创编一份春节或元宵节的“节日小报”。通过收集节日资料,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推荐五、六年级参加(五年级为春节,六年级为元宵节)

2.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反映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推荐三、四年级参加

3.拍一张“新春图片”。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图片,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一、二年级参加

● 音乐老师的推荐:一首歌曲

学唱一首新年歌曲,在开学的班队课上展示给小伙伴听。

● 体育老师的推荐:一种运动

坚持每天半小时锻炼身体。

附录——推荐书目

一年级:

《君伟上小学——一年级鲜事多》

《小熊温尼菩》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二年级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特务足球赛》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绿野仙踪》

三年级

《时代广场的蟋蟀》

《魔法师的帽子》

《神笔马良》

四年级

《孩子们和野鸭子》

《妈妈走了》

《青鸟》

五年级

《彼得潘》

《我要做孩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年级:

《草房子》

《城南旧事》

《鲁滨逊漂流记》

《希利尔讲世界史》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

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

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

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

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

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

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

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

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

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

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

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

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

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

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

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

3、写一篇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

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

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

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

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级)

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

2、我的XX故事会。

3、制作新春贺卡。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洁(校长)

副组长:刘参、金淑文、

成员:余华琴、黄春梅、汤路、王玉华、秦燕、董瑞倩、李燕萍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 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必须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要求,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为此,每位综合实践课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情感。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充分利用区域内开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

3、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每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4、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5、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学科课程一样对待,制定每个班级活动的计划,包括长线活动和短线活动,且每一堂课都有一个相应的教案。

四、各年级课程内容及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基于对这门课程要求的思考和课程对三方面内容的规定,课程实施初步安排如下:

3——6年级:

周课时:2课时

形式:主题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小型课题研究为主。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1、学生自行搞好个人卫生,学会照顾自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遇到紧急事情会打求助电话。

3、参加地方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观察周围的社会,从生活中寻找疑问,产生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5、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尝试与小伙伴合作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根据上级指示,本学期本校3至6年级活动主题如下:

三年级:“认识自我”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名字的由来

活动二:认识我自己(我的优缺点)

活动三:展望未来的我

四年级:我爱我家

活动建议:

活动一:我的家庭成员

活动二:我的父母

活动三:我的小天地(布置我的小居室)

活动四:我的成长足迹(制作我家庭相册)

五年级:我可爱的校园

了解学校的历史(如什么时候建校,当时学校的规模,历任校长、师资变化等),学校历年所获得的荣誉,学校未来的发展展望等。通过这些探究,感悟学校的变化。

六年级:我的家乡

活动分二个阶段进行,建议:

活动一:家乡的昨天

了解家乡原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经济状况、医疗等情况

活动二:家乡的今天

了解家乡的现状,家乡人们居住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变化,文化生活、经济

状况、医疗设施等变化。

活动三:家乡的展望

了解家乡未来发展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要求

小学四~六年级、中学七~八年级的学生在相关年级的统一组织下,自愿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每3~8人形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负责协调本班任课教师承担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学生在寒假期间外出参加各类活动,必须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提前报告,要报告外出的时间、地点、人员、通讯联系方式,以及有无家长陪同等情况。若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同意外出,学生须无条件的服从。

二、活动说明

小组长根据组员的兴趣、经验、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研究课题,也可使用学校提供的课题。说明如下:

1.从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中选题,从社会热点问题中的提炼,从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中,选择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课题。确定的课题宜小不宜大。

2.研究的步骤一般为:第一,确定选题,明确任务,填写《海新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登记表》;第二,制定研究方案,包括①选题的依据;②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内容;④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⑤安全等保障措施;第三,确定研究方法,一般是采用查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第四,研究成果汇报。在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后,学生可以通过图表、文字、音像等方式形成呈现物化研究成结果。下学期开学第一周时间内,经指导教师评议以后,由班主任或年级管理处统一报到学校教科室进行评比。

三、选题参考

小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福”字来历和挂贴方法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研究

3.生活中的百分数

4.《春节》民俗风情研究

5.春联的寓意研究

6.走近港城名人

中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评价“90后”中学生常用关键词的调查研究

2.关于水浒人物形象特点的研究

3.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4.窗(门)贴纸民俗风情研究

5.春节饮食中的陋习调查

8.走近港城名人